![]() 作者:韩德强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副标题: 全球化陷阱与中国现实选择 出版年: 2000-1 页数: 385 定价: 23.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801189189 作者简介 · · · · · ·韩德强,1967年生于浙江绍兴,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为北京 航空航天大学管理学院副研究员。长 期致力于思考和研究一些有关中国与 世界的大问题。近年来,在《国际经 济评论》、《当代经济研究》、《哲 学研究》、《当代思潮》等一系列刊 物上以本名或笔名发表了多篇重要文 章,其中不少引起了广泛共鸣。 目录 · · · · · ·目录序 前言 第一部分 加入WTO中国人能活得更好吗? 许多媒体显然并没有考虑读者的双重身份,只是一味 地 向读者的消费者身份煽情。就在中国舆论为消 费者主导 诉诸 · · · · · ·() 目录 序 前言 第一部分 加入WTO中国人能活得更好吗? 许多媒体显然并没有考虑读者的双重身份,只是一味 地 向读者的消费者身份煽情。就在中国舆论为消 费者主导 诉诸 消费者利益时,美国舆论却为生产者所主导,诉诸生产者利益。 即使像海尔这样一家已经在国内确立 了市场地位 质量 过硬、管理过硬的企业也不一定能在全球竞争中队长起来。 那些崇尚自 由竞争理念的 学者实际上恰恰在做相反的事 情,即引进外国垄断来扼杀正在繁荣起来的国内竞争。 国有企业今天的严重困境 实 际上是洋重复挤垮了士重 复,外资打败了内资。90 年代中国所面临的工人失业、企业破 产、银行坏帐 累 累的形 势,正是外资企业全面占领 中 国市场 打挎中国企业的必然结果,正是开放时不注意保护的结果。 中国经济从整 体上来说的 确还 落后于 发达 国 家,按 照 “落后就该被淘汰”的逻辑,能够留下来的只有劳动密集型行业 和实现当地生产当地销售的跨国公司的 中国分厂 中 国被淘汰 了。 中国经济界只是市场经济的信徒,而美国却是市场经济 的教皇。信徒为了升入天堂,把最后一分钱捐给了教堂;而教 皇却在寻欢作乐 嘲笑这些傻乎乎的信徒。 WTO 能给 老百姓 带来 多少 好 处? 消费者:竞争真好 ! 中国企 业 具备 足 够竞争力了吗? 增加就 业 还是引进失业 ? 当保护落后就是 保护自 己时 附录:一位外国友人致中国领导人的信 第二部分 各行各业准备好了吗? 中国企业被淘汰是个正在进行时而不是将来时 在某些 行业甚至接近完成时。 一个靠别人的骨骼来支撑自 己躯体的人是不健全的,一 个靠别国的装备工业装备起来的国民经济体系是依附型的。如 果急于放弃国家干预,那么中国装备工业必死无疑。 应该说,虽然就业优先的农业战略不利于加快农业市场 化步伐,不符合市场竞争的原则,但却是对全体中国老百姓的 长运利益负责的战略。 中国电信体现了落后国家“有保护地开放”的理念 给 了我们一个“内战内行,外战也内行”的唯一希望。 腐败是跨国公司在华的天然盟友。正是借助了腐败的力 量,跨国公司才有可能夺回它们在1949年时失去的中国。 不难发现,某一产业被淘汰的程度恰好与该产业的开放 程度成正比。而且淘汰的模式过程总是很相似:先淘汰该行业 中的名牌企业,占领市场制高点,把中国企业挤到量大利薄的 低档商品市场了事。 那些20年来有所成长的产业则恰好得益于国家保护,而 且保护得最强的产业成长得最快。即使如此,这些产业仍未强 大到足以与跨国公司单打独斗的地步。 最少 保护的行业 最先被 淘汰 最 受保护的行业 是 否已经具备 对 外竞争实力? 附录:周其 仁正 中谁 的下怀? 第三部分 市场浪漫主义与“入世” 按照利益原则推断,有人甚至怀疑某些学术精英的屁股 坐在哪条板凳上了。我却以为 虽然不排除个别人士的屁股也 许是明显地坐到了跨国公司的板凳上,然而,大多数热情拥护 者们则是受市场浪漫主义的思维定式所支配。 已经处于衰落中的西方经济学教条在中国却被“化腐朽 为神奇”了。作用就是:当发达国家一刀 刀地宰割中国时 给 中国人民做了全身长效致幻性麻醉 然而,艾奇逊们打错 了算盘 就是在与西方世界完全脱 钩的前30年里,中国人均寿命迅速从35 岁提高到近 70 岁,原 子弹、氢弹爆炸成功,卫星上天。一个完整独立的工业体系初 步建立,一支庞大的科技和教育队伍得以形成 为后20 年改革 开放奠定了物质基础和信心来源。 “看不见的 手”、 “比较优势论”和“经济成长阶段论” 是西方经济学中意识形态色彩最浓厚的理论 它们共同构成了 完整的市场浪漫主义。 对某些以了解高层想法自居的经济学家来说 市场浪漫 主义只是蒙骗多数人到“天津”去的障眼法。 竞争的时代需要用竞争的头脑思考问题 这才不会唱着 爱国的高调跑到卖国的胡同里去 “看不见的手”代表谁 的利益? “比较 优势论 ” 增加谁的优 势? 经济成 长 阶段论 :市场浪漫 主义 的暖 昧 期许 市场浪漫 主义的一个 应 用实例 附录:法国学者布迪厄谈新 自 由主义 的本 质 第四部分 市场现实主义与“入世” 市场现实主义要求我们以国家为最高利益主体,把市场 正确地理解为竞争的战场,在弱质产业以国家整体投身到国际 市场的竞争中 打一场以弱胜强的持久战,最终实现中华民族 的真正崛起。 市场现实主义也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日竞争论;二日贸 易保护论;三日中心外围论。 真正能把市场竞争的真实图景勾勒清楚的经济学理论甚 至还没有诞生。而新的经济学理论则必然以对竞争概念的重新 界定作为起点。 从静态看 契约 帕累托平衡或任何一笔日常交易都是 双赢的,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两厢情愿,岂不是双赢。但从 动态看,却是交易双方力量不平衡在积累 帕累托平衡点不断 在向强者移动。 进入和退出壁垒的普遍存在表明 完全竞争根本是不考 虑真实竞争情况的―厢情愿。 弱国所选择的国际贸易政策只能是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由于市场浪漫主义的流行,提倡贸易保护主义者在中国似乎成 了逆时代潮流而动的怪物。 只要“中心-外围”结构不改变,或外围国家不脱离资 本主义世界体系 外围国家的发展就没有希望。 竞争论 贸易保 护论 “中心 ―外围”论 附录:世界主义还 是国家主义? ――― 李斯 特 《政 治经济 学的国民体 系》 摘 录 附录:美国崛起 之路对 中国的启示 ――― 对 美国历史上 贸易保 护和 自由贸易 之 争 的思考 第五部分 21世纪中国国际竞争战略 竞争必然呼唤战略,国际竞争必然呼唤国际竞争战略。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更有必要思考21世纪的中国发展战略 或更准确地说是国际竞争战略。 今日中国所面临的首要问题还不是在国际竞争中获胜 而是怎样生存下去,怎样避免发生内乱。 20 年来,我们没有一天不在深揭狠批平均主义,但却没 有一天不是靠平均主义来维持社会稳定,并在稳定中实现经济 增长的。 中国能首先成功地实现从资源消耗到资源节约型的转变, 这对于树立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增强中国资源节约型商品的 竞争力都大有益处。 倡导以个人利益作为核心动力构造新的科研体制,从而 推动科技创新,这个思路看来已经走到了尽头。中国科技体制 的根本动力只能来自民族凝聚力 个人物质利益动力只能作为 第二位的。 就业优先,资源节约,发展战略产业,为科技和教育事 业重新注入灵魂,这是中国21世纪国际竞争战略相互关联的四 个要点。就战略态势而言,这仍然是属于守势战略。我认为 守势战略将是中华民族的基本战略姿态 就业优先 资源节约 集中力量扶 植战 略 产业 为科技和教 育事业重新注入 灵魂 附录:五十年 三十年 和二十年 第六部分 今天还能不能搞贸易保护? 就在国内经济学界某些人士竭力排除世界经济大萧条可 能性的时候,美国经济学界却开始谈论30 年代大萧条的回归。 即使大萧条前景真的在格林斯潘先生的“谨慎”判断下得以避 免,中国也还是应该有相应的预案。 美国―方面用GAT T/WTO谈判推动别国开放市场,另一 方面又用非关税壁垒、北美自 由贸易区和汇率贬值保护本国市 场,增强本国工业的竞争力。 看看美国和欧盟斤斤计较到这种地步,我们就可以知道 为什么中国这次做出的让步令美国和四方惊喜不已了。 目前所谓的全球化准确地说是少数人的全球化。认为这 种全球化进程不可逆转,并且值得全人类热烈欢迎 这只是少 数人挟持多数人的意识形态而已。 “资本流动全球化”是对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进一步跟定 因而必然性最弱,被逆转的可能性最大。 单纯就国际经济环境而言,中国不仅完全可以而且必须 搞贸易保护主义,而且,越是加入WTO 就越要注意寻找适当 的贸易保护主义方式,就像美国一样。 世界 经济 正处在大 箫条的前 夕 第三次 贸易保 护主义浪潮正跃 上新高度 区域 化是全 球 化 的动力 贸易保 护势在必行 附录:加入世界 贸易组织不是 中国的当务之急 附录:《全 球化陷阱》 书摘 第七部分 美国霸权战略与中国外交空间 在美国心目中,近20 年来中国虽然一直执行与美友好的 外交方针,但这不太可能长久执行下去的。总会遇到中国利益 不能让步的极限,而且现在让步越多 将来反弹就越强烈。20 世纪的中美交往史就是这样一种历史。 21世纪可能将是美国称霸和各国反霸的世纪,正是从这 个意义上,中国如果坚持以反霸内外交政策的基本取向 恰恰 将有最大的回旋余地。 多年来 中国人已经习惯地把“和平与发展”当成世界 潮流了。因此,一谈起“以斗争求团结”,有的人就害怕。害怕 到连“落后就要挨打”这么一句中国人再熟悉不过的话,都要 阐发出一番让你瞠目结舌的新意来。 我们应该感谢前苏联留下的核武器为世界各国反对美国 霸权所开辟的空间。最危险的情况可能发生在俄罗斯的核武库 被摘除以后。那时,美国用核武器进行战争就成为可能。 落后国家走向强大的每一次真诚的努力 也指向社会主 义。这正是我们调整心态 变被动为主动的基点。 美国的霸权 战 略 中国的外交空间 部析“落后就要挨打” 结束语:开展公共政策辩论 增强民族凝聚力 后记 · · · · · · () |
超赞
听说很久,却一直没有看的一本书
很接中国地气
讲的特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