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丹尼爾.李伯曼(Daniel E. Liberman) 出版社: 商周 译者:郭騰傑 出版年: 2014-9 页数: 432 定价: NT$420 装帧: 平装 ISBN: 9789862726488 内容简介 · · · · · ·◆掀起赤腳跑步研究風潮、哈佛明星級演化生物學家李伯曼最新著作 ◆2013年美國亞馬遜年度選書 ◆甫上市即登紐約時報暢銷榜,版權已售21國 酸、痛、胖、病 現代文明創造出人類史上最低死亡率,卻是我們用高罹病率換來的 天擇讓我們有越來越多的後代,卻也越來越不健康 我們的身體裡寫著一個演化的故事,是理解現代疾病的關鍵 一趟史詩般的人體演化之旅,啟發我們對健康意識和疾病防治的新理解 「早在鞋子發明以前,人類跑得又快又好。」 哈佛演化生物學教授李伯曼,一篇刊登於科學雜誌《自然》的文章,從此引發赤足跑的正反論戰,並掀起一股恢復舊石器運動法的風潮。這次,李伯曼集結多年研究精華,再次呼籲我們重視演化科學對於人類健康問題的研究發現。 為什麼我們那麼容易發胖?為什麼我們晚上會睡不好?又為什麼我們會有扁平足?坐久了背會痛?還有青春痘、蛀牙、近視、氣喘、糖尿病…… 這些擾人... 作者简介 · · · · · ·丹尼爾.李伯曼(DANIEL E. LIEBERMAN) 哈佛人類演化生物學教授,主持哈佛骨骼生物學實驗室。曾在《科學》、《自然》等熱門科學雜誌發表發表多篇關於跑步的學術文章,李伯曼並在哈佛開設赤足跑步研究團隊,研究成果受各大媒體關注。李伯曼在YOUTUBE的赤足跑步原理影片,更突破92萬點閱人次。 李伯曼曾於2009年獲得搞笑諾貝爾獎物理獎( Ig Nobel Prize)。該獎項由《科學幽默雜誌》(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 magazine)主辦,每年總是搶先在正式諾貝爾獎公布之前發表,並請到了正式諾貝爾獎得主頒獎。搞笑諾貝爾獎鼓勵那些「乍看令人發噱且不正式,但其實引人深思」的科學研究。 2010年李伯曼在於《自然》雜誌上撰寫了一篇文章,直言「早在鞋子發明以前,人類跑得又快又好。」李伯曼指出,赤腳跑步時前腳掌著地... 目录 · · · · · ·前言1| 引言 人類演化是為了適應什麼? 天擇如何進行?/ 棘手的演化適應概念/ 人類演化史為什麼很重要?/ 為什麼演化對現在和未來一樣重要? PART I 猿和人類 2 | 直立的猿猴 · · · · · ·() 前言 1| 引言 人類演化是為了適應什麼? 天擇如何進行?/ 棘手的演化適應概念/ 人類演化史為什麼很重要?/ 為什麼演化對現在和未來一樣重要? PART I 猿和人類 2 | 直立的猿猴 我們如何變成雙足動物 失落的環節在何方/ 誰是最早的人族?/ 最早的人族,請問你能夠站起來嗎?/ 飲食差異/ 為什麼要雙足行走?/ 雙足行走為何重要 3 | 一切取決於晚餐 南方古猿如何幫我們戒掉水果 「露西幫」:南方古猿/ 最早的垃圾食物/ 阿嬤,妳的牙齒可真大!/ 步履維艱找塊莖/ 你體內的南方古猿 4 | 第一代獵人與採集者 人屬如何演化出接近現代人的身體 誰是最早的人族?/ 直立人晚餐吃什麼?/ 長途跋涉/ 演化出天生就會跑的身體/ 用工具幹活/ 腦肚之爭 5 | 冰河時期的人類能量攝取 我們如何演化出超級大腦,以及又大又胖且成長緩慢的身體 就算是冰河時期,也要吃飽再上路/ 冰河時期的古人類/ 我們的尼安德塔親戚/ 大頭/ 慢慢成長/ 胖嘟嘟的身體/ 能量從何處來?/ 能量轉折點:佛羅勒斯島上的哈比人/ 古早人類怎麼了? 6 | 彬彬有禮的物種 現代人類如何靠手腦並用征服世界 誰是最早的智人?/ 現代人類身上,到底有哪些「現代」元素?/ 現代人類的頭腦比較優秀嗎?/ 鬥嘴鼓之術/ 文化演化的路途/ 現代人類手腦並用的勝果 PART I I 耕種文明及工業革命 7 | 進步、錯置,以及演化失調 一具史前時代的身體生活在現代文明之利弊 我們又是怎麼持續演化的?/ 醫學為何需要一劑演化針/ 演化失調帶來的病症/ 演化失調的惡性循環 8 | 文明的失樂園 農業帶來的禁果和農民的墮落 最早的農民/ 農耕傳播的原因與方式/ 農業飲食:憂喜參半的恩典/ 農業勞動力/ 人口、病蟲害與疫疾/ 農業究竟值不值得?/人類從事農耕後的失調與演化 9 | 現代人來了 工業時代健康的兩難矛盾 何謂工業革命?/ 工業化的體能活動/ 工業化飲食/ 工業化的醫藥與衛生/ 工業化的睡眠/ 好消息:更高、更長壽、更健康的人體/ 壞消息:更多失調疾病導致更多慢性機能失調/ 流行病的轉變,是否就是進步的代價? PART I I I 現在以及未來 10 | 不餘匱乏帶來殘酷的循環 為什麼過多的能量攝取使我們生病? 人體如何儲存、使用、轉換能量/ 我們如何變得更胖?為什麼?/ 可預防的不治之症──二型糖尿病/ 沉默的發炎殺手──心血管疾病/ 古稱修女病──癌症/ 富足的危機 1 1 | 閒置即廢棄 為什麼一但我們不使用它,它就消失了? 人體的成長必須伴隨壓力/ 為何骨骼需要足量(但非過量)的壓力/ 骨質疏鬆/ 一點都不智慧的智齒/ 一點灰塵無傷大雅/ 沒有壓力就沒有成長 12 | 革新和舒適潛藏的危險 日常生活的新發明,為何會傷害我們? 鞋子的理性與感性/ 眼鏡是否為必要之惡/ 取來舒適的椅子/ 舒適之外 13 | 更適者生存 演化邏輯能否為人體打造更好的未來? 方法一:讓天擇解決問題/ 方法二:投資生物醫學研究與治療方式/ 方法三:教育與賦與能力/ 方法四:改變環境/ 結語:回到未來 · · · · · · () |
果然不负我忘。
超级有内容的一本书,看了之后受益匪浅。
不一样的观点
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