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黄新原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朗朗书房出版公司 副标题: 一个京城玩主的收藏笔记 出版年: 2017-1 页数: 497 定价: 80.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11731937 内容简介 · · · · · ·聆训朱家溍,受教王世襄,探秘古董王国 赏玩、捡漏、禁忌、糗事、窍门、生意…… 30年成败经验、160多幅藏品图、8项心得指南 搜寻收藏迷宫里的线索和坐标 ———————————————— 面对玉石杂糅的古董市场, 该如何“安全”进入?如何赏玩? 古董投资的禁忌是什么?规矩有哪些? 怎样避免买瞎了、卖亏了? 开价和砍价的窍门在哪里? 王世襄何以不愿当“玩家”? 不起眼的藏友如何成为大佬? 赝品、残器也有价值? …… 一本《古董圈》,将从行市、生意、规矩、圈 子、物件、糗事、笑谈、盘道八个方面,说说古董圈的那些事儿。 作者简介 · · · · · ·黄新原,长期从事编辑工作,热衷于古董收藏。 主要著作:《透视生活的艺术》(航空工业出版社)、《寻找幸运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古代名将的智慧和作风》(国防工业出版社)、《真情如歌》(中国青年出版社)、《五十年代生人成长史》(中国青年出版社)。另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中国文物报》《北京青年报》《新京报》《收藏》《珠宝》等报刊发表有关收藏的文章数十篇。 目录 · · · · · ·序———————————— 行 市 京城古董市场的“层次” 漫忆北京的古董市场 潘家园的变迁 · · · · · ·() 序 ———————————— 行 市 京城古董市场的“层次” 漫忆北京的古董市场 潘家园的变迁 说说“倒闭潮” 古董市场面临货源危机 有行无市和有市无行 拍卖,已失去信任 古玩与文玩 台北古董市场掠影 让人留恋的地方 赝品的名声 日本的古董市场 也说“捡漏儿” 洋古董来袭 日本网购趣事 老窑的尴尬 国际化的烦恼 日本的古董广告 ———————————— 生 意 投资三戒 永远强势的是下家 砍价有窍门 必备的学问——“要谎” 好玩又吓人的“撮堆儿” 精明的选择:顶着买 警惕开价 另一种销售方式 抢货——很纠结的事 生意上的机灵劲儿 什么叫“活拿” 双赢的好办法:寄卖 缠人的怪圈 不该付的“表情钱” 收藏和赚钱,一对“双棒” 变现的困境 说网购古董 日本古董商的厚道 古董店对话 ———————————— 规 矩 千万不能“呛行” “打架”,但不伤和气 三件事 “串货”的规矩 一对花架的故事 小盒风波 鉴定的“讲究” 琉璃厂卖书记 潜规则:借钱不借道 ———————————— 圈 子 京城古董商的“成份” 别把自个儿当专家 要有一帮熟朋友 圈子里的“风尘气” “人间百态” 农民商人小佟 行话一品 良子的成长 最个色的人 京城一帮“吃纸的” “做局”,经常发生的事 合伙生意 就不卖给你 ———————————— 物 件 瓷器为什么大都成对儿 附件之美 柴木器具清洗一戒 动手的后果 老工业品的魅力 两张饭票的信息 留神“改活” 鲁班手上的“金裹银” 绕着墨盒出的故事 什么叫“原来当儿” 梳妆匣小考 闲话“铁将军” 日本木器是与非 杂说熨斗 假货的价值 一本新中国“职官录” 75年前的《毛选》 修瓷器的悲观 古董钟咏叹调 几张老照片的故事 紫檀手串的祸害 对待瓷器 要有一个参照物 ———————————— 糗 事 几件懊悔的事 “五牛图”的悲剧 和洋妞儿抢东西 写字台买瞎了 笔筒,卖亏了 花盆凑对儿的懊恼 王世襄:采访之外 一首打油诗 这种事叫“拴驴” “世古之宝” 老头儿的惨剧 真正的傻蛋是我 送礼 “做旧”是经常的 日本购物琐记 “雅贿” 一把马刀的感慨 ———————————— 笑 谈 哭笑不得的“气儿” 新词:“不新” “该是谁的就是谁的” “杂”的好处 宁吃鲜桃一口 市场要常逛 切忌“效颦” 一条必走的路 别太自恋 发昏三部曲 谁都走过麦城 无聊的话题 “悲哀” 小节里的风险 说不清是谁更精 穷人:残器也好玩 仓储的困境 ———————————— 盘 道 收藏的境界 喜欢和需要 “清雅”与“精严” 赏玩三要素 古董摆置的情调 充分条件:要有个老师 老古董商一席谈 古董也有“气质” 鉴定的“虚无主义” 安定是金 鉴赏,得承认有直觉 得了强迫症 感性与理性 藏之道——以藏养藏 专家的“法眼”有边 红墙金瓦倍关情——访故宫博物院文物专家朱家溍 立言堆锦学者襟怀——访文物专家王世襄 聚散苦匆匆 收藏的起点 先天不足的收藏 警察女孩,冰雪聪明 电视节目的偏颇 ———————————— 后记 · · · · · · () |
脑洞之大,角度只独特让我震撼
看以后要不要多看几遍,慢慢嚼。
认真看
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