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陈仲义 副标题: 语言张力论 出版年: 2012-9 页数: 410 定价: 32.00元 ISBN: 9787535460431 内容简介 · · · · · ·《现代诗:语言张力论》系国内第一部以张力作为核心范畴研究现代诗语言的专著。该书系作者第九部学术专著,属中国作协2011年度重点作品扶持项目,共34万字,封面设计高雅、清新、简洁。 该书重新检讨、修订新批评与结构主义的理论与方法。突破早期张力说的二元有机论,在关系主义框架下,有意将话语研究“还原”为以张力为轴心的诗语研究:爬梳现代诗语的衍变、成色、历险;区分现代诗语与文言诗语、白话诗语的差异;着重厘析现代诗语的张力属性、特征、结构与通道;把握现代诗语张力的生成机制、两极动力、两极分化,以及修辞张力的最新变异。侧重本文结构细读、照顾历史关联性的方法。抓住纵聚合与横组合的运行坐标,把握能指与所指的离散,展开隐喻与转喻的纽带,探析意象与非意象化的交缠……拨开现代诗语丛林中的老藤新蔓,更为本位地探视其生长。以此楔入张力诗学的根底,确立张力作为现代诗语的标杆,提... 作者简介 · · · · · ·陈仲义,著名诗歌评论家,教授、学者。现执教于厦门城市学院人文学部。已出版现代诗学专著:1.创作论《现代诗创作探微》(28万字,1991年);2.思潮论《诗的哗变——第三代诗歌面面观》(20万字,1994年);3.诗人论《中国朦胧诗人论》(15万字,1996年);4.艺术论《从投射到拼贴——台湾诗歌艺术六十种》(34万字,1997年);5.形态论《扇形的展开──中国现代诗学谫论》(30万字,2000年);6.技术论《现代诗技艺透析》(24万字,2004年);7.综合论《中国前沿诗歌聚焦》(48万字,2009年);8.鉴赏论《百年新诗百种解读》(42万字,2010年)。 另在《文艺理论研究》《学术研究》《中国文化研究》《中国文学研究》《厦门大学学报》《西南大学学报》《东南学术》《福建论坛》《文艺争鸣》等全国50多家学术刊物发表诗学论文200余篇。总400... 目录 · · · · · ·导言 现代诗语的研究“入径”第一章 现代诗语的生长及其可能 第一节 现代诗语的衍变、成色与历险 第二节 现代诗语与文言诗语的分野 第三节 现代诗语对白话诗语的超越 第二章 现代诗语的张力属性 · · · · · ·() 导言 现代诗语的研究“入径” 第一章 现代诗语的生长及其可能 第一节 现代诗语的衍变、成色与历险 第二节 现代诗语与文言诗语的分野 第三节 现代诗语对白话诗语的超越 第二章 现代诗语的张力属性 第一节 现代诗语的“轴心”张力 第二节 现代诗语的存在“机密”:能指与所指 第三节 现代诗语的运动方式:纵聚合与横组合 第四节 现代诗语的重要“纽带”:隐喻与转喻 第五节 现代诗语的基本构件:意象与非意象 第三章 现代诗语的张力特征 第一节 张力的陌生化效应 第二节 含混:模糊中的多义、歧解 第三节 悖论:互否互斥的吊诡 第四节 反讽:表里内外语境的“佯装”、“歪曲” 第五节 变形:“远取譬”畸联 第六节 戏剧性:紧张中的包孕或意外 第四章 现代诗语的两极“动力” 第一节 现代诗语的新型“冲动”:语感 第二节 现代诗语的别样“放逸”:语义偏离 第三节 现代诗语的生成机制:由内象到外化 第四节 现代诗语的两极分化:“去魅”与“返魅” 第五章 现代诗语的修辞张力 第一节 “扭断语法的脖子” 第二节 转动语词搭配的“魔方” 第三节 活络词性的“转品” 第四节 重启语音变奏及纯音演出 第五节 织就分行、跨行的“空白” 第六节 迎接异质化修辞的挑战 结语:现代诗语的张力统摄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 |
很好,家人喜欢,很好!
不错,挺好的
许多都超出了我的认知
为我提供了一个解看历史和现实的全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