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金纲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副标题: 赵匡胤时间(下) 出版年: 2014-6 页数: 392 定价: 49.00 装帧: 平装 丛书: 大宋帝国三百年 ISBN: 9787539974224 内容简介 · · · · · ·公元960年,赵匡胤践祚登基,大宋帝国肇造。大军入城之际,东京汴梁“市不易肆”,针对刁民趁乱打劫则“索得数辈斩于市,被掠者官偿其赀”。对于私有财产的尊重和保护预表了一代圣君将要开启传统中国最绚烂的篇章。 公元960年至公元976年,是赵匡胤的“帝王时间”,历史迎来了百姓富足、兵强马壮的“建隆之治”。此后16年间,他笃行德政、偃武修文,而终怀揣未竟之志于斧声烛影中神秘而逝。 大宋立国之初,赵匡胤在怀柔天下、偃武修文之际,先后征潞州、平扬州,采纳宰相赵普锦绣良策“侵削藩镇”,收兵权定祸乱,以至升平之世;相传为太祖所宠幸的花蕊夫人很可能并不存在,她的故事也许只是一个“惊艳的传说”;只爱填词不懂政治的南唐后主李煜即位,君主下青楼只想花钱买和平;南汉政权极致酷毒,甚至“满朝皆宦官”,引得太祖皇帝浩叹“吾当救此一方之民”…… 大宋立国之初,宋太祖大赦天下但贪腐不... 作者简介 · · · · · ·金纲,原名李金刚,下过乡,读过书,曾为北京大学历史人物研究中心研究员,现为思想史研究独立学者,出版有《论语鼓吹》等著作多种。“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一语,常置座右。 本书为宋史研究中一部开天辟地的大作,突破了以纯研究为本,或以戏说为表的写作格局,将历史陈述与思想探索融为一体,既是一部大历史,也是一部剖析中国社会由衰及盛的思想专著。 本书既忠实于历史,考证渲染相得益彰,又评判缜密,不乏真知灼见,叙事宏大广阔,生动有趣,余味无穷,为解读历史提供了一个新范本,国内外所仅见。 目录 · · · · · ·壹 偃武修文“微行”遇冷箭 老赵的“三条宝带” 盘剥寻租的恶性 老赵登基,天下平静 “坐而论道”之礼 · · · · · ·() 壹 偃武修文 “微行”遇冷箭 老赵的“三条宝带” 盘剥寻租的恶性 老赵登基,天下平静 “坐而论道”之礼 天子“护法” 颁诏书为民雪冤 打不死人的刑具 改试卷公平取士 韩通死于“王事” “常胜将军”荆罕儒 贰 征潞州•平扬州 李筠的致命错误 “黑大王”李重进欲反 李筠起兵“直取大梁” 四路出兵合围泽州 潞州城破李筠赴死 平扬州预先做牌 赵普的战事宏论 无悬念的战事 下扬州李重进自焚 叁 收兵权与定祸乱 君使对话暗藏杀机 南唐后主李煜即位 猛将镇边四周惮服 边帅忠心北境大安 谋士赵普的锦绣货 君臣遇合莫逆于心 削将权老赵遇瓶颈 杯酒释兵权 消祸乱于未萌 赵普私藏任命书 “收兵权”各有玄机 武臣们“尽读书” 了不起的文官制度 “侵削藩镇”之妙 肆 荆南•武平•后蜀 高保勖的荒淫之举 张文表之死的启示 南平已平 “啖食胖子”事件 赵匡胤麾下第一名将 孟知祥的彩头 昏妄的末世君主 少主孟昶励精图治 王昭远的蜡丸密信 宋师未出,巴蜀已定 攻占利州,大获粮草 水陆夹击攻克夔州 天兵突降攻破剑门 兵临蜀都孟昶请降 伍 全师雄•孟昶•花蕊夫人 吕余庆执掌成都府 全师雄被拥叛军元帅 王全斌屠杀降卒 全师雄病死金堂 征川蜀曹彬不负使命 孟昶“待罪”受礼遇 孟昶之死 正史中的“花蕊夫人” 野史中的“花蕊夫人” 花蕊夫人之死 一首难得的“艳词” 一个惊艳的传说 陆 吾当救此一方之民 痴迷卜卦的南汉皇帝 “血溅寝门” 刘晟的荒淫无道 满朝皆宦官 南汉的极致酷毒 宋师压境势如劈竹 攻城利器“床子弩” 束手无策刘鋹投降 灭南汉剪除恶政 李煜花钱买和平 不关心政治的皇帝 君主下青楼 雪夜酣宴娥皇谱曲 女英大婚万民空巷 柒 收江南 南唐后主自削国号 离间计鸩杀林仁肇 李穆下金陵劝说后主 潘佑的四副面孔 潘佑的“谶诗” 赵匡胤的“空锦囊” 樊若水的跨江浮梁 “天下兵马大元帅” 南唐无人懂军政 老赵亲笔诏书劝降 老部下心怀异志 赵匡胤舌战才子 捌 李煜之死 历史的神秘余数 朱令赟援助金陵 赵匡胤“按剑”对徐铉 宁不得江南,不可辄杀人 曹彬的治病良方 后主的亡国之痛 李煜举族北上 太祖的悲情 明德门接受“献俘礼” 老赵与曹彬 李煜死因成谜 玖 未竟之志 郭无为奇人异相 “砍柴兵”奇军突起 大宋福将党进 “常胜将军”李谦溥 围城“打援”大破契丹 久攻不下退兵为上 大水退泥墙塌 老赵存钱办大事 尚“质素”不求奢华 “封桩库”积攒军需 幽州形势图 赵普的奸邪劣迹 契丹主动来修好 拾 金匮之盟与烛影斧声 赵匡胤的“郡望” “永昌陵”小石马陪葬 一根棍棒打天下 赵匡胤的迁都谋划 迁都的远见宏识 北汉未下太祖病逝 世外高人陈抟 “豫定”二代君王 “阴谋”和“光明” 赵匡胤的死亡谜团 “兄终弟及” 拾壹 斯人已逝,“誓碑”永恒 春季不得“采捕” 老赵的光明心态 “生长”出来的风景 善言《易》者莫如昭素 “保守主义”奥妙 老赵的不正记录(一) 老赵的不正记录(二) 《太祖誓碑》 保全柴氏子孙 未尝轻杀一臣 不加农田之赋 贪赃者处极刑 太祖一朝的贪赃记录 不赦犯赃之罪 附录 参考书目 · · · · · · () |
不错,强烈推荐!
没想到刚开始就牢牢抓住了我的眼球。
结合当下分析得也通俗明了易懂
一方面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