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付远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 2015-1 页数: 239 定价: 38.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112167487 内容简介 · · · · · ·中国建筑的最大特点就是:几千年来始终延续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就是儒家文化。这种一脉相承的建筑体系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有很大的不同,造成儒家思想主导我国建筑文化这种事实,有自然地理与社会政治的两种因素。从地理环境来说,我国周边有大海、高山和沙漠,由于交通不便,受到外来文化的入侵相对较少。从社会政治来说,中国儒家思想产生以后,被历代统治阶级所推崇,同时儒家文化对周边国家乃至世界各地的影响远远大于其他文化的渗透,所以,我国的建筑文化虽然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其核心价值观从未改变。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我国从城市规划到建筑设计,乃至装修装饰都有自己的理论方法。就拿城市规划来说,几千年来,我国按照统一的模板不断克隆,在外国人眼中“中国有一千零一个雷同的城市”。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经世致用的儒家思想在建筑上留下尊卑等级的烙印。从壮丽重威... 作者简介 · · · · · ·付 远,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城市规划系毕业,建筑师。多年来从事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和建筑策划工作。在工作中体会到,作为一名建筑师,只有挖掘儒学文化才能设计出体现东方韵味的建筑,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 目录 · · · · · ·006 自 序017 第一篇 儒家孔庙与帝王宫殿 018 第1 讲 北京孔庙——屋瓦变迁 尊至巅峰 020 第2讲 曲阜孔庙——皇宫之制 帝王礼遇 022 第3 讲 北京故宫——前朝后寝 家国一体 024 第4 讲 礼乐治国——天坛祭祀与神乐署 · · · · · ·() 006 自 序 017 第一篇 儒家孔庙与帝王宫殿 018 第1 讲 北京孔庙——屋瓦变迁 尊至巅峰 020 第2讲 曲阜孔庙——皇宫之制 帝王礼遇 022 第3 讲 北京故宫——前朝后寝 家国一体 024 第4 讲 礼乐治国——天坛祭祀与神乐署 026 第5 讲 帝王用材——金丝楠木与大殿金砖 028 第6 讲 屋顶礼制——重檐庑殿和仙人神兽 030 第7 讲 经世治用——人神一体的儒家殿宫 032 第8 讲 庄严之美——众星拱月的故宫角楼 034 第9 讲 辟雍环水——天子讲学的神圣之地 036 第10 讲 人伦轨模——宫殿建筑取代明堂 039 第二篇 特色村落与民居布局 040 第11 讲 庭院住宅——礼制文化的人文关怀 042 第12 讲 官宦之家——岭南民居锅耳屋 044 第13 讲 血脉宗族——晋商晋宅的兴衰剧变 046 第14 讲 名门望族——门当户对与门榜文化 048 第15 讲 祠堂建筑——华夏民族的特有文化 050 第16 讲 授受不亲——江南避弄的畸形空间 052 第17 讲 忠孝节义——棠樾牌坊 全国罕见 054 第18 讲 比德比兴——砖雕绘画的美好寓意 056 第19 讲 内室深闺——屋顶女儿墙的由来 058 第20 讲 礼制拓扑——“五凤楼”与“一颗印” 061 第三篇 园林景观与牌匾文化 062 第21 讲 仁者乐山——宽容仁厚与精神不朽 064 第22 讲 知者乐水——以桥代路的水乡景观 066 第23 讲 业精于勤——玩物丧志 嗜石误国 068 第24 讲 慎独思想——司马光与独乐园 070 第25 讲 沧浪情结——清浊处世的园林主题 072 第26 讲 匾额文化——儒学哲理 水乳交融 074 第27 讲 家国一体——忧国忧民的岳阳楼 076 第28 讲 君轻民贵——水可载舟 亦可覆舟 078 第29 讲 江山一统——移天缩地的帝王风格 080 第30 讲 南北榜案——北方举子与南方工匠 083 第四篇 学府书院与科举贡院 084 第31 讲 四大书院——山水之中的高等学府 086 第32 讲 皇城贡院——开科取士的封闭考场 088 第33 讲 儒家学府——国子监和成贤街 090 第34 讲 学思结合——古代私塾与课辅教育 092 第35 讲 应试会馆——科考时代的文化符号 094 第36 讲 书香门第——古今图书馆的防火设计 096 第37 讲 百年树人——大学城的灵魂建设 098 第38 讲 学院地产——精英教育与草根教育 100 第39 讲 学校建筑——要体现历史人文精神 102 第40 讲 水木清华——荷塘月色下的名校 105 第五篇 住宅规划与户型设计 106 第41 讲 诗书礼乐——儒家内涵的案名文化 108 第42 讲 主题社区——儒家文化的园林景观 110 第43 讲 邻里布局——自给自足的社区配套 112 第44 讲 内外有别——户型设计中的伦理文化 114 第45 讲 家庭隐私——住宅要避免隐私干扰 116 第46 讲 伦理住宅——跃层复式的楼梯功能 118 第47 讲 四知书屋——励志图强的书房氛围 120 第48 讲 拘谨为德——建筑模型 推敲设计 122 第49 讲 忤逆之说——城镇建房 以人为本 124 第50 讲 围城文化——独特地理与民居风格 127 第六篇 现代经典标志建筑 128 第51 讲 以材为祖——奥运工程 难比登天 130 第52 讲 丹楹朱户——北京T3 航站楼的色彩 132 第53 讲 比德山水——建筑影射山水魅力 134 第54 讲 君君臣臣——宫殿建筑的组合关系 136 第55 讲 父父子子——钩心斗角与嫡出庶出 138 第56 讲 夫妻人伦——柔美建筑 渐露端倪 140 第57 讲 壮丽重威——超高层的地标建筑 142 第58 讲 天子之门——气势庄严的午门造型 144 第59 讲 以序为礼——大剧院为何低“人”一头 146 第60 讲 以德治国——儒学礼法的监狱文化 149 第七篇 古今行政办公建筑 150 第61 讲 僭越之嫌——官衙建筑规矩多多 152 第62 讲 君临天下——高台建筑 受到推崇 154 第63 讲 皇权神圣——权力建筑的比例尺度 156 第64 讲 礼仪文明——楼堂馆所的内部装修 158 第65 讲 守成沿袭——打破程式 才能发展 160 第66 讲 古典布局——人民大会堂建设始末 162 第67 讲 天理人欲——突破规范的地王大厦 164 第68 讲 官不修衙——总督署的建筑特色 166 第69 讲 行政建筑——政府大楼的设计手法 168 第70 讲 礼乐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171 第八篇 纪念建筑与陵园建筑 172 第71 讲 与天地参——紫禁城内祭孔之处 174 第72 讲 天坛斋宫——天子屈尊的斋戒殿堂 176 第73 讲 五色祭坛——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 178 第74 讲 九坛八庙——坛庙文化与祖宗社稷 180 第75 讲 曲阜孔林——无上崇高的家族陵园 182 第76 讲 事死如生——丧葬观念与陵园设计 184 第77 讲 厚葬之风——陵园建筑与规划设计 186 第78 讲 永垂不朽——精神堡垒纪念碑 188 第79 讲 一脉相承——明十三陵的布局特色 190 第80 讲 慎终追远——儒术产生与丧葬文化 193 第九篇 皇城布局与城市规划 194 第81 讲 王城之制——周礼造就的雷同城市 196 第82 讲 皇城品位——东富西贵与南贱北贫 198 第83 讲 城门之职——内九外七与皇城四门 200 第84 讲 界画风情——儒家眼中的市井生活 202 第85 讲 地名文化——里仁、求贤、府学、书院 204 第86 讲 斜街斜路——城市道路与城市面貌 206 第87 讲 规划工匠——一代之兴与一代之制 208 第88 讲 城市规划——拆迁拆迁 地覆天翻 210 第89 讲 儒味平遥——古城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212 第90 讲 经天纬地——乾坤颠倒的济南地名 215 第十篇 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 216 第91 讲 仁者爱人——尊儒皇帝 不兴土木 218 第92 讲 义等同宜——工程皇帝 劳民伤财 220 第93 讲 礼制建筑——象征主义 庄严之美 222 第94 讲 智慧结构——木架房屋 屹立千年 224 第95 讲 信源于威——辉煌宫殿 以威立信 226 第96 讲 忠诚国家——人臣荣耀 永垂千古 228 第97 讲 孝治天下——养老公寓的发展窘境 230 第98 讲 节身自好——以玉比德 牌坊沉疴 232 第99 讲 勇者不惧——知者不惑 仁者必勇 234 第100 讲 和谐社会——传承历史 沟通未来 237 参考文献 238 跋 · · · · · · () |
很满意
我骄傲
非常满意
感觉真是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