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台灣生活史──日本女人在台灣(昭和篇 1926-1945)下txt,chm,pdf,epub,mobi下载 作者:竹中信子 出版社: 時報文化 出版年: 2009.01.09 ISBN: 9789571349466
内容简介 · · · · · ·一個生於台北、長於蘇澳的日本女子, 三代世居台灣,十五歲前過著殖民地生活。 台灣是她的故鄉,也是他鄉。 眼見有台灣經驗的日本女性逐漸凋零, 她懷志二十年,研究十年, 從明治、大正到昭和, 以百萬字記錄殖民地的生活百態。 透過她的眼睛,異文化中的日本女人 輝映著多樣卻樸實的庶民風采。 中日戰爭前後,內、台人之間的一元化逐漸成形。全島實施國語(日語)普及運動。昭和十五年適逢皇紀二六○○年,推動新體制運動,全面皇民化。許多女子團體的成立宗旨皆建立在愛國意識形態之上,發展家庭國防、固守後方。 在台灣生活的日本女性,命運都遭受歷史洪流的波及。正如作者竹中信子所言:「女性在昭和時代歷經經濟恐慌、戰爭、疏散、戰敗、遣返回國,遵從『天皇』的指示,以智慧與努力響應戰局。尤其在慌亂的戰爭年代,她們只管以『皇民女性』的身分犧牲自我、協助並服從。」日本殖民台灣的最後階段,少...
一個生於台北、長於蘇澳的日本女子, 三代世居台灣,十五歲前過著殖民地生活。 台灣是她的故鄉,也是他鄉。 眼見有台灣經驗的日本女性逐漸凋零, 她懷志二十年,研究十年, 從明治、大正到昭和, 以百萬字記錄殖民地的生活百態。 透過她的眼睛,異文化中的日本女人 輝映著多樣卻樸實的庶民風采。 中日戰爭前後,內、台人之間的一元化逐漸成形。全島實施國語(日語)普及運動。昭和十五年適逢皇紀二六○○年,推動新體制運動,全面皇民化。許多女子團體的成立宗旨皆建立在愛國意識形態之上,發展家庭國防、固守後方。 在台灣生活的日本女性,命運都遭受歷史洪流的波及。正如作者竹中信子所言:「女性在昭和時代歷經經濟恐慌、戰爭、疏散、戰敗、遣返回國,遵從『天皇』的指示,以智慧與努力響應戰局。尤其在慌亂的戰爭年代,她們只管以『皇民女性』的身分犧牲自我、協助並服從。」日本殖民台灣的最後階段,少不了一幀一幀堅忍的女性身影。 女作家?口(示)零子 在台日本女作家中,(示)零子是唯一不迎合時局的。她認為皇民化的本質是要台灣人成為日本人的奴隸;以一個在台日本女性來說,這相當難得。她敏銳的洞察力,應歸功於母親的教育方式,像幼年遇到有人行乞,母親總是堅持讓她親手把錢交給對方。 「一郡一女校」 台灣各郡對教育的重視程度提升,社會也有了鼓勵向學的經濟能力和熱忱。放暑假的女學生,不只熱中於過去的夏日登山、海濱夏令營、網球、游泳等活動,學校也積極舉辦增進體能、強調皇民意識的合宿訓練,並前往軍隊從事奉仕活動。 女性進入男性職場 因為男性被徵召上戰場,女子勞動力大增,進入男性工作領域。個別女性的面孔雖然模糊,但群體發揮的戰力不容小覷。然而戰爭帶來不少扭曲、偏頗的現象──竟然有即將臨盆的婦女帶著生產所需物品,進入礦坑工作。 道路‧教堂‧慰安婦 「進駐外地時,英國人會開闢道路,法國人會蓋教堂,日本人則是設立日本料理店並帶女人進來。」日本軍隊慰安婦的進駐分三階段:「日本女性」、「朝鮮與台灣等殖民地女性」及「當地女性」,不僅「價格」不同,按服務對象的軍隊階級,民族也不同。 序 目錄 第十章 中日戰爭前後 一、內、外地的一元化 昭和十二年的新年光景 村岡伊平治來台 全島實施國語普及運動 軍人對台灣的重新認識 台灣人當大官 參加團體訓練的少女 二、奮鬥的女性 女教師佐籐玉枝 文藝 帶著五個孩子自殺 內台航線的新船 土木界的女社長住吉辰 三、國防思想與家庭、職場 女性的職場──光與影 警報與防空演習 盧溝橋交戰,中日戰爭開始 歡送出征士兵的旗幟 陸續成立的國防婦人會 愛婦本質的另一面 服裝爭議與國防戒指 志願從軍的護士 預估物資不足將導致物價高漲 四、「赤誠」與「武運長久」 協助戰爭、服務軍隊的大後方 台灣的新發現 第十一章 戰意高揚與物資缺乏 一、「聖戰」的虛與實 國家公園的畫定、新高山遭難 戰勝的喜悅與「重大聲明」 募集「防諜標語」 台北、新竹首次遭空襲並發行號外 不知不覺變得像營區的「酒保」 「不流血占領廣東」的實況 二、艱苦生活與奉仕活動 更加徹底的節約運動 廢止納妾的法制化 到處有人穿木屐 衣食住吃緊 展開私藏金製品運動 奉獻牛隻 農業義勇團 軍夫 日本紅十字會台灣分部的從軍護士與金川豐子 植林運動 進入男人也做家事的時代 新的學問營養學 女學生也積極從事奉仕活動 台北婦女勞工的工資 三、宗教界的動向 寺廟整頓與神社奉仕 從明信片隨筆看台灣社會 黃鳳姿 蕃山的女老師 改善遺族的福利 發行「體力章」 嘉義高女的水上事故 四、台灣的使命 「皇民化的重要性」 「大家都加入國婦吧」 年底情勢更加惡化 戰時的女性 五、文化、演藝界也動員 藝人相繼來台 紙張缺乏與從軍作家 傳達「皇軍活躍」的文宣部隊 人氣沸騰的大相撲 「不符合時局」的台灣戲劇 第十二章 迎接「皇紀二六○○年」 一、推進新體制運動 高舉聖火的奉納隊伍 改姓名 大政翼贊會展開 參謀長「戰地是人類最高藝術」 空難 水底的二人 宜蘭農林私刑事件 二、女性群像 支撐日常生活的女性 後方生活的支柱 女性的意識改革 在大陸工作 「菊元」的店員參加修養會 男女青年團的強化 女子青年會 日紅十字護士的「獻身奉仕」 愛國婦人會的活動 兩位女性的勇氣 三、邁向國民管制 後方物資不足情況愈加嚴重 發現金礦 一日二食、圍剿奢侈 組織鄰組、台灣的「奉公班」 花柳界「自肅」導致女侍銳減 五千萬婦女的吶喊 藝能、文藝 第十三章 太平洋戰爭爆發 一、內外情勢緊迫 「日美不開戰」論調消失 朝向八紘一宇的皇民奉公會 食糧增產與配給限制 台北開始實施棉製品配給制度 二、女性的生存之道 內台結婚的《陳夫人》上演 常會 志願兵制度 台灣文化再發現 勞動與訓練的每一天 新竹市婦人保甲團的時局演講會 第一位台灣女記者 內台女性的「桔梗俱樂部」 「台灣全土桔梗花盛開」 殉國少女莎勇之鐘 對配給的不滿 宜蘭婆婆會 皇軍在本島家庭寄宿 開戰前夕 三、「登上新高山」 突擊珍珠港 緊接在開戰之後的新年 志願兵與特志看護助手 開始訓練一般婦女 大洋號遭擊沉 前往南方的女性 設立大日本婦人會 因颱風遭受嚴重打擊 市川房江來台 微笑運動 邁向「全島一致」的雙聲道廣播 第十四章 強化後方、邁向總力戰 一、組成「決戰藝能隊」 宗教界也投入總力戰 拿出成果的台灣民音樂調查團 台灣文學奉公會與?口零(示字部零)子 二、戰禍綿延 被擊沉的高千穗號 成為敵艦目標的內台航線 在空襲中膽破心驚的島民 三、「攻擊不停止」 「戰爭一定要勝利」 警防團的指揮.命令一元化 對美、英產生同仇敵愾之心 警防團的指揮、命令一元化 勇猛果敢的高砂義勇隊 發表徵兵制 四、強化後方 應徵看護助手的軍國少女蜂擁而至 大日本婦人會 強化取締歡樂街 純日本的決戰髮型 女學校的校外服務增加 富士號也遭擊沉 以女性力量實行食糧戰必勝體制 「連味噌湯都沒得喝」 五、邁向女傭的時代 徵收二宮金次郎的銅像 製造戰鬥機的少年 第十五章 台灣空襲 一、危機四伏 戰況惡化的南方戰線 致贈高砂族「金?勳章」 「白骨街道」 二、提升文化與健全娛樂 整合報紙──《台灣新聞》創刊 「講古」解禁與演藝慰問 三、實施非常措施 動物們! 集體炊事 決戰非常措施 女性進入禁止男性就業的職場 女學生的動員 兒童勞動動員的差別待遇 女子報國隊 指定台灣為戰場 四、發動徵用令 「軍人不可剝奪一般人的糧食」 向全島發出徵用令 勞動者不足 徵兵令 五、對空襲的準備 設置防空空地 變更部分防空警報 六、邁向國難救濟 徵召全島銅像 放寬更改姓名的許可條件 「州行政加入女性的力量」 七、正式對台空襲 美國格魯曼艦的戰鬥機轟炸全島 神風特攻隊出擊 奮戰的女性 開始疏散學童 八、無生還者的出擊 台灣神宮起火 以女性作為學問的繼承者 逃避徵兵 收購白金、鑽石 空降部隊「薰」 文藝、演藝 第十六章 走向「八一五」之路 一、決死之戰 本島防衛與內地避難 新年一早的大空襲 特攻兵 陸軍紀念日 「緊急疏散」 二、愈發激烈的空襲 政治待遇 都市隨機轟炸 台北大空襲 空襲下的貧乏生活 大城光代的疏散 蘇澳間諜事件 宣傳單與「心戰廣播」 三、走向滅亡 癱瘓的都市機能 組織國民義勇隊 產業界低迷 木材生產動員 從建議、投書來看 固守職場的少女 四、女學生 開始徵用女性 女子救護隊員的「熱誠」 參謀總部與女性諜報員 戰時體制與高砂族 原住民女性的「聖戰」 從軍慰安婦的悲哀 決戰沖繩與投下原子彈 渴望娛樂的民眾 第十七章 從戰敗至戰後處理 一、無條件投降 徹底抗戰也是徒然 成田總務長官的認知 針對恢復秩序的談話 敗戰後「令人極度沉痛嘆息」的一週 台灣回歸 自裁事件 沿海掃雷 戰俘 對受災者的緊急通知 不到二成的稅收 美軍運輸機事故 遣返前往海外的女性 遭到報復的警官 處理神社、國旗、天皇肖像、連隊旗 二、中國國軍進駐 「以大國民的胸襟進行中日親善」 恢復上課,學校活力重現 持續不斷的搶劫、暴行 組織台灣學生聯盟 「以德報怨」的精神 對台灣人失望的中國軍 再談中國軍 台灣軍投降 三、謀求秩序 救助內台通婚家庭 高砂族的叛亂 在台灣生活的日本女性 錢德勒‧鮑斯與寶石 第十八章 遣返與其後續 一、有苦有樂 具體實施遣返 二、敗戰國必須面對的現實 遣返攜帶的物品 遣返的準備 來自各戰地的遣返者 船上的紛爭 離台告別獨唱會 筆者的體驗 沖繩人的故事 被帶走的西村靜子 三、「日之丸」之下 得救的象徵 所謂報導的角色 醫務船 三次的遣返 戰犯之死 戰犯後來的遭遇 舊台灣協會事務所占據事件 四、善始善終 燒毀娼妓的資料 五、邁向再出發 持續的苦難 資產與人權 化為「神」而永遠留存 「如夢一場」 吹向異國的風
|
给别人买的
文笔优美
比较有兴趣
太烧脑,阶层是可怕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