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来俊臣 出版社: 黄山书社 副标题: 天下无谋之秘卷八书·壹 译者:马树全 出版年: 2010-3 页数: 2360 定价: 35.00元 装帧: 平装塑封 丛书: 天下无谋丛书 ISBN: 9787546109992 内容简介 · · · · · ·《天下无谋之秘卷八书(套装共8册)》在古代涉及权术谋略的古籍中,挑选出八本最具有指导性和谋略价值的,进行了全面的整理,系统的注释,引经据典,读来令人豁然开朗。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从这些书中,读者不仅能很好地重温历史,更能以史为鉴,指导自己在生活上、工作上、商场上、人际交往上更好地解决难题。 《罗织经(最奇特的典籍)》 :唐朝酷吏来俊臣、万国俊所撰的《罗织经》,是一部专讲罗织罪名、角谋斗智的书籍。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它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一次必然的孽生,有着不同寻常的意味。其一,它是人类有始以来,第一部制造冤狱的经典。其二,它是酷吏政治中,第一部由酷吏所写,赤裸裸的施恶告白。其三,它是文明史上,第一部集邪恶智慧之大成的诡计全书。其四,它第一次揭示了奸臣何以比忠臣过得更好的奥秘——权谋厚黑。 《小人经"坏人哲学"》 :《小人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 作者简介 · · · · · ·来俊臣:唐代雍州人,自幼诡谲残忍,不事产业。则天朝,因协助武则天清除异己,罗织罪名诬告王公大臣,被武则天视为心腹,官拜侍御史。其手段极其残忍,杀人无数,冤狱累累,极富计谋。为了治狱方便,来俊臣与其党羽还共同编写了一部狱吏教材——《罗织经》。一代酷吏来俊臣也因这鬼蜮奇葩般的文字,成为了盛唐浅文化的缔造者之一。 目录 · · · · · ·阅人卷第一 人们上当受骗,源于对人考察不深;恶人便利用人们的善良谋取私利。 不能料事在先,不能对敌人无情,就无法保全自己,无法免受伤害。 施恩于人,并不一定能得到好的回报,实力才是最重要的。 不轻信别人便不会迷失心智,任人摆布;洞悉他人好恶,加以利用,才能做到悦人服人,御人制人。事上卷第二 历来的高位者,多是虚荣心极强、心高气傲的人物。他们虽以好忠正、远小人自居,其实没有几个能真正做到。 贪占一点,没有本事,只要表现得忠顺,就不会成为统治者眼中最大的祸患。 没有人心甘情愿地取悦别人,但取悦上司也是一门很深的智慧,在这方面,用常理行事是不行的。 官运亨通的第一要诀,便是揣摩上司隐藏起来的想法。 如果凡事硬要分个是非曲直,那么官场就容他不得,各种非难也就会加诸彼身。治下卷第三 不让下属知其根底,保持距离且不轻易示好,便是御下戒律的要义。 聪明的上司,往往故意把下属的提升过程拉得很长。饥饿的猎狗,总是能捕获更多的猎物。 何时示以权威,何时示以恩惠,如何交替使用之,是上位者要首先领悟的。 高官厚禄,功名富贵,最能使人消磨意志,不起异心,尽忠报效。 统御那些恃才傲物的下属的最有效手段,便是掌握和利用他内心深处的恐惧。控权卷第四 获取权力需要勇气和胆量,保持权力需要智谋和耐心。 对于有心获取权力的人,必须首先修习获取权力所需的本事,否则只能有害无益,自讨苦吃。 掌握权力,排挤对手,找一个正当的名义,尤为重要。 明智的掌权者,在不损害自己利益的同时也会让人小利,收买人心。 权术离不开阴谋和欺诈,只因它实用和有效,所以即使是正人君子也不敢小视于它。制敌卷第五 对手不会示敌人以真面目,最危险的敌人总是以朋友的身份出现。 自私者眼中,利益永远要比善名实惠得多。 投机者总是按照利益的大小来调整敌人的定义,作出最有利自己的选择。 关键是要掌握对手的把柄,有了此点要制伏他就容易多了。 对敌行动,最忌优柔寡断、顾虑重重,从而失去先手,由主动变被动。固荣卷第六 谋划出富贵,知止保恒远。 去旧纳新,任用私人,最为新主子所奉行。 讨好君主固然重要,君主宠幸的人也必须交结。 官场中的关系网是无处不在的,如果就事论事,不把此中利害考虑在内,势必会因此结怨他人,牵一发而动全身。 荣宠带来的危险和贫穷带来的危险是同样不可低估的。保身卷第七 君子惜名的个性,实是他们致祸的根源所在。 保身之道,重要的是不树强敌,成为众矢之的。 软刀子杀人往往最见奇效。 在无力抗辩的情况下,主动承认错误,甚至违心地认下罪名,不失为摆脱厄运、获得新生的一条途径。 人不会永远处于顺境,考虑到这个现实,有远见的人便事事留有余地。察奸卷第八 统治者虽表面上鼓励人人都当忠臣,可实际上,他们所采取的用人标准和处事作风,却是处处不容忠臣,而有利于奸臣。 不可否认,历史上的奸臣明显比忠臣幸运得多。 人们习惯陶醉于口诛笔伐奸臣,却在行动上向奸臣的所为靠拢。 唯上只是奸臣的一种手段,唯己才是他们的真正目的。谋划卷第九 在利益至上的前提下,官场没有永恒的朋友。 事情总是在朦胧的时候谋划,并预见它的趋势和结局:采取果断的行动,才可获取最大的利益。 谋划的功效,常以出奇制胜、攻其不备、迅雷不及掩耳的方式实施,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用智计害人于无形,固是妙法,可若此术不通,赤膊上阵,直接加以伤害,这是许多人的最后选择。问罪卷第十 刑法在确定犯罪方面,本是以事实为根据的,离开了这一要旨,那么如何处罚犯罪,便成了当权者对付民众和政敌的一种手段了。 肉体的残害、酷刑的无所不用,向来是酷吏的看家本领;但精神上的打击是别的方法无法比拟的,也是最奏效的。 审案问罪最忌心有同情,不忍下手,这是酷吏和阴谋者的经验之谈。 在凶险四伏的官场之上,一个人如果没有机心,不设心防,该是一件十分可十白的事。刑罚卷第十一 阴谋者的招法和酷吏的伎俩,因为针对性强,切入点准,威慑力大,所以常常是致命的,也是非一般人所能忍受的。 在酷吏和阴谋者的整人手法中,不能忽视他们言语恐吓的杀伤力。 专横和高压,使得人们不得不随波逐流,逆来顺受,也给酷吏的恶行找到了借口。 惩罚人针对他们不情愿的地方,就会给他们带来最大的痛苦。 只要掌有权力,只要把持舆论武器,受害者就无法抗辩鸣冤,世人也难知事情的真相。瓜蔓卷第十二 每一件大的冤案、错案,统治者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甚至是真正的元凶。 在淫威强权之下,纵是智慧再高,有时也是全然无用。 在人际关系中,保持一定的距离对谁都有好处。 在朋友眼里看来无妨的东西,在小人的眼中就大有文章可做了。 多数的冤案,表面上人证物证俱在,看似合理合法,挑不出什么毛病,这正是冤案制造者的狡猾之处。阅人卷第一 人们上当受骗,源于对人考察不深;恶人便利用人们的善良谋取私利。 不能料事在先,不能对敌人无情,就无法保全自己,无法免受伤害。 施恩于人,并不一定能得到好的回报,实力才是最重要的。 不轻信别人便不会迷失心智,任人摆布;洞悉他人好恶,加以利用,才能做到悦人服人,御人制人。事上卷第二 历来的高位者,多是虚荣心极强、心高气傲的人物。他们虽以好忠正、远小人自居,其实没有几个能真正做到。 贪占一点,没有本事,只要表现得忠顺,就不会成为统治者眼中最大的祸患。 没有人心甘情愿地取悦别人,但取悦上司也是一门很深的智慧,在这方面,用常理行事是不行的。 官运亨通的第一要诀,便是揣摩上司隐藏起来的想法。 如果凡事硬要分个是非曲直,那么官场就容他不得,各种非难也就会加诸彼身。治下卷第三 不让下属知其根底,保持距离且不轻易示好,便是御下戒律的要义。 聪明的上司,往往故意把下属的提升过程拉得很长。饥饿的猎狗,总是能捕获更多的猎物。 何时示以权威,何时示以恩惠,如何交替使用之,是上位者要首先领悟的。 高官厚禄,功名富贵,最能使人消磨意志,不起异心,尽忠报效。 统御那些恃才傲物的下属的最有效手段,便是掌握和利用他内心深处的恐惧。控权卷第四 获取权力需要勇气和胆量,保持权力需要智谋和耐心。 对于有心获取权力的人,必须首先修习获取权力所需的本事,否则只能有害无益,自讨苦吃。 掌握权力,排挤对手,找一个正当的名义,尤为重要。 明智的掌权者,在不损害自己利益的同时也会让人小利,收买人心。 权术离不开阴谋和欺诈,只因它实用和有效,所以即使是正人君子也不敢小视于它。制敌卷第五 对手不会示敌人以真面目,最危险的敌人总是以朋友的身份出现。 自私者眼中,利益永远要比善名实惠得多。 投机者总是按照利益的大小来调整敌人的定义,作出最有利自己的选择。 关键是要掌握对手的把柄,有了此点要制伏他就容易多了。 对敌行动,最忌优柔寡断、顾虑重重,从而失去先手,由主动变被动。固荣卷第六 谋划出富贵,知止保恒远。 去旧纳新,任用私人,最为新主子所奉行。 讨好君主固然重要,君主宠幸的人也必须交结。 官场中的关系网是无处不在的,如果就事论事,不把此中利害考虑在内,势必会因此结怨他人,牵一发而动全身。 荣宠带来的危险和贫穷带来的危险是同样不可低估的。保身卷第七 君子惜名的个性,实是他们致祸的根源所在。 保身之道,重要的是不树强敌,成为众矢之的。 软刀子杀人往往最见奇效。 在无力抗辩的情况下,主动承认错误,甚至违心地认下罪名,不失为摆脱厄运、获得新生的一条途径。 人不会永远处于顺境,考虑到这个现实,有远见的人便事事留有余地。察奸卷第八 统治者虽表面上鼓励人人都当忠臣,可实际上,他们所采取的用人标准和处事作风,却是处处不容忠臣,而有利于奸臣。 不可否认,历史上的奸臣明显比忠臣幸运得多。 人们习惯陶醉于口诛笔伐奸臣,却在行动上向奸臣的所为靠拢。 唯上只是奸臣的一种手段,唯己才是他们的真正目的。谋划卷第九 在利益至上的前提下,官场没有永恒的朋友。 事情总是在朦胧的时候谋划,并预见它的趋势和结局:采取果断的行动,才可获取最大的利益。 谋划的功效,常以出奇制胜、攻其不备、迅雷不及掩耳的方式实施,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用智计害人于无形,固是妙法,可若此术不通,赤膊上阵,直接加以伤害,这是许多人的最后选择。问罪卷第十 刑法在确定犯罪方面,本是以事实为根据的,离开了这一要旨,那么如何处罚犯罪,便成了当权者对付民众和政敌的一种手段了。 肉体的残害、酷刑的无所不用,向来是酷吏的看家本领;但精神上的打击是别的方法无法比拟的,也是最奏效的。 审案问罪最忌心有同情,不忍下手,这是酷吏和阴谋者的经验之谈。 在凶险四伏的官场之上,一个人如果没有机心,不设心防,该是一件十分可十白的事。刑罚卷第十一 阴谋者的招法和酷吏的伎俩,因为针对性强,切入点准,威慑力大,所以常常是致命的,也是非一般人所能忍受的。 在酷吏和阴谋者的整人手法中,不能忽视他们言语恐吓的杀伤力。 专横和高压,使得人们不得不随波逐流,逆来顺受,也给酷吏的恶行找到了借口。 惩罚人针对他们不情愿的地方,就会给他们带来最大的痛苦。 只要掌有权力,只要把持舆论武器,受害者就无法抗辩鸣冤,世人也难知事情的真相。瓜蔓卷第十二 每一件大的冤案、错案,统治者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甚至是真正的元凶。 在淫威强权之下,纵是智慧再高,有时也是全然无用。 在人际关系中,保持一定的距离对谁都有好处。 在朋友眼里看来无妨的东西,在小人的眼中就大有文章可做了。 多数的冤案,表面上人证物证俱在,看似合理合法,挑不出什么毛病,这正是冤案制造者的狡猾之处。 · · · · · · () |
对于入门看者,这算是相当不错了
语言详实
感觉真是不错。
很好的一本书,大力推荐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