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鄭政恆 主编 出版社: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 副标题: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叢書38 出版年: 2014-10 页数: 292 定价: HK$ 88.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9628271696 内容简介 · · · · · ·也斯自六十年代已撰寫電影評論,但一直沒有影評專著。本書分為歐美、亞洲、香港三章,收錄他在《星島日報.大學文藝》、《中國學生周報》、《大拇指》、《明報月刊》、《大公報》、《星島晚報》、《信報》、Milk 等撰寫的影評文章,教我們了解光影背後的內涵、意味深長的細節、生活場景的質感。一切都是人文關懷。 目录 · · · · · ·歐美電影電影漫談 2 我看羅布格利葉的電影《不朽者》 4 急先鋒奪命槍 6 羅密歐與穆克修 8 幾對梧桐憶鳳凰 - 談安東尼奧尼的新片 10 · · · · · ·() 歐美電影 電影漫談 2 我看羅布格利葉的電影《不朽者》 4 急先鋒奪命槍 6 羅密歐與穆克修 8 幾對梧桐憶鳳凰 - 談安東尼奧尼的新片 10 炮火中的臉 13 不太熟悉的名字 14 荷索的幾個印象 15 詩與電影 18 愛麗絲夢遊 19 越界的代價 21 黑人電影、女人電影、機械人電影 23 另一個人的生命 - 紐約電影節隨筆 26 史匹堡的鐵鈎妙手 30 兩個鋼琴家 32 在傾側的世界如何做一個正派人 - 談《柏林阿歷山大廣場》 33 民族電影與國際化雜拼之間 - 看當前電影的潮流 36 為含蓄而辯 - 試談《今生情未了》 39 詩的偶遇、煙的重量 - 幾齣與文學有關的新電影 41 藝術家的肖像 44 鏡頭以外的詩人 46 曰常體驗的哲學 - 《慕德家的一夜》 48 鋼琴教師 50 斷了氣 52 尋找他鄉 54 文本的歷程 - 談《現代啟示錄》 56 電影的光影 58 華語文學與世界文學 / 法國電影、文學與我 60 從《八又二分一》開始 63 法國電影的盛宴 66 電影啟發寫作創意 69 莎西在地下鐵 71 沙發上的馬勒 74 意大利電影的人文關懷 76 用希治閣教精神分析 80 占士邦與優力栖斯 82 感情的千姿百態: 從控訴到吟唱 84 《少年Pi的奇幻漂流》 86 亞洲電影 心中的匕首, 想像的恐怖 - 黑澤明的《蜘蛛巢城》 90 小津的框架 92 孤獨和溫暖 93 也談王朔 94 張藝謀的女角 95 男女不同的角度 96 從九兒到秋菊 97 秋菊的表情 98 法律與人情 99 甚麼是「美」? 100 反抒情與新抒情 101 《邊城》中的時間 102 時間、變化、自覺 103 抗衡與抒情 104 敘事與抒情 105 坍倒的白塔 106 電影與教育 107 知識分子的自嘲 109 霸王與乞兒 111 中國新電影的文化反思 112 戲夢人生紀錄片 117 新舊交替, 商政夾雜 - 亂潮中的中國電影的新趨向 118 小玩意: 遊戲與細節流露的人生觀 123 小津的滋味 125 世界來到跟前, 本土卻變成異鄉 127 賈樟柯電影裏的東西 130 胡金銓電影: 中國文化資源與六零年代港台的文化場域 132 中國電影新浪潮紀實與虛構之間 141 逆行的火車 - 不按程式的李滄東電影 143 張愛玲的高危寫作與李安的體貼閱讀 148 韓國全州影展的秘密 152 寫一首詩的過程 - 李滄東的電影《詩》 154 回頭看謝晉 157 香港電影 在紐約看香港 160 怎樣可以通過別人的框架去說自己? 163 黃飛鴻的變化 167 政治與商業 168 三十年的歷史 169 回顧的方法與態度 170 從外面看香港電影 171 外人看香港電影 172 殺出唐人街 173 香港製造 174 自主錄像 175 香港文學與電影 176 錄像個體戶的隨想 179 香港電影裏的都市空間 183 抒情、現代與歷史 - 從《小城之春》到《阮玲玉》 186 香港電影得發展自己的腦袋 - 談劇本的創作、評論與研究 198 粤劇與當代文藝 201 民族電影與香港文化身份 - 從「霸王別姬」、「棋王」、「阮玲玉」看文化定位 206 懷舊電影潮流的歷史與性別 215 雅俗文化中的文化批評空間 228 張愛玲電影的都市想像 231 香港電影與歷史反思 235 張愛玲泰羽和電懋的女性故事 240 從國族到私情 - 華語通俗情節劇的變化:《藍與黑》的例子 243 王家衛電影中的空間 249 香港五、六十年代文學作品改編的電影 256 香港的都市電影和文化身份 259 光影新界圍城日與夜 268 電影空間的政治 - 兩齣五零年代香港電影中的理想空間 270 好劇本寫實與創意之間 279 從地標書寫到感情結構 281 後九七電影 283 · · · · · · () |
很好。挺不错的。
追了很久,新书当然要力挺。
比较容易理解。
需要细嚼慢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