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岂水 出版社: 中国和平出版社 副标题: 历代笔记中的珍禽异木 页数: 213 定价: 28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13707381 内容简介 · · · · · ·《万物有情:历代笔记中的珍禽异木》是著名学者岂水先生编纂的一部历史著作。他从上千种笔记小说中辑成此书,探寻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珍禽异木,让你知道,古代历史生活中的万千世界,让你大饱眼福。 1. 2000余条最精悍的段子,全景解密古代人的生活! 该书精选了历代笔记中关于动植物的故事和轶闻,一草一木,一珍一禽,无不散发着万物有灵且美的温情,将古时人们对自然界的热爱、敬畏和依赖等复杂的情感一一展现在读者眼前,余味澹澹而悠长。 2. 上千种笔记集中再现,让你享受和体验书海精华的雅致生活! 自古以来,无数动物、植物被人类赋予无穷的情感,被书写、被记载在各种文字里,本书将流散在千余种笔记中的鲜活生动的珍禽异木集中起来,让你透过一朵花、一株草、一只猫、一只鸟,倾听来自久远的声音,体会当时的世俗生活。 3. 500余幅珍稀精美图片,让你还原最活色生香的古代现场! 本书用... 作者简介 · · · · · ·岂水,著名学者,文史爱好者。嗜读书,阅史千余部。闲暇之余,辑成此书。是为当今学者研究之助,更是大众闲谈之资。 目录 · · · · · ·"第一章荔枝之祸《三辅黄图》记载:汉武帝元鼎六年,起扶荔宫。荔枝自交趾(越南)移植百株于庭,无一生者,连年依旧移植不停。后来数年,偶然一株稍茂,一直不开花结果,帝也非常珍惜。一旦萎死,守吏坐诛数十人。按荔枝为南中尤物,人知红尘一骑,劳人害马,为荔枝之祸,不知又有此事。 又记载:其实则岁贡焉。邮传者疲毙于道,极为生民之害。至后汉安帝时,交趾郡守极言其弊,遂罢其贡。按东坡《荔枝叹》自注云:唐羌,字伯游,为林武长,上书言状,和帝罢之。此云交趾守,当时言者不止伯游矣。 青棂子/3 黄皮果/3 · · · · · ·() "第一章荔枝之祸 《三辅黄图》记载:汉武帝元鼎六年,起扶荔宫。荔枝自交趾(越南)移植百株于庭,无一生者,连年依旧移植不停。后来数年,偶然一株稍茂,一直不开花结果,帝也非常珍惜。一旦萎死,守吏坐诛数十人。按荔枝为南中尤物,人知红尘一骑,劳人害马,为荔枝之祸,不知又有此事。 又记载:其实则岁贡焉。邮传者疲毙于道,极为生民之害。至后汉安帝时,交趾郡守极言其弊,遂罢其贡。按东坡《荔枝叹》自注云:唐羌,字伯游,为林武长,上书言状,和帝罢之。此云交趾守,当时言者不止伯游矣。 青棂子/3 黄皮果/3 胎生果/3 田禾以把计/4 窦家槐/4 玉米田/4 荔枝/5 荔枝之祸/6 老子手植桧/6 唐宣政殿松/7 大瓜子/7 华山将军松/8 接骨米/8 和尚稻/9 糯米之名/9 看花述异记/10 花隐道人/15 瑶宫花史/17 上虞县秦松/21 柏化石/21 化金之木/21 治蛊草/22 刺桐花/23 鹤子草/23 越王竹/24 斑皮竹笋/24 无核荔枝/25 瘦米草/25 戒火草/26 金星草/26 第二章正午牡丹 《黄妳余话》记载:埠雅有收牡丹图者,丛下有一猫,未知其精祖。有通晓绘画的人说:“这是正午牡丹。”“何以知之?”“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凡带露花则房敛而色泽,猫眼早暮则睛圆,正午则如同一线耳。”人称其善求古人之意。自己认为观察在此的人,求古人之意又不独区区一画,文章也是如此。盖有文章之妙,其精气神光在阿堵中,而读者以卤莽失之,则是负古人之意,不既多乎。 舞草/29 玉兰辛夷/29 桂/30 佛面竹/31 竹尊者/31 新妇橄榄/31 羞菜/32 笔芦/32 石盐木/32 石梅石柏/33 巨桃核/33 莫结子/33 看麦娘/34 燕子不来香/34 猪殃殃/34 拜枯树乞长生/34 柹木有文/35 竹叶变黄金/35 正午牡丹/35 罗隐手植海棠/36 云南亦产荔支/36 荔支亦作欐支/37 荔支有以人名者/37 唐贡荔支地/37 冬日生荔/38 藏荔支宜密封/38 荔枝/39 穙荔/39 荔歇/40 囦关以上无荔/40 水晶丸/41 长乐瓜荔/41 第三章宋汴京有琼花 宋朝宋敏求《春明退朝录》记载:扬州后土庙有琼花,有人说这是唐代种植,即李卫公(李靖)所谓玉蕊花。旧不可移徙,今京师亦有之。 清代王士祯《居易录》记载:周益公《二老堂杂志》说:种竹正月用一日,二月用二日,随月定日,无不活。又云以糟杂细糠和土种竹,甚茂,明年生笋成林。又云临安贵人家种竹木,以麦拌土置根下,虽盛夏亦生。 嘉客红/45 朱竹/45 珍珠伞/45 方竹杖/46 夹竹桃/46 榕树/47 茉莉树/47 唱龙眼/48 接龙眼/48 佛手柿/49 凤尾蕉/49 蕉实/50 永嘉柑/50 沉香梅/50 桐花/51 椒茧/51 一枝蒿/52 曼蒨/52 蘘荷为嘉草/53 太平花/53 娑罗树/53 竻竹城/55 倒插竹/55 种竹法/55 宋汴京有琼花/56 子美树/56 中岳倒植松/56 华山小松/57 芭蕉女子/57 鹦鹉山茶/58 瑞莲/58 王琼冬月开花/59 木犀/59 第四章陆放翁未见桂花 宋代无名氏《爱日斋丛钞》记载:陆务观(陆游)说:楚词所谓桂花,屡次见于唐人诗句及图画间,今再也见不到啦。叮嘱山僧野人试求之,赋绝句云:丹葩绿叶郁团团,销得嫦娥种广寒。行尽天涯年八十,至今未得一枝看。又别记其说记载:桂花以春芳,其色丹亦或紫。《南部新书》记载:钱唐灵隐山多有之,香紫可爱,白乐天谓之紫杨华,今不复见。虽问灵隐山僧,亦莫知矣,往往妄指木犀为之。草木显晦亦有时如此。又云李卫公《平泉草木记》中列桂之品三:其一红桂树,云此树白花红心,因以为号;其一月桂,云出蒋山,浅黄色;其一山桂,云此花紫色,英蕊繁缛。三者未详孰是。 陆放翁未见桂花/63 铁树开花/64 红豆开花/64 虞美人/65 后姚婆/65 富郑公家凌霄花/66 种荷花法/66 蒿可为柱/66 红栀花/67 凤栖梨/67 缅茄/67 菩提叶/68 胡桃似古贤/68 橄榄与枣争/69 芭蕉诨语/69 苞裂生鱼/70 花为蝶蝶为花/70 梅竹宜瘠地/70 接花/71 合欢笋/71 鄱湖采药/71 左牡丹右芍药/72 唐宫牡丹花/72 桹梅/73 李梦阳桃/73 大瓠/73 大牡丹/74 八普城大西瓜/74 大茯苓/74 阿魏/75 荔根屏/75 相思子/76 旱草/76 芍药/77 有香海棠/77 柳/78 桂/84 芭蕉/85 菊/85 白莲花/87 相思草/87 鹤草蔓/88 鸳鸯草/88 怀梦草/88 有情树/89 夫妇花/89 豆异/90 白鸽红豆/91 牡丹述/91 花妖一/95 花妖二/97 花妖三/103 第五章牛马还债 清褚人获《坚瓠集》记载:庄椿说:偷盗常住人家的钱,一文一日夜长三分七厘利,第二日利上又长利,来世作马牛偿之。《藏经》云:牛日还八文,马日还七文。 义虎/113 义犬/114 孝犬/116 义牛/117 烈狐/118 义猴/119 义猫/120 谄虎/121 吐火兽/122 狨/123 孝牛/124 粤之猫/125 瘗麟铭/126 飞虎/127 虎儿/128 虎依人睡/128 狨食猿猴/129 小鹿小白牛/130 驴牵船/130 骡生子/130 引羊/131 兔/131 猫眼定时歌/131 鼠/132 鼠数钱/132 千角鹿/133 小玉狮/133 跳兔/134 麒麟猫/134 罗江犬/134 香鼠/135 牛马还债/135 惊鼠鼓/135 第六章治狐妖法 《太平广记·狐类》记载李氏事说:李氏年十二,有狐欲媚之,别一狐令女掐无名指第一节以禳之。 清代王士祯《陇蜀余闻》记载:貔貅,产峨嵋,自木皮殿以上林木间有之。形类犬,黄质白章,庞赘迟钝,见人不惊,群犬常侮之。其声似念陀佛,非猛兽也。 治狐妖法/139 齐希特/139 刚巴儿/139 秃墨忒/140 牴 /140 貔貅/141 独象/141 犴血/141 申红/142 砟答/142 貂/143 扫雪/143 狐涎/144 狐一/144 狐二/151 狐三/153 狐蛇/155 马/156 猪/157 猿/158 黑大虫/161 白鼠/162 鸟兽种数/162 凤皇/162 凤皇身如龙/163 大鹏卵/163 桃花源二鸟/164 清溪鹦鹉/164 蛇与孔雀偶/164 第七章蛇能人言 清代陈鼎《蛇谱》记载:唤人蛇,长丈余至数仞,广西近交趾山中有之。伏草莽间,遇行旅过,辄大呼曰:“何处来?那里去?”只此六字甚清楚,音同中州。不知而误应之,虽去隔数十里,蛇必至,至则腥风拥树,排闼而入,吞应者去,人莫能制也。 “夜里叫”,亦蛇名。常至午夜,忽大声呼救命不止者,蛇也。毋得轻启户,仓卒出,必为所害。交趾(越南)邱蟠山中有此蛇。“肚里饿”,亦蛇名。色如竹叶,长尺许,不啮人,不畏人,前有两足,见人辄啼曰“肚里饿”,好事者投以瓜果食物,彼即接而啖之。可狎而玩也。然有毒,手近之即浮肿,一二日方消。以上并见《蛇谱》,谱中异蛇甚多,此三种皆能人言者。 吐寿鸡/167 孔雀媒/168 鹧鸪/168 收香鸟/169 鹧鸪/170 九鲤湖鸥/170 相思鸟/170 神鹰/171 焦山鸟/172 鹳负来鸟/172 大鸟/173 鸳鸯白鸥/174 鸡一/175 鸡二/176 乌/177 雁四则/179 燕四则/180 鹦鹉救主/182 鹳/183 黄莺/184 鸳鸯/185 蚂蚁坟/185 输蝶免笞/186 江子汇无蚊/186 祛蚊/186 窃虫/187 水秀才/187 狗蚤/187 蛱蝶诈死/188 红蝙蝠/188 天雨虫/189 蜂君臣/189 蛇能人言/190 蛇呼 /191 海蜘蛛/191 第八章蚊大如蜻蜓 明代金幼孜《北征录》记载:二十七日发长乐镇,草间多蚊,大者如蜻蜓,拂面啖,拂之不去。 清代赵学敏《本草拾遗》记载:云南有小虫,名曰“队队”,状如虱,出必雌雄相随。人得之以卖于富贵家,价至四五金,盛以银匣置枕中,则夫妻和好。 蚊大如蜻蜓/195 队队/195 菩萨蛇/195 石蛇/196 蛇与人比长短/196 黄州蛇与蜈蚣/197 蝴蝶占喜/197 闰年少蝉/198 除虱咒/198 脉望/198 蝙蝠食人/199 大蟒/200 白蛇/200 赤蛇/201 蚱蜢/203 泉州潭水鲛鳄/203 石鱼/204 汉泉三鱼/204 菩萨鱼/205 蚊化小鱼/205 玉泉观鱼/205 墨头鱼/206 水晶鱼/206 枫叶鱼/206 耍鱼/207 海哥/207 假河豚/207 鳅龟/208 蟹蜕/208 蟹山/208 章巨/209 红蟹壳/209 一蟹直一千/210 鱼 娇/210 龙虾/211 江瑶柱/211 居宝/212 金银化鱼/213 黄蛙敌人/214" · · · · · · () |
本书需要耐心的仔细品看,因为有些内容还是满学术的。
颠覆了本人固有浅薄的世界观、价值观
新的思想领悟!
世界变得更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