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何万敏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17-11-1 页数: 360 定价: 45.00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41148019 内容简介 · · · · · ·《光闪烁在你的枝头》是《凉山日报》副总编辑何万敏在《凉山城市新报》每周五的副刊上,开设的个人专栏“何必读书”结集。全书分为文学、历史、地方、文化四个板块,共42篇随笔,另附多篇作家评论。 这些随笔借阅读相应图书延伸话题,表达作者犀利的观点、深刻的阐述、真诚的情怀。文笔畅晓,见解独到,引文缜密。这些文章被《当代文坛》《凉山文学》《彝海》《会理文艺》《西昌月》期刊和“根据地”“地名古今”(《人民日报》李辉主持)及“船波文艺”等微刊转发。作者关注非虚构和文明的边缘,认为非虚构的要义,在乎光照是否伸透进时代的暗角,洞悉社会的野蛮生长,给予迷失与无助的人以珍贵的怜悯和善良的温存。 作者简介 · · · · · ·何万敏,生于1963年,四川凉山人,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高级记者,现居西昌。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四川省报纸副刊研究会副会长,凉山日报社副总编辑。1982年开始文学创作,作品散见于《青年文学》《美文》《四川文学》等上百种报刊,获得文学、新闻奖项300多个,出版有评论集《何万敏影视文集》、人文地理《奔向女儿国》、报告文学《烛照凉山》(与人合作)等。 目录 · · · · · ·序 / 001天地之间的加持 伍松乔 / 001 精神状况 “我是独自行进的,我完全属于另一个时代的人”/ 003 “她的复调书写,是对我们时代的苦难和勇气的纪念”/ 009 面对波诡云谲,做记录者还是旁观者?/ 016 · · · · · ·() 序 / 001 天地之间的加持 伍松乔 / 001 精神状况 “我是独自行进的,我完全属于另一个时代的人”/ 003 “她的复调书写,是对我们时代的苦难和勇气的纪念”/ 009 面对波诡云谲,做记录者还是旁观者?/ 016 让个人灵魂的尊严沐浴光照 / 023 谁会讲故事,谁就拥有了世界 / 030 为什么真正会讲故事的人屈指可数呢? / 037 在参详人生的角度变得别有风味 / 044 叙事只是,夹杂在梦呓之间的“瞬间的现实” / 051 描写金光闪闪的时代被忽略的另一面 / 058 每个人生际会都映照时代的宏大叙事 / 065 历史现场 走近邛海,马可·波罗为西昌而痴迷 / 075 走到遥远的遥远的那座山后 / 083 路过生命中漫无止境的寒冷和孤独 / 091 昭觉:帝国遥远边疆的一抹黑色 / 098 边地和远行是目光的方向 / 106 神秘的“木里王国”走来了约瑟夫·洛克 / 113 在美丽的山谷永远地游逛下去 / 121 生活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 128 这一次,与彝族祖先默默相望 / 136 自遥远的天际,你俯身钟情于这片地域 / 143 这方水土 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 / 153 我们通过爱与邻居同生共处 / 161 从大小凉山到金沙江畔 / 169 假如我们能把藏彝走廊描写出来 / 177 筚路蓝缕,差点被遗忘的南方“丝绸之路” / 184 远古文明肇始留下的难解密码 / 191 古彝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吗? / 198 天书还是天启:寻找古文字的蛛丝马迹 / 206 山谷中传来遥远的回声 / 214 它是满载芬芳、声律和心境的花瓶 / 221 “大历史”的正面、背面和侧面 / 228 穿过历史的时空,看见更清晰的自己 / 235 文化多棱 比烟花更绚烂,比绽放更梦幻 / 245 追寻失落的文化:在那个八十年代 / 253 捡拾“人文精神”:迷惘中的光亮 / 261 觥筹交错中斑斓:泡沫还是力量 / 268 只有鲜活的脸,没有安静的心 / 275 只有大众,没有文化 / 283 只有娱乐业,没有其他行业 / 290 桑塔格的低语表达出来的激情 / 297 布罗茨基的乡愁是黑白灰色的 / 305 萨义德的天空怅望向“东方学” / 312 附 录 悲悯的视角和温暖的拥抱 / 南桥琴 / 323 读书,是明天的功课 / 蔡应律 / 326 有了诗思之维,写作就有了穿透力 / 发星 / 329 凉山文明的探望 / 安东 / 332 跋 / 何万敏/ 335 · · · · · · () |
为我提供了一个解看历史和现实的全新视角。
能尽量客观的阐述
烧脑 经典
实在太喜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