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杜庆春/王志敏 出版社: 中国电影出版社 副标题: 全球化语境下的影像与思维 出版年: 2004-6 页数: 569 定价: 39.00元 装帧: 平装(无盘) 丛书: 新世纪电影学论丛 ISBN: 9787106020811 内容简介 · · · · · ·《新世纪电影学论丛·理论与批评:全球化语境下的影像与思维》是一部关于电影理论研究的学术专著。由北京电影学院电影研究所所长、《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主编王志敏教授主编。《新世纪电影学论丛·理论与批评:全球化语境下的影像与思维》承继了中国电影理论集电影史研究、电影思潮现状分析、电影批评于一体的传统;代表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新的电影观念、电影史观”、关于“电影作为企业”、关于与电影相关的“电视剧文化”和关于“数字化电影”的研究成果;收集了罗艺军、倪震、杨远婴等著名学者的论文。《新世纪电影学论丛·理论与批评:全球化语境下的影像与思维》对电影理论研究、电影教学、电影及电视剧创作均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目录 · · · · · ·序:守望者的梳理与思考导言 绪论 一、全球化语境与东方现代电影 二、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民族化”之思考 三、文化的歧异性与电影诗学的民族性 · · · · · ·() 序:守望者的梳理与思考 导言 绪论 一、全球化语境与东方现代电影 二、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民族化”之思考 三、文化的歧异性与电影诗学的民族性 第一部分:全球语境中的电影观念、电影史和电影批评 一、世界电影新格局对我们的启示 二、影视艺术与艺术传统 三、20世纪中国电影的写实主义传统 四、电影理论与电影史视野里的中国电影批评 五、中国电影史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前景 第二部分:电影企业与电影观众 一、90年代中国电影工业:政治经济学及意识形态 二、电影:大市场、转型与再定位 三、建立完善的中国电影市场--试论中国电影业改革 四、艺术电影再定位 五、中国电影市场中的几个问题 六、电影企业和商业化操作 七、中国电影如何走近观众 八、如何让电影的观赏性在观众中实现 九、北京电影观众观影情况的调查 十、影片市场运作中营销观念的树立 十一、作者电影的商业化策略--论王家卫电影的商业性 第三部分:电视剧理论与文化研究 一、电视剧美学起步:电视剧的创业与创新 二、北京通俗连续剧创作简析:从《渴望》到《北京人在纽约》 三、《雍正王朝》评说 四、皇帝的新衣与英雄的梦呓:评《雍正王朝》 五、电视剧改编的文化立场与意义想象:兼论电视 剧《笑傲江湖》的影视改编 六、张大民:群体精神的历史演化--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文化评析 七、话剧《雷雨》的电影、电视改编分析 八、历史积淀与时代超越--中国现代文学名著影视改编透视 九、找寻昨天:关于美国肥皂剧 第四部分:信息技术革命下的影像制作和传播 一、高科技革命与未来影视新关系 二、高科技与电影艺术的融合 …… · · · · · · () |
必看书目之一,很多年前就有所耳闻,现在终于入手了
现在终于有机会看看这本书
文字表现力极强
超爱他,都要买来仔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