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Bill Bryson 比爾.布萊森 出版社: 天下文化 副标题: —動個不停的地殼 原作名: 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 译者:師明睿 出版年: 2006-09-28 页数: 187 定价: 152.00元 装帧: 平裝 ISBN: 9789864177769 内容简介 · · · · · ·《萬物簡史》是旅遊作家布萊森在大自然中做的一次「終極」旅行,他想從旅行中,逐一探討科學想解答的最有趣跟最重要的問題。為了這趟旅行,比爾‧布萊森謙卑的向許多頂尖科學家請益。他不僅挑戰自己,從頭修習一大堆不同課業,並想辦法讓這些知識不那麼生澀難懂,讓那些以前上中學時,因為覺得無聊或恐懼而放棄科學的人(包括作者自己),有再出發的機會。他不僅興致勃勃的發掘我們究竟已經知道了些什麼,還去尋找出當初是怎麼發現這些知識的。 《萬物簡史II》詳細敘述,一切東西都是原子做的,但要知道原子是什麼做的,可得先在地底打個大洞才行。但地殼可沒我們想得那麼堅硬不移,地球上最美麗的景致, 多半是最危險的地方,我們的地球到底安不安全? 作者简介 · · · · · ·作者簡介 比爾.布萊森(Bill Bryson) 是當今世界上最受喜愛的暢銷作家之一,他的文筆辛辣,一針見血,總是會讓讀者莞爾一笑後,更增深思。他最擅於寫旅遊見聞,常能見人所未見,用讓人讚嘆的角度,為讀者指出當地特色,所著的暢銷書包括《別跟山過不去》、《請問這裡是美國嗎?》、《澳洲烤焦了》、《歐洲在發酵》等等。 這樣一位愛在全世界滿山遍野亂跑的作者,突然對腳底下的地球、頭頂上的天空,甚至這宇宙萬物如何來的,產生了興趣,用一位科學外行人的角度,以背包客讀萬卷書也行萬里路的精神,讀遍科學史籍、四處尋訪科學家,終於寫出《萬物簡史》這種讓科學家讚賞、一般讀者受用無窮的,有趣味、有深度,且別具一格的科學普及書。 譯者簡介 師明睿 1940年生於四川成都,九歲時隨父母來台。省立新竹中學及國立台灣大學化學系畢業,赴美進修後,獲得普度大學(Purdue Univer... 目录 · · · · · ·萬物簡史 II──動個不停的地殼Part 3 新時代的序幕 8. 愛因斯坦的宇宙 愛因斯坦在 1905 年發表了三篇物理史上最偉大的論文:第一篇論文為他贏得了一座諾貝爾獎,也解釋了光的性質;第二篇提供了原子的確存在的證明;第三篇沒啥了不起,它只是改變了咱們這個世界。 9. 強有力的原子 費曼有云,自然科學簡言之就是:「一切東西都是原子做的」,原子無所不在,數目非常多且出奇的持久耐用。沒有人確知原子究竟可以在世上存活多久,不過天文學家略推算出,原子的存活期限約達 1035 年! · · · · · ·() 萬物簡史 II──動個不停的地殼 Part 3 新時代的序幕 8. 愛因斯坦的宇宙 愛因斯坦在 1905 年發表了三篇物理史上最偉大的論文:第一篇論文為他贏得了一座諾貝爾獎,也解釋了光的性質;第二篇提供了原子的確存在的證明;第三篇沒啥了不起,它只是改變了咱們這個世界。 9. 強有力的原子 費曼有云,自然科學簡言之就是:「一切東西都是原子做的」,原子無所不在,數目非常多且出奇的持久耐用。沒有人確知原子究竟可以在世上存活多久,不過天文學家略推算出,原子的存活期限約達 1035 年! 10. 把鉛趕出去 地質學家帕特森在做冰蕊研究時,發現在 1923 年之前,大氣裡幾乎完全沒有鉛的蹤跡。然而之後大氣中的鉛含量,即以極危險的速率不斷上升。他當即決定,把去除汽油裡的鉛,做為這輩子奮鬥的目標。 11.有文學氣息的夸克 硬梆梆的原子內小粒子,名稱卻是從浪漫的文學作品得來的,物理學家葛爾曼從愛爾蘭名作家喬哀斯的一句十三行詩中,擷取出夸克(quark)這個名稱。 12.大地在移動中 亞的哈薩克在遠古時期曾經一度跟美國的新英格蘭相連接,紐約史坦登島其上有一角落曾屬於歐洲,蘇格蘭高地跟大部分的斯堪地那維亞,曾是美洲的一部分。從長期來看,陸地似乎會各處亂跑。 Part 4 地球,危險危險! 13. 彗星撞地球 彗星進入大氣層的下一秒,就會撞上地球表面,把撞擊點的一切,瞬間氣化,遠方的人們眼看著混亂煙帳急速掩至,尚不及應變,也瞬間掩沒其中。 14. 腳底下的火球 我們對腳底下的世界,知道的出奇的少。我們知道地球有一個炙熱地核的時間,居然比美國職棒大聯盟第一屆世界大賽的開打還晚,我們實在不太能宣稱,已經征服了地球。 15. 致命的美景 黃石公園是座落在岩漿庫上的超級火山,這個爆炸威力強大的岩漿庫,面積跟黃石公園一樣大,最高厚度 13 公里,漫步在黃石公園裡,就像踩在厚厚的炸藥上。 · · · · · · () |
很有趣
经典
好书.值得观看.更是值得收藏.
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