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胡耀恒 出版社: 三民書局 出版年: 2016-4-6 页数: 948 定价: NT$1140 装帧: 平装 ISBN: 9789571461380 内容简介 · · · · · ·本書共十七章,約五十三萬字,呈現西方戲劇的演變,從公元前八世紀開始,至二十世紀末葉結束。主要內容概由以下三方面循序鋪陳:一、戲劇史。呈現每個時代戲劇的全貌,探討其中傑出作家及其代表作,對於許多次要作品也盡量勾勒出輪廓。二、劇場史。介紹各個時代與戲劇表演有關的場地、設備與人員,並配合適當圖片輔助理解。三、戲劇理論。擇要介紹西方從遠古至當代的主要戲劇理論,並且針對它們的文化特徵與歷史淵源作全面的探討與深入分析。例如,古典希臘亞里斯多德的《詩學》,以及法蘭西學院關於「新古典主義」的論述,均曾發生過劃時代的影響,遂以相當的篇幅予以詮釋;至於其它時空的理論,也多有著墨。 作者以深入淺出的筆法,多聞闕疑的治學態度,寫就這部規模龐大、體系完備的巨著,實為探究西方戲劇的經典之作。 作者简介 · · · · · ·現為臺灣大學外文系及戲劇系名譽教授。臺灣大學外文系學士,印第安那大學 (Indiana Univ.) 戲劇及比較文學博士 (1969)。先後任教於密西根州立大學、墨爾本大學 (Melbourne University) 及夏威夷大學。回母校後擔任外文系主任,創立戲劇學系及研究所,並主持國家兩廳院三年。曾任《中外文學月刊》主編,《表演藝術月刊》創刊人、發行人,《高級英文月刊》總編輯。重要著作包括:Ts'ao Yu (1972)、“Ming Theatre and Drama." In Chinese Theatre from Its Beginning to the Present Day (1983)、《百年耕耘的豐收:論高行健的戲劇》(1995) 等,並譯有《世界戲劇藝術欣賞》(1974),以及與次子胡宗文博士從希臘文翻譯的希臘悲劇《伊底帕斯王》、... 目录 · · · · · ·推薦序自 序 各章校訂學者名錄 上 冊 第一章 古代希臘:從開始至公元前三世紀 摘要 · · · · · ·() 推薦序 自 序 各章校訂學者名錄 上 冊 第一章 古代希臘:從開始至公元前三世紀 摘要 1-1 戲劇的資源和前驅:史詩和史詩集成 1-2 悲劇的起源 1-3 獸人劇與喜劇的起源 1-4 仿劇 1-5 戲劇節的安排與演進 1-6 雅典的酒神劇場 1-7 雅典的興盛與沒落 1-8 現存悲劇的題材、結構與成規 1-9 第一個悲劇家:艾斯奇勒斯 1-10 第二個悲劇家:索發克里斯 1-11 第三個悲劇家:尤瑞皮底斯 1-12 喜劇家:阿里斯陶芬尼斯 1-13 新喜劇作家:米南得爾 1-14 希臘化時代的劇場和演出 1-15 《詩學》 1-16 雅典沒落,戲劇淡出 第二章 古代羅馬:從開始至十五世紀 摘要 2-1 羅馬戲劇的背景:歷史、政治和宗教 2-2 愈來愈多的節日活動 2-3 文學性戲劇的萌芽 2-4 第一位有作品傳世的喜劇家:普羅特斯 2-5 第二位有作品傳世的喜劇家:泰倫斯 2-6 唯一有作品傳世的悲劇家:西尼卡 2-7 仿劇與默劇 2-8 演員、演出安排與表演場地 2-9 兩本學術論著:《論建築》與《詩藝》 2-10 戲劇以外的競技娛樂 2-11 西羅馬的淪亡與戲劇的衰落 2-12 東羅馬帝國的興衰與文藝概況 第三章 中世紀:500至1500年 摘要 3-1 羅馬帝國解體後的新制度 3-2 民間的娛樂表演 3-3 戲劇誕生的溫室:修道院 3-4 修女作家羅斯維沙 3-5 儀典劇 3-6 愚人宴與孩子主教宴:胡鬧性的演出 3-7 宗教劇轉移到戶外演出:1250年左右開始 3-8 十三、十四世紀盛行於法國的神蹟劇 3-9 十五、十六世紀盛行於法國的耶穌受難劇(或神祕劇、行會劇) 3-10 其它地區的宗教劇 3-11 寓意劇、道德劇 3-12 舞臺、佈景與特殊效果 3-13 宗教劇演出的組織、演員與導演 3-14 宗教劇的中斷與評價 3-15 世俗戲劇 第四章 義大利:從文藝復興至十九世紀末期 摘要 4-1 文藝復興的時空背景與成就 4-2 古典戲劇資料的翻譯出版與演出 4-3 學院派創作的喜劇與悲劇 4-4 從田園劇、幕間劇到歌劇 4-5 舞臺與佈景的演變 4-6 長久性劇院與畫框舞臺的演變 4-7 戲劇理論 4-8 藝術喜劇 4-9 十八、十九世紀的劇場 4-10 十八、十九世紀的戲劇 4-11 衰落與轉移 第五章 英國:1500至1660年 摘要 5-1 伊麗莎白盛世的來臨 5-2 世俗戲劇的萌芽 5-3 早期的世俗戲劇 5-4 職業劇團與劇場的興起 5-5 劇團與劇場的經營 5-6 劇場的建築結構 5-7 早期的劇作家及作品 5-8 莎士比亞:生平與作品 5-9 都市喜劇與家庭悲劇 5-10 班‧強生和他的喜劇 5-11 斯圖亞特王朝的劇團 5-12 面具舞劇: 宮廷最喜愛的娛樂 5-13 斯圖亞特王朝的劇場與戲劇 5-14 悲喜劇的開創者:包曼特和弗萊徹 5-15 查理一世時代的戲劇 5-16 清教徒國會關閉劇場,民間祕密演出 第六章 西班牙:從開始至十九世紀末期 摘要 6-1 由開放而興盛,由鎖國而沒落 6-2 宗教戲劇的興起與演出 6-3 世俗戲劇逐漸成熟 6-4 民間劇團如雨後春筍 6-5 公眾職業劇院的興建、結構與演出安排 6-6 黃金時代的開創者:羅培.德.維加 6-7 異彩紛呈的劇作家 6-8 最後一位戲劇大師:卡爾德隆 6-9 皇宮劇場:舞臺藝術的巔峰 6-10 法國王族掌握政權,戲劇沒落 第七章 法國:1500至1700年 摘要 7-1 十六世紀的人文戲劇和宮廷芭蕾 7-2 十七世紀的政局與劇場 7-3 十六及十七世紀早期的戲劇 7-4 利希留首相支持下的戲劇 7-5 劃時代的高乃怡 7-6 新古典主義的戲劇理論 7-7 路易十四時代的劇場與歌劇 7-8 職業性的歌劇 7-9 喜劇大師:莫里哀 7-10 悲劇大師:拉辛 7-11 法蘭西喜劇院 第八章 英國:1660至1800年 摘要 8-1 復辟時代的劇團、劇場、觀眾與演員 8-2 時尚喜劇 8-3 倫敦劇團的衝突與重組 8-4 對時尚喜劇的批評與迴響 8-5 悲劇及英雄悲劇 8-6 半歌劇 8-7 十八世紀的戲劇背景 8-8 感傷喜劇 8-9 十八世紀的悲劇 8-10傑出的默劇演員:約翰.利希 8-11 乾草劇場與諧擬劇 8-12 《執照法》的內容與缺失 8-13十八世紀中葉以後的劇院概況 8-14 兩個傑出的演員和劇院經理 8-15十八世紀末葉的戲劇 8-16十八世紀最成功的劇作家:理查.謝雷登 第九章 法國:1700年至十九世紀末期 摘要 9-1 啟蒙運動和劇作家伏爾泰 9-2 十八世紀的劇團 9-3 義大利劇團 9-4 感傷劇與市民戲劇 9-5 大革命對劇場政策的影響 9-6 勞工階級與通俗劇 9-7 紅遍歐美的通俗劇作家:畢賽瑞固 9-8 浪漫主義 9-9 巧構劇 9-10 社會問題劇開始萌芽 9-11 舞臺、佈景與演出安排 9-12 十八、十九世紀中最傑出的演員 9-13 導演與明星演員 9-14 自然主義理論的興起 第十章 英國:1800至1900年 摘要 10-1 十九世紀前半葉劇院營運的環境與背景 10-2 十九世紀前半葉的劇院情況和傑出的演員∕經理 10-3 十九世紀中葉以前的戲劇 10-4 莎士比亞:演出變遷及劇本出版 10-5 《劇院管理法》與戲劇中心的形成 10-6 十九世紀下半葉的劇院情況 10-7 十九世紀下半葉的戲劇 10-8 音樂喜劇、新諧擬劇以及音樂廳的娛樂 10-9 喜劇和鬧劇 10-10 社會問題劇 10-11 十九世紀晚期的劇院經理 第十一章 德意志地區:從開始至十九世紀末期 摘要 11-1 德國戲劇的時空背景 11-2 世俗戲劇的萌芽 11-3 漢堡國家劇院 11-4 萊辛的理論與創作 11-5 狂飆運動:突破束縛的20年 11-6 公立劇院遍地興起,話劇劇本大量增加 11-7 威瑪古典戲劇:歌德及席勒 11-8 德國的浪漫主義及其哲學背景 11-9 浪漫主義的戲劇 11-10 十九世紀上半葉的劇場 11-11 十九世紀上半葉的戲劇 11-12 十九世紀下半葉的劇場 11-13 十九世紀下半葉的戲劇及歌劇 11-14 現代劇場先驅:邁寧根公爵 下 冊 第十二章 俄國:從開始至十九世紀末期 摘要 12-1 從開始到十七世紀 12-2 十八世紀歷屆王朝積極扶植表演藝術 12-3 十九世紀的政治與思想背景 12-4 十九世紀的劇場與戲劇 第十三章 美國:從開始至十九世紀末期 摘要 13-1 十八世紀中葉以前的戲劇活動 13-2 英國劇團來到新大陸發展 13-3 紐約市成為劇場中心 13-4 劇場逐漸向西部擴散 13-5 本土戲劇生根發芽 13-6 演員佛萊斯特、紅人戲劇與劇院暴動 13-7 黑人歌舞秀 13-8 《湯姆叔叔的小屋》 13-9 諧擬狂想曲與美國音樂劇 13-10 1850至1870年代的社會問題喜劇 13-11 連續長演與巡迴演出 13-12 美國雜耍及藝術喜劇 13-13 十九世紀晚期紐約的劇場與戲劇 13-14 劇場聯盟和劇場壟斷 13-15 寫實主義的前衛:傑姆斯.A.黑恩 第十四章 東歐:從開始至二十世紀末期 摘要 ◤ 波 蘭 14-1 從開始到十八世紀末葉 14-2 從十九世紀初葉到二十世紀中葉 14-3 葛羅托斯基 ◤ 捷 克 14-4 從早期到十八世紀的戲劇 14-5 格林家族的新王朝,捷克崛起 14-6 十九至二十世紀 第十五章 現代戲劇緒論:歐美劇壇另一個黃金時代 摘要 15-1 新時代的重要論著 15-2 寫實主義戲劇的興起 15-3 易卜生 15-4 史特林堡 15-5 小劇場運動 15-6 象徵主義:理論與作家 15-7 反文化的《烏布王》 15-8 舞臺技術的創新:阿匹亞與克雷格 15-9 表現主義 15-10 兩個傑出的劇作家:凱塞及托勒 15-11制宜主義的偉大導演:萊茵哈德 15-12建立訓練演員的理論和制度:史坦尼斯拉夫斯基 15-13 史詩劇場:創立人皮斯卡托與布萊希特 15-14 殘酷劇場:阿鐸 第十六章 現代戲劇(上):二次大戰前的戲劇 摘要 ◤ 英 國 16-1 劇場數目未隨人口增加 16-2 音樂通俗劇盛行 16-3 莎士比亞紀念劇場 16-4 伯明罕劇目劇場 16-5 獨立劇場運動 16-6 蕭伯納 16-7 毛姆和艾略特 ◤ 愛爾蘭 16-8 英國入侵 16-9 葉慈與艾比劇院 16-10 約翰‧辛 16-11 肖恩‧奧凱西 ◤ 法 國 16-12 先盛後衰的多產劇作家:畢瑞 16-13 巴黎成為法國的戲劇重鎮 16-14 劃時代的導演:柯波 16-15 承先啟後的演員∕導演:杜朗 16-16 達達主義與超寫實主義 16-17 四人聯盟 16-18 獨樹一幟的宗教劇作家:克羅岱爾 16-19 兩位傑出的劇作家:居胡度與阿努伊 16-20 存在主義和重要劇作家 ◤ 西班牙 16-21 國力長期沒落 16-22 十九世紀中葉的劇場 16-23 二十世紀早期的戲劇 ◤ 德 國 16-24霍普特曼和他的《織工》 16-25 新寫實主義 16-26 布萊希特的劇本 ◤ 義大利 16-27 長期分裂終於統一 16-28 二十世紀初期的戲劇 16-29 皮藍德婁 ◤ 俄 國 16-30 契訶夫與高爾基 16-31 俄國芭蕾 16-32 共產黨革命後的劇壇 16-33 梅耶荷德 ◤ 美 國 16-34 劇場由壟斷到開放 16-35 尤金‧奧尼爾 16-36 劇場的變遷與調適 15-37 名劇作家安德森與懷爾德 16-38 其他劇作家及名劇 16-39 新型音樂劇的興起 第十七章 現代戲劇(下):從二戰結束至二十世紀末期 摘要 ◤ 法 國 17-1 荒謬劇場最早的重要作家:尤奈斯庫 17-2 薩繆爾‧貝克特 17-3 惹內與阿達莫夫 17-4 著名導演:巴侯、布林及維德志 17-5 1968年後的新方向 17-6 偉大魔術雜技團及陽光劇團 17-7 亞維儂藝術節 ◤ 德國與瑞士 17-8 西德戰後初期的戲劇 17-9 彼得‧魏斯的《馬拉∕薩德》及《調查》 17-10 方言民俗劇 17-11 東德的戲劇 17-12 德國統一後的劇壇 17-13 傑出導演:彼得‧斯坦 17-14 舞蹈劇場的翹楚:碧娜.鮑許 17-15 戲劇節 17-16 瑞 士 ◤ 義大利 17-17 二戰後的劇場 17-18 二戰後的劇作家 17-19 達里奧•福 ◤ 俄 國 17-20 冷戰時期與解凍期 17-21 1980年代的政局與劇壇 17-22 全面開放 學習歐美 17-23 莫斯科藝術劇場的滄桑 ◤ 英 國 17-24 艾略特與弗萊的詩劇 17-25 劃時代的《憤怒回顧》 17-26 倪特烏德與勞工劇團 17-27 彼得‧謝弗的《戀馬狂》與《阿瑪迪斯》 17-28 哈羅德‧品特的《生日派對》 17-29 重要劇場與劇團的出現 17-30 著名導演:彼得.布魯克 17-31 盛行英、美的音樂劇:《貓》、《悲慘世界》與《歌劇魅影》 17-32 年輕輩的劇作家 17-33 新環球及愛丁堡藝術節 ◤ 愛爾蘭 17-34 布倫丹‧貝安 17-35 布萊恩‧弗里爾 ◤ 美 國 17-36 田納西‧威廉斯 17-37 亞瑟.密勒 17-38 獨角戲 17-39 小型劇場 17-40 地方劇場 17-41 愛德華‧阿比 17-42 音樂劇空前成功 17-43 顛覆性戲劇的代表作:《長髮》及《哦!加爾各答!》 17-44 獨步全球的音樂劇作家:史蒂芬‧桑德海姆 17-45 美國經濟下滑 百老匯地位調整 17-46 另類劇團的興起與沒落 17-47 即興劇場與環境劇場 17-48 1960年代後的劇場創新 17-49 羅伯威爾森及伍斯特團 17-50 二十世紀末葉的戲劇 17-51 華裔傑出劇作家:黃哲倫 17-52 《獅子王》演出 附錄一:索引 附錄二:中外名詞對照 · · · · · · () |
烧脑 经典
思想很新颖
“无论在任何时代,都有身份的问题,人类永远不可能平等。”
期待内容,好想赶紧开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