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文日焕/祁庆富 主编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出版年: 2009-3 页数: 297 定价: 48.00元 丛书: 民族遗产 ISBN: 9787507732108 内容简介 · · · · · ·《民族遗產(第二辑)》是一本专业的民族遗产论文专著,介绍全世界民族遗产的研究、前沿话题、保护等。《民族遗產(第二辑)》内容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前沿话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研究、传统工艺技术研究、表演艺术研究、传统仪式研究、民间知识研究、田野采风等。 作者简介 · · · · · ·文日焕,男,朝鲜族,文学博士,1951年8月28日生于辽宁省抚顺市。现为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文日焕教授长期从事朝鲜古典文学研究与教学,在教学理论探讨与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果。文日焕教授1977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朝鲜语言文学专业并 留校任教,1982年至1988年赴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师从金春泽教授攻读朝鲜古典文学副博士学位,获文学副博士学位,1984年至2001年在延边大学师从郑判龙教授攻读朝鲜文学博士学位,获文学博士学位。 祁庆富 教授,博士生导师。汉族。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朝鲜语专业;1981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曾任民族学系副主任、民族研究所副所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主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民族学... 目录 · · · ·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前沿话题谁是“人间国宝”? ——日本“重要无形文化财”传承人认定制度研究 后现代背景下的“家园遗产”:归属、认知与认同 论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开发 阳光下的冰山——-2l世纪贵州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现象探寻 · · · · ·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前沿话题 谁是“人间国宝”? ——日本“重要无形文化财”传承人认定制度研究 后现代背景下的“家园遗产”:归属、认知与认同 论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开发 阳光下的冰山——-2l世纪贵州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现象探寻 博物馆中非物质农业遗产保护技术与传承手段研究 偏远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的动力机制研究 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方法初探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面临的几个问题 文化的变迁与重构——贵州梭戛生态博物馆的研究与思考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价值理念 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法律思考 试论民间文化层面的知识产权制度保护 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传承人认定问题的再思考 ——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为例 侗族大歌知识产权保护探讨与法律保护分析 ■传统工艺技术研究 以手工生产方式和民俗建设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 宁夏非物质文化民间遗存——隆德县杨氏家族雕塑艺术 民俗文物的认定与鉴定 ■表演艺术研究 从贾村赛社及其戏剧形态的当代变化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论靖江宝卷的文化价值与保护方略 关于中国现代民间歌曲的理论问题 ■传统仪式研究 利奇论节日与仪式的象征 仪式的合法性与神话的解构和重构 当下传统音乐与民间礼俗的依附与共生现象 大禹及禹文化研究——由2007年公祭大禹陵祭奠活动想到的 ■民间知识研究 民俗医疗的诊疗法 试谈蒙古游牧民的民间知识 ■田野采风 湘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现状调查 靛青村调查 记录和分析一种濒危语言:南加州的卡维亚(Cahuilla)语 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三个关系与七个问题 黄姚古镇文化遗产的形成、保护与开发 《民族遗产》约稿函 · · · · · · () |
这本书让我生气了,知道了。
以前就看过的书
很接中国地气
世界变得更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