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卡蘿.希爾布蘭登(Carole Hillenbrand) 出版社: 廣場 副标题: 伊斯蘭的觀點 原作名: The Crusades: Islamic Perspectives 译者:高慧玲 出版年: 2017-10-18 页数: 496 定价: NTD 660 装帧: 平装 丛书: 全球紀行 ISBN: 9789869532525 内容简介 · · · · · ·「開創性的著作。」 —Jonathan Riley Smith 「為東西兩方關係的歷史帶來卓著貢獻。」—Anne-Marie Eddet 這是一本開創性的著作,它的價值,不只在於詳細的實地報導,還有卡蘿‧希倫布蘭德為西方學者指引史料來源的方式,無論是他們所不知道的,或是只有部分翻譯的史料來源,還有她引導她的讀者進入中世紀穆斯林的心態、提供能更藉以觀察十字軍運動的、完全不同的視角。本書將現代觀點擺進脈絡裡,以使西方與伊斯蘭世界的讀者們,都能夠更佳地了解在某個程度上形塑當下現狀的這些事件。——Jonathan Riley Smith, 劍橋大學伊曼紐爾學院 一個多世紀以來,西方觀點下的十字軍,已經生產出非常豐富且大量的文獻。另一方面,關於穆斯林對十字軍的回應,已經面世的研究卻非常少。在這裡,頭一次有人處理這項主題,並企圖深入分析阿拉伯文史料,藉此說明穆斯... 作者简介 · · · · · ·作者簡介 卡蘿‧希爾布蘭登(Carole Hillenbrand) 西元1943年生,英國人,現為愛丁堡大學伊斯蘭與中東學系榮譽教授。早年曾先後就讀於劍橋、牛津與愛丁堡大學,並於1979年以〈賈濟拉史(西元1100年至1150年):出自伊本・阿茲拉克・法理奇所著編年史(The history of the Jazīra 1100-1150 : the contribution of Ibn Al-Azraq Al-Fāriqī)〉一文,獲愛丁堡大學博士學位。其後留校任教,至西元2000年升任該校伊斯蘭歷史之教授一職,直至2008年退休,轉任榮譽教授至今。 在希爾布蘭登教授之學術生涯中,除了英國學術社群,如愛丁堡皇家學會(Royal Society of Edinburgh)、皇家歷史學會(Royal Historical Society)、皇家亞洲學... 目录 · · · · · ·序言謝辭 第一章 前言 總引言 本研究之取向 晚近阿拉伯學術研究看待十字軍的取向 · · · · · ·() 序言 謝辭 第一章 前言 總引言 本研究之取向 晚近阿拉伯學術研究看待十字軍的取向 本書的侷限 中世紀穆斯林史料的本質 中世紀穆斯林史料的運用可能性 以穆斯林觀點下的十字軍為題的歐語書籍 主要阿拉伯史料的翻譯 十字軍:簡明歷史概觀 第二章 第一次十字軍與穆斯林對法蘭克人到來的最初反應 引言 關於第一次十字軍的穆斯林史料 伊斯蘭世界在第一次十字軍前夕的大致情況 伊斯蘭曆四八五年至四八七年(1092-1094)的毀滅性事件 宗教裂痕的委靡效果 時代精神 東部方面──塞爾柱人的分裂,伊斯蘭曆四八五年至四九二年(1092-1099) 西元十一世紀晚期的安納托利亞 埃及方面,伊斯蘭曆四八七年至四九二年(1094-1099) 第一次十字軍前夕的伊斯蘭領土概況 第一次十字軍前夕的敘利亞與巴勒斯坦 為何法蘭克人會此出現?──穆斯林的詮釋 第一次十字軍的過程:穆斯林的說法 安提阿的陷落 邁阿籟‧努曼的陷落 征服耶路撒冷 猶太人在第一次十字軍時的遭遇 第一次十字軍時期的東方基督徒 拜占庭皇帝在第一次十字軍的角色──穆斯林版本 穆斯林對第一次十字軍與黎凡特地區法蘭克人國家建立的反應 伊斯蘭曆四九二年至五○四年(1099-1110)概觀 穆斯林百姓的流離失所 十字軍戰士的擴張與穆斯林的不團結,伊斯蘭曆四九一年至五一八年(1099-1124) 埃及的回應 塞爾柱朝的回應 敘利亞地方上對法蘭克人到來的反應 餘音 第三章 伊斯蘭曆四九三年至五六九年(1100-1174)的聖戰 引言:本章目的與結構 聖戰的定義:古蘭經與聖訓的根柢 伊斯蘭早期的聖戰 古典伊斯蘭聖戰理論的細緻論述 靈性聖戰(「大聖戰」) 古典聖戰理論的修正 十字軍之前的聖戰現狀 穆斯林與中亞游牧突厥人鄰接的邊界 穆斯林與拜占庭的邊界 敘利亞及巴勒斯坦聖戰精神的貧乏 十字軍時代聖戰現象的演進 朝向復興聖戰的第一步 贊吉與埃德薩的陷落 第二次十字軍在伊斯蘭曆五四三年(1148)的到來──聖戰中的轉捩點 努爾丁的生涯,伊斯蘭曆五四一年至五六八年(1146-1174) 努爾丁生涯的宗教面向 努爾丁與宗教階級之間的關係 努爾丁在成文史料裡的形象 耶路撒冷在中世紀伊斯蘭世界裡的普遍地位 耶路撒冷在反十字軍政治宣傳中的角色 出自努爾丁時代的聖戰文獻 第四章 努爾丁之死至阿卡陷落為止的聖戰(569-690/1174-1291) 薩拉丁的生涯:基本架構 努爾丁的遺產 薩拉丁時代的聖戰政治宣傳 薩拉丁的聖戰:中世紀穆斯林編年史家的史料證據 薩拉丁的個人聖戰 現代學術研究中的聖戰與薩拉丁 薩拉丁與耶路撒冷 努爾丁與薩拉丁的比較 阿尤布朝歷史簡介,伊斯蘭曆五八九年至六四七年(1193-1249) 阿尤布朝期間的聖戰:一場空泛的騙局? 耶路撒冷在阿尤布朝期間的命運 講道者鼓動百姓投入聖戰的力量 阿尤布朝期間的聖戰概觀 奴兵君主時期直到阿卡的陷落,伊斯蘭曆六四八年至六九○年(1250-1291) 拜巴爾斯的生涯,伊斯蘭曆六四八年至六七六年(1260-1277) 奴兵君主的聖戰稱號──紀念性銘文與大臣文書的證據 拜巴爾與聖戰:編年史家的證據 奴兵君主統治早期軍事及宗教階級對聖戰的態度 聖戰與阿卡的陷落,伊斯蘭曆六九○年(1291) 伊本‧泰米亞與聖戰 奴兵君主與聖戰:概觀 概略的反思 Sivan與Köhler的理論 更晚近時代的聖戰 第五章 穆斯林如何看待法蘭克人:民族與宗教上的刻板印象 引言 史料 烏薩瑪與伊本‧筑拜爾──兩件當代史料 民間通俗文學的價值 穆斯林對於法蘭克人的刻板印象:十字軍之前的形象塑造 中世紀晚期宇宙學與地理學文獻看待法蘭克人的觀點 通俗民間文學對法蘭克人的描寫 穆斯林在伊斯蘭曆四九二年(1099)之前看待法蘭克人的態度綜觀 兩種刻板的法蘭克人特性:不衛生與性放蕩 穆斯林對法蘭克人的態度:宗教面向 法蘭克人對伊斯蘭神聖空間的褻瀆 穆斯林背景環境裡的法蘭克人宗教建築景觀 法蘭克人對阿克薩清真寺與圓頂清真寺的佔領 法蘭克人對前往阿拉比亞聖城、麥加與麥地那朝聖所帶來的威脅 穆斯林大眾對法蘭克人的污穢與汙染的觀點 當代穆斯林詩歌的證據 伊斯蘭空間的淨化 聖地 「他者」的圖像:名稱裡有什麼? 基督教的十字架象徵 十字架與古蘭經這兩個相互對比的象徵 十字架作為穆斯林厄運的象徵 十字架位居核心的重要地位 基督教對圖像的運用 穆斯林所理解的基督教 穆斯林關於法蘭克人基督教的論辯與政治宣傳 法蘭克人在宗教上的輕信 反基督徒政治宣傳在薩拉丁時代的強化 薩拉丁的寬宏大量所具有的政治宣傳價值 聖墓教堂的重要性 穆斯林對於教宗權位與哈里發權位之優越地位的觀點 穆斯林統治者的通信在政治宣傳上的價值 穆斯林關於法蘭克人基督教的論辯層次 第六章 十字軍活動期間勒凡地區的生活百態 引言 法蘭克人佔領行動的視覺地景 語言隔閡 法蘭克人之間的差異 穆斯林對十字軍教團的看法 穆斯林對法蘭克領導階層的觀點 中世紀穆斯林作家稱讚的法蘭克人領導者 小鮑德溫/ 獅心王理查/ 聖路易/ 腓特烈二世/ 曼弗雷德/ 穆斯林作家提出中性或懸而未決史料證據的法蘭克人領導者 鮑德溫一世/ 柏西蒙德六世/ 居伊二世/ 的黎波里的雷蒙/ 賽達的雷納德/ 在穆斯林史料中遭到批評的十字軍領導者 蒙菲拉托的康拉德/ 沙蒂詠的雷納德/ 穆斯林看待法蘭克人領導階級之觀點總評 法蘭克人女性 年輕法蘭克人女性/ 法蘭克人女戰士/ 獨自旅行的法蘭克女性/ 法蘭克年長女性/ 婚姻/ 教育 醫學 法蘭克人的生活風格是否受到穆斯林的影響? 穆斯林與法蘭克人騎士共享的騎士精神價值 法蘭克人騎士精神荒謬的一面 十字軍統治下的穆斯林命運 難民的遷徙/ 穆斯林墓地受到的忽視 / 法蘭克人統治下的穆斯林:留下來比較好,還是離開比較好!/ 穆斯林對法蘭克人政府的觀點/ 法蘭克人的司法/ 旅行 宗教禮拜的進行:對「另一邊」的紀念性宗教建築物的挪用 法蘭克人怎麼對待伊斯蘭的紀念性建築物 穆斯林對待基督徒宗教建築的方式 穆斯林與法蘭克人改信的案例 禮拜的自由 法蘭克人統治下的穆斯林 毀壞紀念性宗教建築物的行為 穆斯林與法蘭克人之間的文化交流──伊斯蘭藝術與建築提供的證據 建築學 穆斯林紀念性建築物裡重複使用十字軍手工藝品的情形 努爾丁的建築上的證據 附有基督教圖像阿尤布朝金屬工藝品 十字軍-穆斯林接觸的長期影響 務實政治──穆斯林與法蘭克人之間的外交與貿易 伊斯蘭曆四九二年至六九○年(1099-1291)的貿易──伊斯蘭史料的證據 阿尤布朝與奴兵君主時期的貿易 法蘭克人的出現,是不是真的影響穆斯林對待東方基督徒的方式? 有經書的人在十字軍活動之前的期間所受到的對待 十字軍是否引發穆斯林對於東方基督徒的歧視性措施 伊斯蘭曆四九二年至五八三年(1099-1187)/ 阿尤布朝時期/ 奴兵君主時期 / 歐洲的干預/ 一般性的反思/ 伊斯蘭曆六九○年(1291)後之穆斯林-基督徒關係的一般評論 結論 第七章軍隊、武器、盔甲與防禦工事 引言 先前關於十字軍戰事的學術研究 本章的目的 中世紀伊斯蘭史料的問題 藝術作品所提供的事證 穆斯林的軍事手冊 引言 十字軍活動期間以下的穆斯林軍事手冊概觀/ 塔爾蘇希/ 哈拉威/ 奴兵君主的軍事手冊/ 阿克薩拉伊/ 穆斯林軍隊在十字軍時代的構成 引言 突厥人的遺產:塞爾柱朝軍隊 土庫曼人的角色 奴兵軍隊 法蒂瑪朝軍隊 薩拉丁及其繼承者,阿尤布朝君主的軍隊 奴兵君主的軍隊 奴兵時期的軍事教育與馬術練習 競技場的角色 奴兵的軍事技藝 穆斯林的武器與盔甲 長矛/ 刀劍與匕首/ 鎚矛、斧頭還有其他重擊器具/ 弓弩/ 盾/ 盔甲/ 尼冑姆‧穆魯克對武器與盔甲之儀式性角色的觀點/ 武器與盔甲的社會角色/ 西元十二及十三世紀黎凡特地區的防禦工事 一般簡介性評論 法蘭克人的城堡與要塞 穆斯林對法蘭克人城堡及防禦工事的觀點 個別十字軍城堡──穆斯林如何看待它們 薩詠(Sahyun) 拜伊特‧阿贊(Bayt al-ahzan) 穆斯林的防禦工事 個別穆斯林堡壘/ 開羅的堡壘/ 大馬士革的堡壘/ 阿勒坡的堡壘/ 希姆斯的堡壘/ 穆斯林城堡/ 阿吉倫(‘Ajlum)/ 格拉特‧納吉姆/ 格拉特‧賈巴爾/ 格拉特‧舒拜巴 穆斯林對十字軍城堡的增建 刺客教團的城堡 穆斯林與十字軍軍事建築物的相似之處 晚近討論穆斯林城堡的著作 第八章作戰 作戰 穆斯林軍事策略 法蒂瑪朝軍隊的戰術 突厥騎士的角色 避免軍事交戰的作法與計謀的運用 好領導能力的重要性 作戰中的穆斯林軍隊 戰役 引言 穆斯林軍隊的戰鬥陣式 攻城戰 引言/ 攻城武器/ 投石機/ 投射機/ 輪式十字弓/ 攻城塔與棚頂塔樓/ 攻城槌/ 希臘之火/ 攻城戰的進行 攻城戰的準備工作/ 用於攻佔堡壘的戰略/ 進行攻城的程序/ 挖掘/ 攻城戰裡的守城者/ 攻城術的其他面向/ 攻城行動的餘波/ 穆斯林對個別圍城戰的記述 伊斯蘭曆五七○年,西西里艦隊的亞歷山卓港攻城戰 伊斯蘭曆五八○年,卡拉克攻城戰 伊斯蘭曆五八四年,薩詠攻城戰 伊斯蘭曆五八六年,阿卡攻城戰 伊斯蘭曆六六三年,凱薩里亞攻城戰 伊斯蘭曆六六九年,騎士堡攻城戰 伊斯蘭曆六八三年,馬爾卡伯攻城戰 總評 三件伊斯蘭藝術作品所提供的證據 富斯塔特的繪畫/ 聖路易洗禮盆/ 塞爾柱碗/ 作戰的其他方面 掠奪與伏擊/ 通訊/ 間諜/ 俘虜的待遇/ 受法蘭克人俘虜的穆斯林囚犯/受穆斯林俘虜的法蘭克人囚犯/ 海軍方面 穆斯林在十字軍活動期間對海洋的態度 船舶的類型 法蘭克人艦隊在十字軍活動早期的重要性,以及穆斯林對航海事務的忽視 法蒂瑪朝與海軍 穆斯林領導者在西元一一○○年至一一七四年的航海政策 穆斯林對十字軍艦隊的觀點 薩拉丁與海軍 薩拉丁海軍戰略的評價 奴兵君主時代的海軍 拜巴爾與海軍 奴兵君主對於十字軍最後的攻勢 奴兵君主期間的海軍與攻城戰之關連 民間史詩世界裡的穆斯林海軍 穆斯林─十字軍衝突之海軍面向的總體觀察 軍事史學者的觀點 關於作戰的伊斯蘭史料價值概觀 第九章 總結 十字軍的遺產 引言 穆斯林對十字軍活動現象的興趣的發展 薩拉丁神話的演進 伊斯蘭「反十字軍」在現代的顯現:幾個案例研究 薩伊德‧庫特布的著作 真主黨與其他基進團體 哈馬斯 伊斯蘭解放黨 耶路撒冷十字軍王國與現代以色列國家兩者的相提並論 利比亞的反西方政治宣傳 一些全面性的反思 瑪哈穆德‧達爾維什:《對於健忘一事的記憶》 總結評論 音譯與翻譯的註記 伊斯蘭用語詞彙表 阿拉伯軍事用語詞彙表 本書提及的重要中世紀伊斯蘭作家編年表 朝代表 參考書目 註釋 · · · · · · () |
观点比较新颖,文笔流畅,通俗易懂。
五星推荐
理解起来更容易
看完,超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