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预知你一生的苦难txt,chm,pdf,epub,mobi下载 作者: 毕淑敏 出版社: 时代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03-1-1 页数: 313 定价: 16.80元 装帧: 平装(无盘) ISBN: 9787538717372
内容简介 · · · · · ·《能否预知你一生的苦难——关于人生的讲演与思考》介绍了毕淑敏的演讲和思考。其内容包括与青年学生谈生与死;我爱我的性别;珍爱生命每一天;洞见黑暗’是为了感受阳光等。
作者简介 · · · · · ·毕淑敏(1952~),女,1952年出生于新疆伊宁,祖籍山东。中学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毕淑敏17岁便来到海拔5000米的西藏高原阿里当兵。在苍茫的高原上,她亲眼看到一些年轻人为了祖国的安全富强而永远长眠在冰层中的悲壮。那些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死亡”使她对生命有着特别的关注。历任卫生员、助理军医、军医。1980年转业回北京。国家一级作家,北京铜厂主治医师、卫生所所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研究室专业作家,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中文系,硕士。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1987年开始共发表作品200余万字。198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曾获庄重文文学、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文学奖、解放军文...
毕淑敏(1952~),女,1952年出生于新疆伊宁,祖籍山东。中学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毕淑敏17岁便来到海拔5000米的西藏高原阿里当兵。在苍茫的高原上,她亲眼看到一些年轻人为了祖国的安全富强而永远长眠在冰层中的悲壮。那些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死亡”使她对生命有着特别的关注。历任卫生员、助理军医、军医。1980年转业回北京。国家一级作家,北京铜厂主治医师、卫生所所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研究室专业作家,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中文系,硕士。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1987年开始共发表作品200余万字。198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曾获庄重文文学、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 毕淑敏真正取得全国性声誉是在短篇小说《预约死亡》发表后,这篇作品被誉为是“新体验小说”的代表作,它以作者在临终关怀医院的亲历为素材,对面对死亡的当事者及其身边人的内心进行了探索,十分精彩。 她是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师大文学硕士,祖籍山东文登。她曾在西藏高原阿里地区当兵,服役十一年,历任卫生员、助理军医、军医。著有《毕淑敏文集》八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女心理师》(07年4月出版),中短篇小说集《女人之约》、《昆仑殇》、《预约死亡》,散文集《婚姻鞋》、《素面朝天》、《保持惊奇》、《提醒幸福》,短篇集《白杨木鼻子》等。 新书:《鲜花手术》(07年9月28日出版).<心灵眼睛>,<女儿拳>(2007年12月出版) 出版 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合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其中《不会变形的金刚》获第四届百花文学奖,《女人之约》获第四届青年文学奖、第五届《小说月报》百花奖,《紫色人形》获台湾第十六届《联合报》文学首奖,《昆仑殇》获第四届昆仑文学奖,《生生不己》获当代文学奖、人民文学出版社炎黄奖,《补天石》获北京庆祝建国40周年文学作品奖,《预约死亡》获北京庆祝建国45周年文学作品奖,《素面朝天》获全国第五届报纸副刊一等奖。《预约死亡》获第6届小说月报奖,《原始股》获第7届小说月报奖。《红处长》获全国人口奖、北京市首届文艺大奖。《翻浆》获台湾第17届中国时报文学奖。 另:其人也是国家一级作家,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心理学博士方向课程结业。内科主治医师,注册心理咨询师。
目录 · · · · · ·一 与青年学生谈生与死――在大连大学的演讲 二 是否要预知今生的苦难――在清华大学演讲录 三 领悟人生的亮色――在北京华夏女子中学的演讲 四 漫谈医学与文学――在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博士课堂的讲演 五 我爱我的性别――在湖南电视台的演讲 六 论语言的魅力与美丽――在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中心的演讲 · · · · · ·() 一 与青年学生谈生与死――在大连大学的演讲 二 是否要预知今生的苦难――在清华大学演讲录 三 领悟人生的亮色――在北京华夏女子中学的演讲 四 漫谈医学与文学――在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博士课堂的讲演 五 我爱我的性别――在湖南电视台的演讲 六 论语言的魅力与美丽――在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中心的演讲 七 我敬畏生命的过程――答《读书》记者问 八 勇气和自尊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答《人民日报》记者孟晓云问 九 微笑着面对生命――答《北京青年报》记者问 十 我对生命悲观,但不厌倦生活――答《中国青年报》问 十一 珍爱生命每一天――答《健康报》记者高丽问 十二 学会探索自己的心灵――答《人民日报》记者郭泉贞问 十三 为了生命――答《人民日报》记者朱悦华问 十四 生活:知其不可而为之――答记者胡海滨问 十五 洞见黑暗,是为了感受阳光――答《三联周刊》记者高昱问 …… · · · · · · ()
|
深深吸引了我
讲的特别好
内容的话,谈到了很多方面
文字却通俗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