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头拍牛片2:给摄影者的8堂美术入门课txt,chm,pdf,epub,mobi下载 作者:张松涛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 2017-8-1 页数: 302 定价: 98.00元 装帧: 裸脊精装 ISBN: 9787122287892 内容简介 · · · · · ·摄影器材的不断发展和更新,让摄影的门槛变得很低,以前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掌握的测光曝光技巧,现在的相机轻松就能搞定。但是越是看起来简单的东西,要做好它反而越难。现代相机的出色性能,让拍摄到一张清晰而色彩鲜艳的照片变得异常简单,与此同时,如何让照片呈现出在举起相机那一瞬间内心深处对美的触动,则是许多摄影者难以突破的瓶颈。为此,我们需要在摄影之外多下工夫,学习一些美术的基础知识,从美术的角度出发,更加深入地理解摄影的观察、取景、构图、平衡、布光、滤镜的使用、后期处理。 相对于摄影器材的操作,学习美术知识能让摄影者更持久地获得前进的动力,明确自己的摄影发展方向,建立属于自己的摄影语言和风格。 作者简介 · · · · · ·张松涛,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 长期从事摄影文化的研究,凭借其对摄影的狂热追求、深厚的艺术功底,在蜂鸟网等专业摄影网站拥有极高的人气,深得广大摄影发烧友的追捧。其摄影心得——“我用过的平民镜头逐个说”,在蜂鸟网点击量突破720万次,雄踞单贴点击量第一的宝座。其上一本著作《狗头拍牛片》,销量逾10万册。 目录 · · · · · ·引子:美术与摄影如同母子 001第一课 好照片,影调是关键 一张好照片需要从三个方面考量:主体明确、主题突出、构图简洁。这其中,主体明确是最容易做到的,而主题突出的关键就是要把握好照片的影调。在摄影中,影调又称为照片的基调或调子,指画面的明暗层次。色彩和物体的虚实关系也对影调有一定影响。通过这些关系,使欣赏者感受到光的流动与变化。 什么样的照片是好照片 006 影调是物体的明暗关系在影像上的反映 008 如何把握物体的影调 010 · · · · · ·() 引子:美术与摄影如同母子 001 第一课 好照片,影调是关键 一张好照片需要从三个方面考量:主体明确、主题突出、构图简洁。这其中,主体明确是最容易做到的,而主题突出的关键就是要把握好照片的影调。在摄影中,影调又称为照片的基调或调子,指画面的明暗层次。色彩和物体的虚实关系也对影调有一定影响。通过这些关系,使欣赏者感受到光的流动与变化。 什么样的照片是好照片 006 影调是物体的明暗关系在影像上的反映 008 如何把握物体的影调 010 物体最基本的影调——亮面、暗面和灰面 010 影调再细分——物体的五大调子 013 摄影时,先考虑三大面,再考虑五大调子 014 哪些因素会影响五大调子 016 被摄物的形态 017 被摄物的色彩 018 被摄物的体积感 018 被摄物的质感 019 光源 020 观察角度 021 第二课 如何把握色彩 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是色彩的三个基本要素。这三个要素会直接引起人的心理变化。因此色彩的运用并不是简单的被动的色彩还原,而是将情感寄托于色彩之上的主动的色彩基调的处理。色彩是客观的,色调是主观的。 色彩的三要素 025 色相 025 纯度 025 明度 025 了解色相环,配色更舒服 026 类似色 026 邻近色 026 对比色 026 互补色 026 用色彩传递冷暖 027 用色彩表达感情 029 色彩是客观的,色调是主观的 034 如何获得色彩的和谐 037 选择同类色组成画面 037 当色彩对比强烈时,改变色彩的面积比例 039 通过后期调节协调色彩冲突 042 用黑或白分割画面 043 第三课 透视在摄影中的应用 我们一般从3 个方面对物体进行描述——物体的大小、物体的色彩、物体的形状。这三个方面会对应到透视之中:我们说的近大远小,是第一种印象,除此之外,相同色彩的物体,近的鲜艳,远的灰暗;近的偏暖,远的偏冷;近的细节清晰,远的轮廓模糊。灵活地使用透视原理,能够为画面创造全新的秩序,改变各种物体在画面中的面积和分量。 线透视,增强画面引导力 047 色彩透视,控制画面的纵深感 050 隐没透视,强调物体的前后关系 052 锐度 052 适当的对比度 052 细节层次和冷暖表现 055 不同的焦段会使透视发生变化吗 057 广角镜头能捕捉到肉眼感受不到的视角,从而给人夸张的感觉 057 单眼观察是“压缩透视”的真正原因,与镜头焦段无关 058 第四课 构图,照片的骨架 摄影的构图就是在寻找一种规律,把我们表面看到的似乎毫无关系的各种元素,通过内在的或者外在的某种规律联系起来,引导观众有主次、有目的地浏览画面中的元素。 构图中的点 062 点的位置和特点 062 点的排列和组合 073 构图中的线 076 横线——统治画面的稳定 076 竖线——岿然不动的站立 079 斜线—让画面充满动感 080 放射线——指向纵深的力量 084 交叉线——充满张力的表达 086 弧线——收拢视线的妙手 089 拍摄看不见的线 091 构图中的裁剪:后期处理中的二次构图 096 在找规律的同时,你还需要一些想象力 098 解构画面,按需构图 098 带着感情构图 101 第五课 自如地用光 在摄影中自如地运用光线,来自对光的深刻理解。世界万物在我们眼中的形态、色泽、质感,本质上来源于物体对光的吸收和反射。因此,特定的光线会强化或者弱化物体的表面特征,从而在拍摄中起到突出主体,减弱陪体的作用。光的方向、质量和范围是用光的三个要素,掌握了它们,我们的摄影实践才能完成从被动地记录光到主动地使用光的转变。 光的三要素 104 光的方向 104 光的质量 104 光的范围 107 人像摄影用光实例 108 用自然光拍摄室内人像 108 用闪光灯拍摄室内人像 111 拍摄室外人像时的用光 114 旅游中抓拍人像的用光 117 风光摄影用光实例 118 晨昏拍摄 118 风光中的硬光拍摄 122 利用遮挡手段控制强光 124 关于耶稣光 126 风光摄影中的常用滤镜 128 风光摄影中闪光灯的应用 132 坏天气,好照片 134 静物拍摄 141 静物的选择 141 静物的摆放 141 静物的布光习作 141 第六课 整体观察,突破进阶的难关 很多朋友在学习了一段时间摄影之后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摄影技巧基本掌握,曝光已经很准,构图、用光都知道,但就是拍不出自己满意的照片;还有一些朋友沉迷于画质的完美,一味强调细节,最终走入不断追求器材的死胡同。在这时候,可能只需要你从对细节关注里跳出来,了解一下如何把握照片的整体感,就会让你的摄影水平达到新的阶段。 从对细节关注里跳出来,把握照片的整体感 158 整体观察的十个方法 159 眯眼观察,准确区分画面主次,把握画面规律 159 气势自然出——类比观察法 162 给画面一个清晰的脉络——延伸观察法 164 让冲突凸显——对比观察法 166 重复产生的旋律——反复观察法 172 适合营造气氛——分层观察法 174 化繁为简——扁平观察法 176 虚实相生——镜像观察法 179 简洁非简单——抽象观察法 182 构造画面的意境——内在特质观察法 191 多种观察方法的综合使用 194 第七课 不会后期,就不懂前期 LIGHTROOM(LR)和PHOTOSHOP(PS)是我们最常用的通用照片处理软件,适用于所有品牌的相机。PHOTOSHOP 软件偏重于强调图片的创意制作,可用多张照片组成一张更具冲击力的图片,或者通过各种滤镜获得拍摄无法得到的新的视觉体验。而LIGHTROOM并不能完成移花接木式的图片合成工作,而是更尊重被摄体,根据作者需要调整照片的色彩、锐度、明暗和色温等。所以LR 是一款专业级的照片后期处理软件。本章我们详细讲述如何将美术原理应用到LR 中,从而获得理想中的完美照片。 我为什么要推荐LR 软件 199 LR 的基本界面 200 直方图 201 快捷工具面板 202 裁剪工具 203 污点去除工具 203 红眼校正工具 204 渐变滤镜工具 204 径向滤镜工具 204 画笔工具 205 基本调整项 206 白平衡 206 色调 208 偏好 210 色调曲线 214 HSL/ 颜色/ 黑白 216 HSL 面板 216 颜色面板 217 黑白调整项 217 分离色调 218 细节 218 锐化 219 减少杂色 222 镜头校正 222 效果 223 用好LR 的关键 224 把控整体明暗,让主体获得最大反差 225 控制明暗的跨度,让主体脱颖而出 232 通过明暗对比强化主体,丢掉不必要的细节 236 根据透视原理分层调整画面 240 通过冷暖对比让画面生动 244 色彩的对比和统一不是矛盾 247 第八课 画意的创造 我们在形容一处美丽的风光时通常会说“风光如画”,这个“画”,就是“画意”。它代表了一种大自然的精神,更是人内心的触动。这种精神,无论是绘画者、歌者、诗人,还是摄影者都能感触到,这种精神才是画的精髓。它超越了画的形态,普遍存在于各种艺术形式之中,这才是摄影者应该去捕捉的画中之意。 画“意”非画“形” 254 绘画是多种艺术的基础 254 学习美术史对摄影进阶有莫大帮助 256 东西方画意的区别和表达 258 从“竹”与“向日葵”讲画意 260 竹林组照 262 向日葵组照 268 画意摄影实战分析 272 用摄影表达“中国画”的博大精深 272 如何拍出“水墨”的效果 278 像“水彩”一样美 282 恍如“版画” 289 干干净净的“素描” 294 厚重的油画色调 297 后记 302 · · · · · · () |
受益匪浅!
很有趣的一本书
值得一看
非常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