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溪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屏风意义的唐宋转型 出版年: 2014-7 页数: 344 定价: CNY 49.00 装帧: 平装 丛书: 北京大学艺术史丛书 ISBN: 9787301239308 内容简介 · · · · · ·屏风是一件易朽之物,它在历史上的意义 "在场"并不存留于考古发现中。本书作者通过对屏风存在的场域、图像、主体身份以及用法四个角度的分析,试图呈现出其在唐宋这一历史转型期的意义变迁。处于内外之间的屏风,透露出历史发展中场域和话语的应合与冲突。初唐之前,屏风主要是王家的用具。作为公天下的代表,君主始终要承担"无私"的身份。在仪式的场所,它是帝王光辉形象的映照;在帝王的内殿,它是君王日夜思省的明镜。帝王不合身份的"目光"往往会招致历史的苛责。从中唐至北宋,文人的视角渗透入屏风内外,他们以诗画构建出一个独我的性灵空间。到南宋以后,由于绘画价值的提升,屏风逐渐丧失了艺术品主要媒材的地位,转而成为生活空间里的一件装饰。然而,文人并没有因此放弃以屏风作为性灵承载的意图,他们依然以典故的方式,使它身上的文人意义得以流传。 作者简介 · · · · · ·李溪,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本科毕业,获法学学士学位、艺术学双学位,2012年获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美学理论与中国艺术。台湾“国科会”人文研究中心访问学员,夏威夷大学访问学者。曾获傅伟勋基金会“亚洲哲学”优秀论文奖、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等。在《文艺研究》《中国园林》《荣宝斋》等期刊发表论文数篇。 目录 · · · · · ·导言/特别的屏风/ 物的意义史研究/ (一) 历时性研究/ (二) 共时性研究/ 第一章 作为权力符号的屏风/ · · · · · ·() 导言/ 特别的屏风/ 物的意义史研究/ (一) 历时性研究/ (二) 共时性研究/ 第一章 作为权力符号的屏风/ 第一节 周礼中的屏风/ (一) 屏风之盛/ (二) 黼依的仪式在场性/ (三) 图饰中的神权与王权/ 第二节 符号化的扆屏/ (一) 从黼依到龙屏/ (二) 背屏图像的威仪/ 第三节 由隐而彰:屏风障蔽功能的政治伦理/ (一) 敬肃:君臣关系的巩固/ (二) 藩卫:中央—四方的政治空间的确立/ (三) 防隐:政治与伦理冲突的化解/ 第二章 箴铭屏风与内化的政治空间/ 第一节 从外彰到内省/ (一) 铭者名也/ (二) 君子之观/ 第二节 座右之铭/ (一) 以人为镜/ (二) 以史为鉴/ (三) 通达圣贤/ 第三节 鉴画屏风之意义/ 第四节 “箴铭屏”与“书画屏”之间的王道/ (一) 目光与身份/ (二) 从《无逸图》到山水画/ (三) 《周官》御屏洗二王体/ 小结一 王者无私/ 第三章 玉堂屏风的话语之争/ 第一节 风尚与新变/ (一) 隋唐五代屏障之风/ (二) 北宋大内屏风流观/ 第二节 北宋初年的学士院玉堂屏壁画/ (一) 玉堂小史/ (二) 院中名画/ 第三节 士大夫趣味的胜利/ (一) 元丰改制与郭熙《春江晓景图》屏风/ (二) 作为林泉之地的玉堂/ 第四节 郭熙山水在宫廷的落幕/ 第五节 试读屏风上的《早春图》/ (一) 隐秀:空间之所融/ (二) 流动:时间之所会/ 第四章 “文人屏”之树立/ 第一节 “文人屏”的定义问题/ 第二节 典范:白居易庐山草堂内的素屏/ (一) 屏风的“隐”喻/ (二) 《素屏谣》与文人屏意义的开启/ (三) 白氏屏风的视觉典故/ 第三节 枕屏/ (一) 走向内在/ (二) 儒者观理/ (三) 文人卧游/ 第四节 梦境中的山水屏/ (一) 离离短幅开平远/ (二) 江南梦与潇湘情/ (三) 四时屏风的式微/ 第五节 砚屏/ (一) 雪羽之争/ (二) 寓意玩物/ (三) 天然图画/ 第六节 屏风上的个人与友情/ (一) 表演式的书写/ (二) 对话中的诗画屏/ 小结二 一个世界/ 第五章 画屏的物化与分离/ 第一节 只可展不可藏/ 第二节 流入世俗/ 第三节 从《馆阁录》看南宋日用屏风/ 第四节 雅俗交织的画屏图/ (一) 地狱世界的风景/ (二) 山水屏的禅宗寓意/ (三) 目光的曲从与抵抗/ 第六章 屏风内外的女性空间/ 第一节 一个禁闭空间中的女性审美/ (一) 深闺隐屏/ (二) 从凝视到窥视/ (三) 屏风后的自我观看/ 第二节 屏风图像转译的性别伦理/ (一) 武则天时期墓室屏风画的政治寓意/ (二) 家内的平等/ (三) 山水屏风对女性空间的越度/ 结语 屏风:消逝的此在/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 · · · · · () "内外之间"试读 · · · · · ·本书将视角放在唐宋时期的原因是,这一时期的屏风处于一个意义的汇聚期和转型期。 中唐之前,屏风的主要意义,既不在于作为日用的功能化家具,也不在于作为艺术形式的承载者,而是在一个“公”的领域当中,或是作为权力的象征,或是作为为了维护权力而宣扬的普遍化道德的隐喻。第一章重点叙述屏风对权力的象征意义。这是屏风在历史舞台上出场的最初角色,文献上可追溯至西周时期,它在这.. |
作者让我脑洞大开
有点郁闷
我骄傲
深深吸引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