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吳明益 出版社: 新經典圖文傳播 出版年: 2014-1-8 页数: 288 定价: 380台币 装帧: 平装 ISBN: 9789865824150 内容简介 · · · · · ·「攝影是一種生於火、浮於光的技術與藝術;而將影像化為語詞,就等於在尋找希望。」——吳明益 吳明益,一個在國際文壇閃閃發亮的名字, 一個用文字向現實世界揮拳的創作人, 一個不滿足於現有書寫疆域的拓荒者。 這一次, 他舉起揹了二十年的相機,透過觀景窗向外對焦的同時, 也披露了自己的故事、他不輕易示人的內心。 「拍照二十年了。這幾年來,我一面在圖書館裡閱讀影像史資料,開始結識那些拿著相機改變人類視野的關鍵人物,透過閱讀這些經典影像,我漸漸地發現,那似乎也和人類與自然互動的歷史深度相關。同一時間,我也開始面對自己的影像史:一卷不算長,卻對我來說意義深刻的膠卷。這本書因此和我長期以來關心的自然書寫有關,和我的小說創作有關,和攝影有關,和火與光有關。我把這些文章分成「正片」與「負片」,值得拿到陽光下檢視的,以及放在防潮箱裡不輕易示人的。」(吳明益) 大學開始,他... 作者简介 · · · · · ·吳明益 現任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有時寫作、畫圖、攝影、旅行、談論文學,副業是文學研究。 著有散文集《迷蝶誌》、《蝶道》、《家離水邊那麼近》、短篇小說集《本日公休》、《虎爺》、《天橋上的魔術師》,長篇小說《睡眠的航線》、《複眼人》,論文「以書寫解放自然系列」三冊。另編有《臺灣自然寫作選》,並與吳晟合編《溼地‧石化‧島嶼想像》。 曾四度獲《中國時報》「開卷」年度十大好書、《亞洲週刊》年度十大中文小說、台北國際書展小說大獎,金石堂年度最有影響力的書、博客來華文創作年度之最,《聯合報》小說大獎等等。作品已售出英、美、法、日多國版權。 目录 · · · · · ·自序:當我偶然從窗戶瞥見第一章 光與相機所捕捉的 Hunting Wild Life with Camera and Flashlight 正片 他們終其一生在發現光與相機所能捕捉的野地與野性,他們終其一生都在追獵光的標本。而他們面對自身的照片時,將會追憶、重溫那個曾經親臨的現場,然後才會發現,自己才是光與相機所捕捉的。 負片 站在那樣的照片面前,影子突然和我們身體脫離,它痛苦地蹲了下來,或者發出沒有人看得見的微笑,抑或是掉下比空氣還輕的眼淚,影子記得的事永遠比影子的主人還要多。 第二章 稍縱即逝的印象 · · · · · ·() 自序:當我偶然從窗戶瞥見 第一章 光與相機所捕捉的 Hunting Wild Life with Camera and Flashlight 正片 他們終其一生在發現光與相機所能捕捉的野地與野性,他們終其一生都在追獵光的標本。而他們面對自身的照片時,將會追憶、重溫那個曾經親臨的現場,然後才會發現,自己才是光與相機所捕捉的。 負片 站在那樣的照片面前,影子突然和我們身體脫離,它痛苦地蹲了下來,或者發出沒有人看得見的微笑,抑或是掉下比空氣還輕的眼淚,影子記得的事永遠比影子的主人還要多。 第二章 稍縱即逝的印象 Ephemeral Phenomena 正片 在那些照片的那一刻,這些生命依然展示了無與倫比的活力,彷彿死亡還遠如天鵝星座,最後一眼的困境似乎並不存在。 負片 你在那片刻似乎感覺到什麼,那種差點就可以摸到的,小鳥般的東西,化為霧靄滲入你的身體,你要按下快門,你得按下快門。那張照片將是一份感情,是光陰片刻。於是你肉身的某處被開啟,成為一個巢,一個可以讓感覺片刻居留的地方。 第三章 對場所的回應 In Response to Place 正片 我常看著這些自然攝影家所帶給我們的,那些已逝的場所的畫面,想像有一天我總要走到那個風景去。事實上我們正站在那些照片風景的,更巨大的風景裡。 負片 那一刻我知道自己離虛妄的回憶如此接近,離虛妄的本身如此接近。而是那虛妄的日夢,讓我得以堅強地活在那個童年場所已然灰飛煙滅的時空裡。 第四章 美麗世 The World Is Beautiful 正片 他活了將近一個世紀,以動物學家、醫學家、東方藝術家、語言專家等多重身分被懷念。但最重要的是,他是上個世紀最重要也最動人的紀實攝影家之一,而毫無疑問地,他是最優秀的顯微攝影家。他是羅曼‧維希尼克。沒有他,我們會遲些發現世界的毫末,其實是大千。 負片 也許拒絕進入的是我。我偶爾會試著回想,那天「陳金龍木偶劇團」,演的是什麼戲碼?卻連一點點細節都想不起來。那已經變成一把被釣起來的鬼頭刀,偶爾還會生猛地跳個幾下,迷人的色彩卻已然褪去。 第五章 我將是你的鏡子 I Will Be Your Mirror 正片 不論人類文明走得多遠,我們的身上都帶著演化的基因。只是「人類只是一群生物」這樣的觀點終究太傷人類的心,一面鏡子擺在我們眼前,我們卻不滿意自己的長相。 負片 我變得信任我的眼睛、我的態度、我的情緒不會引發他們的敵意,拍不拍照已無所謂。這麼一想的時候,反而有些畫面因此在不冒犯他人的情況下,走到我的鏡頭前面來。 第六章 論美 On Beauty 正片 美有時候靠近「善」一點,有時候靠近「真」一點,有時候它們彼此推開,有時又像是扶住彼此的一面牆,得互相倚靠才不會坍塌,得互相溫暖才不會碎成塵埃。沒有人能真正釐清它們的關係,就像沒有人能夠到達地心,或情人的心底。 負片 或許我的照片仍稱不上是作品,但它總能讓我找回被現實磨損的感情衝動,那些場所、生物、風景與時光的一瞬,就像戴維斯的小號定義了什麼叫做藍調,它們對我定義了什麼是美。 後記 生於火,浮於光 附錄:參考書目、人名中英對照 · · · · · · () |
还没看
急躁不得!
果然不负我忘。
以前就看过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