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曹峰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出版年: 2012-1-1 页数: 396 定价: CNY 58.00 装帧: 平装 丛书: 出土文献与思想史研究丛书 ISBN: 9787540750558 内容简介 · · · · · ·儒道关系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研究课题,它涉及到整个中国思想史的内在结构和发展过程,涉及到中国文化今后的走向,意义重大。二十世纪以后,已获得了数量可观的研究成果。最近,出土文献的大量涌现又为这个问题的讨论提供了许多新材料、新视野、新观点。《出土文献与儒道关系》收集了30多篇有代表性的论文,通过“孔老孟庄之辨”、“儒道互补与影响”、“出土文献新视野”三个板块加以呈现,希望读者借此对以往儒道关系研究的发展脉络与框架有总体的把握,并由此开出新的研究天地。 作者简介 · · · · · ·曹峰(1965-),男,日本东京大学文学博士。曾任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教授,现为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目前主要利用出土文献研究先秦秦汉哲学思想,著有《上博楚简思想研究》、《楚地出土文献与先秦思想研究》及论文八十余篇。译有《池田知久简帛研究论集》、《史记战国史料研究》(合译)、《睡虎地秦简所见秦代的国家与社会》(合译)、《道家思想的新研究——以〈庄子〉为中心》(合译)及译文四十余篇。 目录 · · · · · ·一、孔老孟庄之辨老学先于孔学――先秦学术发展顺序倒置之检讨 陈鼓应 孔老同异 刘笑敢 孔老之辨 黄克剑 论庄子所了解之孔子 王叔岷 《老子》与《孟子》中的基本喻象 [美]艾兰 · · · · · ·() 一、孔老孟庄之辨 老学先于孔学――先秦学术发展顺序倒置之检讨 陈鼓应 孔老同异 刘笑敢 孔老之辨 黄克剑 论庄子所了解之孔子 王叔岷 《老子》与《孟子》中的基本喻象 [美]艾兰 比论孟庄两家论人生修养 钱穆 道家与孟子 孙以楷、陆建华、刘慕方 道家与《大学》、《中庸》 孙以楷、陆建华、刘慕方 道家与荀子 孙以楷、陆建华、刘慕方 儒道两家间存在争议的几种古籍之剖析――《管子》四篇、《中庸》(包括《大学》、《表记》)、《道德经》、《易·系辞传》四种对读记 赵俪生 二、儒道互补与影响 儒道两家关系论 [日]津田左右吉 先秦两汉时期道儒关系考 张松辉 道家与汉代儒学 崔大华 玄学的学术思想倾向:以道融儒及道家的本质 高晨阳 论道家在中国哲学史上的主干地位――兼论道、儒、墨、法多元互补 陈鼓应 道家“主干地位”说献疑 李存山 《易大传》与《老子》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思想体系――兼与陈鼓应先生商榷 吕绍纲 “终极”关怀与儒道两走向 冯天瑜 论乐:对儒道两家幸福观的反思 陈少明 “互文”与“互动”:儒道关系新论 杨海文 儒道同异 刘笑敢 论儒道互补 吴重庆 论儒道互补 牟钟鉴[韩]林秀茂 老子思想与儒道互补 白奚 三、出土文献新视野 从郭店楚简看早期儒道关系 李存山 郭店儒简与战国黄老思想 白奚 郭店楚简所见儒道关系 王博 论简本《老子》与儒家思想的互补互济 张立文 关于《老子》的“绝仁弃义”和“绝圣” 裘锡圭 《老子》对于儒学的批判──以郭店《老子》第十八章的“仁义”批判为中心 [日]池田知久 楚简《太一生水》之宇宙生成论――兼论《性自命出》之尚情说 陈鼓应 《成之闻之》凸显了道家色彩 金春峰 《忠信之道》融合儒、道、法而为一 金春峰 附录 20世纪儒道关系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唐明贵 · · · · · · () |
已经快没心情看了,凑合看吧.
以前买过
听说很久,却一直没有看的一本书
开始看的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