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CIA探員的第一手暗殺記述,生動的紀實臨場感,神祕的傳奇色彩,一窺暗殺史、情報工作、國際政治、中東問題的內行人觀點
◆美國Imagine TV買下版權,以本書為藍本改編電視劇,堪稱《美國狙擊手》電視版
◆作者任職CIA二十多年,主要負責中東事務,精通阿拉伯語,現在作為CNN國家安全事務分析員和《時代雜誌》專欄作家,提供「暗殺」議題的專家解讀
殺手出任務,別讓CIA不開心!
當代最惡名昭彰刺客的暗殺啟示錄 × 前CIA探員獵殺行動直擊
暗殺是一顆標有人名的子彈——一顆子彈,一條命,結案。
為什麼殺人?是否殺對人?以什麼方式殺人?殺人之後呢?
今日連好萊塢都策劃暗殺金正恩,以終結邪惡為名的暗殺是一種正義嗎?
深入解讀完美暗殺的藝術,闡釋殺手必須遵循的暗殺準則——
暗殺就像愛與背叛的經濟學,必須小心計算!
◎真正的刺客,從過去到現在,都不是嗜血的瘋子,而是社會體裡敏感的細胞
暗殺的定義是什麼?
暗殺有時是某個精神病患的無意識行動,一種沒有任何社會價值的放血。
有時,它卻可能是改變衝突走向最明智又最人道的方式。
暗殺被文學搞得劇力萬鈞,被歷史上臭名昭彰的謀殺者弄得充滿政治味,
而對羅伯特.貝爾這位曾任職中情局二十多年的傑出特務來說,
暗殺是令人迷戀、沉思、充滿興趣的泉源。
本書帶領我們在政治謀殺的歷史裡蛇行冒險,
挖掘謀殺和由國家資助的無所不在的無人轟炸機殺戮有何關聯和差異,
以及數十年間從中東到歐洲追捕當代最有效率又最致命刺客的第一手經驗。
一則精采獨特、無比迷人的故事,
使美國和以色列如陷迷陣的傳奇殺手,驚悚諜報小說般的獵殺臨場感,
讓我們看到世界政治的軟下腹和那些遊走在社會邊緣的安靜刺客。
從古至今,有組織有計畫的暗殺行動一直悄悄上演,
也悄無聲息地改變著這個世界。
◎放聰明挑戰場,召喚惡魔之前請三思
一切源頭從1986年9月的黎巴嫩說起,時為中情局探員的羅伯特.貝爾和四名伙伴奉命暗殺當代最惡名昭彰的刺客之一——哈吉.拉德萬(Hajj Radwan,黎巴嫩真主黨二號人物)。此人一生被美國和以色列政府指控犯下多起綁票、暗殺、炸彈爆炸案等國際恐怖行動,但他卻從未留下任何絕對性證據可以證明他和這些犯罪直接有關。他有如鬼魅、致命卻不留一絲個人痕跡的行事作風,讓貝爾和其他中情局人員如陷迷陣,同時也讓貝爾開始思考「暗殺」的真正意義。各國情報單位的暗殺行為,與他們眼中的恐怖分子所執行的暗殺有何不同?
羅伯特.貝爾身為中情局最負盛名的特工之一,曾在伊拉克、塔吉克首都杜尚別、摩洛哥首都拉巴特、黎巴嫩首都貝魯特、蘇丹首都喀土木和印度新德里工作,親身見證許多祕密行動的始末(包括對海珊的暗殺行動)。貝爾抱著「了解敵人」、「暗殺為必要之惡」的前提展開一場遊走西方暗殺歷史的旅程,精煉出21條刺客法則。
本書以最具可讀性的敘述方式帶領讀者領略政治謀殺的故事,比較並分析一場暗殺的成敗,從為什麼殺人、是否殺對人、以什麼方式殺人、犯案之後的處理方式等來討論暗殺的成效。以古羅馬的凱撒和法國革命家馬拉的暗殺案,向我們展示精簡到只需一把匕首就能達到最大破壞力的暴力美學;從耶穌基督被羅馬人公開處死、托洛斯基被史達林殘忍謀殺的例子,我們則可以看到暗殺並非妙藥靈丹,沒處理好甚而會帶來反效果。
另一方面,儘管出身中情局,貝爾仍勇於反省和批判美國政府「不諳政治暗殺之道」,認為中情局自冷戰時期的情報戰以來,逐漸養成過於依賴遠距監聽和數據分析的惡習。尤其隨著這兩項科技的日益精進,加上無人轟炸機的發明,現在中情局所執行的「暗殺」,只是根據冰冷的數據報告,動一動手指、按下一個按鍵,就可以遙控飛機去殲滅敵人。然而,這樣不費一兵一卒、不留一滴血的暗殺方式,反而無法擴張美國對中東的控制。現代中情局缺乏對中東民族和該區域國家的深入實地調查,完全依賴電腦分析,即使暗殺成功,也無法有效威嚇敵人;甚至因電腦計算錯誤造成誤殺及無辜民眾傷亡,只引來更多仇恨,為自己樹立更多敵人。
杜斯妥也夫斯基說過,想要了解某個社會,只要看一下它的監獄,我們就能知道該知道的一切。本書揭示了,我們會為了政治目的去謀殺誰和怎麼殺,可以告訴我們更多。
◎暗殺毒沼澤裡的暗黑法則和無情邏輯
1. 那個混蛋該死:受害者必須嚴重威脅到你的生存,你才有資格殺他。動手的原因絕對不可以和復仇、個人不滿、所有權或地位有關。
2. 要有意義:權力來自於對權力的篡奪,暗殺則是對權力的終極篡奪。暗殺是用來改變權力的微積分,使情況對你有利。如果達不到,就別做。
3. 扮豬吃老虎:不積不欠,不落把柄。絕不吐露信念。假裝無知、貧窮和平凡,用滴水不漏的外表蒙蔽敵人的眼睛,使他們看不到你真正的力量和意圖。
4. 一彈一盾一行動:暗殺是一種高效率行動——便宜、迅速、可大可小。只帶必要的裝備。砸錢注定要失敗。
5. 每樣東西都要有備胎:事先設想出最壞的結果。每樣東西都要加倍——兩套瞄準器,扣兩次板機,兩個充電器,兩個安置在敵營裡的奸細。
6. 悉心呵護你的名聲:永遠表現出堅若磐石、理性和說話算話的態度。這和暗殺行動一樣,能使敵人感到恐懼。而且,當攻擊結束,展開談判時,他會張開雙臂歡迎你,把你當成值得信賴的對談者。
7. 槍用租的,子彈用買的:有些動物會利用其他動物替牠們獵殺,例如禿鷹和鬣狗,同理,如果找得到的話,請雇用一個稱職的代理人。萬一詭計被拆穿,就有人替你犧牲。
8. 用鮮血篩選你的代理人:暗殺是最複雜而精巧的戰爭形式,只能託付給身經百戰者和已經讓敵人流血的人。
9. 不可濫殺:以精準、小心的態度行使暴力。私人的怨氣與部族、國家或文明無關。盲目地胡亂發洩是加速滅亡最快的方式。
10. 絕不交出戰術掌控權:瞄準準星的那隻眼睛決定要不要扣板機。委員會、官僚主義和集體決定保證會壞事。
11. 占地為王:在決定是否要行動之前,先融入敵人的世界,尤其在那些真理是由權力決定的世界裡,這一點特別重要。還有,絕對不要無的放矢。
12. 要有人味:無人機、飛彈和狙擊步槍或許可以給你優越感和輕鬆取勝的錯覺,但是唯有在你能夠直視敵人的情況下,暗殺才真的有效。
13. 不可歡欣鼓舞:既然暗殺的目的不是為了和敵人爭高低,不是為了至高無上的正義或轉移國內政治焦點,也就沒有必要大肆宣揚死亡人數、清點成果,甚至沒必要發出任何一聲勝利的歡呼。完美的暗殺本身就是最好的宣傳。
14. 不要當場被活逮:讓你的敵人處於無知和困惑的狀態。如果你能把最不重要且看似無害卻可以證明你存在的細節全數掩蓋,敵人就會誤判你的能力和實力,並因此犯下同等的錯誤。就像好的魔術師絕對不會讓你看出來他是怎麼變的,你也沒有必要留下一把冒著煙的槍。
15. 別失手:寧可錯失良機,也不要失手。一次失敗的暗殺會讓敵人擁有無敵的光環,他的力量會不斷增加而同時消滅你的。在任何行業裡,名譽就是一切。
16. 如果無法掌控謀殺,至少掌控後果:一次漂亮、徹底的大掃除,最能把人嚇得屁滾尿流。
17. 先下手為強:你是臥底,也就是說,他們無時無刻不在追查你,要幹掉你。及早出手,以免太遲。
18. 晴天霹靂:快速、保密和出其不意是你的最佳盟友。如果運用得當,目標甚至連退縮的時間都沒有。至於那些僥倖活命的,將活在下一次會輪到他們的終極恐懼中。
19. 口袋裡一定要留一手:權力是一種可以一再傷害人的能力。只用一次,不會有任何效果,甚至比沒用還糟。
20. 沒有傷者可以東山再起:當敵人自亂陣腳,你就有了預料之外的機會。
21. 盡快搞定:別等到敵人深掌大權或精於使用暴力之後才行動。到那時,對方輕輕鬆鬆就能擺脫你的追殺,甚至會反過來讓你變成俎上肉。
【名家推薦】
「本書是一部政治謀殺藝術的沉思錄。貝爾是這方面的專家。」
——艾德.西薩(Ed Caesar),《週日泰晤士報》(The Sunday Times)
「前中情局探員貝爾揭露了特務生涯裡親身經歷的政治刺殺曲折內幕。他描述他花了十年的時間追蹤黎巴嫩刺客哈吉.拉德萬的過程,並將他的見解提煉成21條精闢法則,每條各用一章說明。……直率可親的風格,加上一點美國牛仔的調調。」
——《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一位暢銷書作家和前中情局探員,記錄了他身為刺客的經驗,並為政治謀殺的藝術提供精闢洞見。……這則宛如迷宮的故事,是以作者和哈吉.拉德萬這名男子的交手經歷為核心。在中東地區,特別是在黎巴嫩讓人聞之喪膽的哈吉.拉德萬,以迅速、神祕和出人意表的暗殺手法聞名,而且對他的受害者瞭若指掌。……貝爾以拉德萬的戰術和美國目前經常使用的無人轟炸機攻擊做對照,後者經常打不中目標,濫殺無辜並製造更多暴力。到頭來,更有機會終結邪惡的,反倒是這類技術精湛的刺客,而非美國的科技官僚。」
——《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中情局資深探員貝爾的這本書名取得很聳動,但如果你以為這是一本謀殺『指南』,那你恐怕要失望了(這應該是好事)。文章一開始就指出,暗殺也許像是瘋子做的事,但或許更像一種誅殺暴君的行為,是剷除暴政的必要之惡。……對追捕〔真主黨軍事指揮官〕拉德萬的行動提供貼身特寫,同時附帶了當代和歷史上各種引人入勝的暗殺細節。」
——《書單雜誌》(Booklist)
羅伯特.貝爾(Robert B. Baer)
著有多本《紐約時報》暢銷書,包括《間諜夫妻》(The Company We Keep)、《與惡魔共枕》(Sleeping with the Devil)、《看不見的邪惡》(See No Evil),其中《看不見的邪惡》改編成電影《諜對諜》(Syriana),由喬治‧克隆尼扮演貝爾的原型,講述貝爾的真實反恐故事,喬治.克隆尼憑此角獲頒奧斯卡獎。
非常引人入胜
非常好的一本书,值得拥有。
很多历史的细节。
描述领域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