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伟栋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7-12-1 页数: 401 定价: 68.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67569881 内容简介 · · · · · ·本书以诗歌写作中的“历史意识”作为阐述角度,对1990年以来的当代诗歌中具有的“历史对位法”问题,“个人化历史想象力”问题,对历史镜像的重塑问题等进行了描述与探讨,并对这些问题中所表现出来独特的语言的精神症候,修辞的技艺法则,词语构成方式等重要诗学问题给以了总结与阐释。书中所展开的论证方式并非编年史式的逐层扫描论述,而是选取重要代表诗人,重要历史事件,热点话题等为个案进行以点带面的论证与剖析。 作者简介 · · · · · ·张伟栋,生于197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曾获北大未名诗歌奖,刘丽安诗歌奖。出版专著《李泽厚与现代文学史的“重写”》(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诗集《没有墓园的城市》(阳光出版社,2015),主编《中国新诗百年大典(第二十九卷)》(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与人合译《这里不平静——非洲诗选》(2010,世界知识出版社)。 目录 · · · · · ·第一部分:诗歌中的“历史对位法”问题第一章:当代诗中的“历史对位法”问题 ——以萧开愚、欧阳江河和张枣的诗歌为例3 第二章:当代诗的政治性与古典问题21 第三章:诗歌的政治性:总体性状态中的主权问题43 第四章:对“个人化历史想象力”的校对与重置54 · · · · · ·() 第一部分:诗歌中的“历史对位法”问题 第一章:当代诗中的“历史对位法”问题 ——以萧开愚、欧阳江河和张枣的诗歌为例3 第二章:当代诗的政治性与古典问题21 第三章:诗歌的政治性:总体性状态中的主权问题43 第四章:对“个人化历史想象力”的校对与重置54 第五章:“被诅咒的诗人” ——关于诗歌地理学的一个反思73 第二部分:历史的镜像与精神症候 第六章:有关诗歌的“当代性”问题 ——对第二届北京青年诗会主题“成为同时代人”的 讨论85 第七章:“鹤”的诗学 ——读张枣的《大地之歌》102 第八章:语调及其精神症候 ——读朱永良《另一个比喻》123 第九章:经验的符码:历史镜像与缺席之物138 第十章:挽歌叙事中的“历史对位法” ——读张曙光的《岁月的遗照》158 第十一章:“在无词地带喝血” ——阅读多多172 第三部分:法则与行动的修辞 第十二章:知识考古学视域下的“海子神话”193 第十三章:孤绝的合唱与行动的修辞 ——对近十年诗歌的主观观察与简短描述217 第十四章:诗歌观念下的“技艺之道” ——阅读蒋浩230 第十五章:古典的法则与明晰诗意的生成 ——读李少君《草根集》254 第十六章:词语的戏剧 ——读张尔《壮游图》272 附录一:我与“朦胧诗”论争 ——孙绍振访谈289 附录二:记忆与心灵 ——张曙光访谈328 附录三:“为凤凰寻找栖所” ——王家新访谈359 附录四:还有多少真相需要说明 ——孙文波访谈378 参考文献398 · · · · · · () |
已经很惊讶
不错,强烈推荐!
很满意
给别人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