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德] 英格·陶柏特 编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陶伯特版《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 原作名: MEGA: Feuerbach. Die deutsche Ideologie 译者:李乾坤,毛亚斌,鲁婷婷,等 出版年: 2014-1-1 页数: 388 定价: CNY 58.00 装帧: 平装 丛书: 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ISBN: 9787305074059 内容简介 · · · · · ·★迄今为止,对《I.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这一章的逻辑的、系统的结构,已经有了6种不同的尝试。我们的版本则将7份手稿保持马克思和恩格斯遗留下来的原状。这只不过实现了一个寻找并找到了的全新开端:将手稿收录为7份独立的文稿,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这样一来,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这些有激烈争议部分的研究和解释,就将在新的基础上进行,是为能够追溯到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和立场相一致的“唯物史观的内容和概念”。 文本包含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与布鲁诺·鲍威尔的文章《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进行的辩论,那篇文章的最后一部分《费尔巴哈和唯一者。费尔巴哈的后继者及其对批判和唯一者的斗争》,有几页涉及恩格斯和马克思的《神圣家族》以及莫泽斯·赫斯的《晚近的哲学家》。马克思和恩格斯以此来继续推进《神圣家族》中开始的对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批判性研究。 ——[德]英... 目录 · · · · · ·文献学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的科学立场(代译序) (张一兵)《马克思恩格斯年鉴·2003》发刊词 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约瑟夫·魏德迈 德意志意识形态(正文) 绪言(先行版)(英格·陶伯特) 编辑符号说明 · · · · · ·() 文献学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的科学立场(代译序) (张一兵) 《马克思恩格斯年鉴·2003》发刊词 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约瑟夫·魏德迈 德意志意识形态(正文) 绪言(先行版)(英格·陶伯特) 编辑符号说明 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和刊印稿(马克思、恩格斯) 答布鲁诺·鲍威尔(马克思) 费尔巴哈和历史草稿和笔记(马克思、恩格斯) 草稿第1-29页 草稿第30-35页 草稿第36-72页 笔记 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 Ⅰ.费尔巴哈A.一般意识形态,特别是德意志的(马克思、恩格斯) Ⅰ.费尔巴哈1.一般意识形态,特别是德国哲学(马克思、恩格斯) Ⅰ.费尔巴哈导言(马克思、恩格斯) Ⅰ.费尔巴哈残篇1(马克思、恩格斯) Ⅰ.费尔巴哈残篇2(马克思、恩格斯) 莱比锡宗教会议(马克思、恩格斯) Ⅱ.圣布鲁诺(马克思、恩格斯) 布鲁诺·鲍威尔及其辩护士(约瑟夫·魏德迈和马克思合写) 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约瑟夫·魏德迈 德意志意识形态(副卷) 编辑符号说明 I/5-1答布鲁诺·鲍威尔(马克思) 产生和留传情况 文本描述 出版说明 I/5-3费尔巴哈和历史草稿和笔记(马克思、恩格斯) 产生和留传情况 文本描述 出版说明 《费尔巴哈和历史草稿和笔记》手稿页码示意图 《费尔巴哈和历史草稿和笔记》清理文本一览 I/5-4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 产生和留传情况 文本描述 I/5-5 Ⅰ.费尔巴哈A.一般意识形态,特别是德意志的(马克思、恩格斯) 产生和留传情况 文本描述 出版说明 手稿《Ⅰ.费尔巴哈》(I/5-5至I/5-9页码示意图) I/5-6 Ⅰ.费尔巴哈1.一般意识形态,特别是德国哲学(马克思、恩格斯) 产生和留传情况 文本描述 出版说明 I/5-7 Ⅰ.费尔巴哈导言(马克思、恩格斯) 产生和留传情况 文本描述 出版说明 I/5-8 Ⅰ.费尔巴哈残篇1(马克思、恩格斯) 产生和留传情况 文本描述 出版说明 I/5-9 Ⅰ.费尔巴哈残篇2(马克思、恩格斯) 产生和留传情况 文本描述 出版说明 I/5-10 莱比锡宗教会议(马克思、恩格斯) 产生和留传情况 文本描述 I/5-11 Ⅱ.圣布鲁诺(马克思、恩格斯) 产生和留传情况 文本描述 出版说明 附录一: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约瑟夫·魏德迈德意志意识形态(正文)德文原文 附录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EGA2)试行版(1972)德意志意识形态 Ⅰ.费尔巴哈 · · · · · · () |
讲的特别好
一季一寂思年华,繁华落尽惹尘埃!
生动有趣的诠释了
文字表现力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