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日) 北冈伸一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外交与权力 译者:王保田/权晓菁/梁作丽 出版年: 2014-12-1 页数: 265 定价: CNY 45.00 装帧: 平装 丛书: 阅读日本书系 ISBN: 9787305143724 内容简介 · · · · · ·本书是对日本近代国家政治的一个梳理,从幕府时代直到冷战后,前后130余年。 作者简介 · · · · · ·1948年,生于奈良县。日本著名政治学、历史学学者。曾担任过立教大学法学部教授、东京大学法学部教授、日本常驻联合国副大使等。现任日本国际大学校长、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教授、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主要从事日本政治外交史的研究。主要著作有:《日本陆军和大陆政策1906-1918》(东京大学出版会,1978年)、《清泽洌——对日美关系的洞察》(中央公书,1987年,获三得利学艺奖)、《日美关系的现实主义》(中公丛书,1991年,获读卖论坛奖)、《自民党——执政党38年》(读卖新闻社,1995年,获吉野作造奖)、《独立自尊——福泽谕吉的挑战》(讲谈社,2002年)、《日本政治的崩溃》(中央公论新社,2012年)等。 目录 · · · · · ·前 言 /1第1章 幕藩体制的政治上的特征 /1 1 16世纪的日本和西洋 /1 2 西洋的多元性 /3 3 幕藩体制的一元性 /3 4 正统性的问题 /6 · · · · · ·() 前 言 /1 第1章 幕藩体制的政治上的特征 /1 1 16世纪的日本和西洋 /1 2 西洋的多元性 /3 3 幕藩体制的一元性 /3 4 正统性的问题 /6 5 崩溃的容易度和统一的容易度 /7 6 和平的利益分红 /8 7 武士的精神理念 /9 第2章 应对西洋的冲击 /11 1 开国还是锁国 /11 1.1 日本人的对外意识 /11 1.2 对幕府领导能力的期待 /l3 1.3 条约敕许问题和将军继嗣问题 /15 2 幕府末期的动乱 /17 2.1 尊王攘夷运动的爆发 /17 2.2 幕府雄藩联合体制的摸索和崩溃 /18 2.3 通向倒幕之路 /20 2.4 低成本革命的条件 /20 第3章 明治的国家建设 /22 1 中央集权体制的确立 /22 1.1 公议舆论的筹备 /22 1.2 权力的集中 /22 1.3 权力基础的整备——军事 /23 1.4 权力基础的整备——财政 /24 2 “国民”的形成 /25 2.1 国民基础的创建——西洋文明的导人 /25 2.2 调动人的能量 /27 第4章 批判政府的言论喷涌而出 /30 1 对外关系的建立和士族的叛乱 /30 1.1 传统和近代的国际秩序 /30 1.2 征韩论 /31 1.3 反政府派的产生 /32 1.4 绥靖政策及其局限性 /32 1.5 西南战争 /34 2 自由民权运动 /36 2.1 民权运动的发展 /36 2.2 明治十四年政变 /37 2.3 民权运动的高涨和后退 /38 第5章 明治宪法体制的成立 /40 1 明治宪法的制定 /40 1.1 通往制定宪法的道路 /40 1.2 普鲁士流的宪法 /41 1.3 宪法附属的制度 /42 1.4 明治宪法的特征 /44 1.5 天皇亲政论和天皇超政论 /45 2 朝向条约修改的行动 /46 2.1 条约修改问题 /46 2.2 大同团结运动 /48 第6章 议会政治的确立 /49 1 初期议会时期的藩阀与政党关系 /49 1.1 议会政治的萌芽 /49 1.2 超然主义 /49 1.3 初期议会的诸相 /50 1.4 民力休养论的变化 /52 2 日清战争后的藩阀与政党关系 /54 2.1 曰清战争的战后经营 /54 2.2 隈板内阁成立前后 /56 2.3 山县内阁 /58 2.4 政友会的成立 /61 第7章 日清、日俄战争 /62 1 日清战争 /62 1.1 主权线和利益线 /62 1.2 13中两国关于朝鲜问题的对立 /62 1.3 修约完成 /64 1.4 日清战争 /65 1.5 瓜分中国的进程 /66 1.6 门户开放照会 /67 2 日俄战争/68 2.1 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 /68 2.2 13英同盟 /68 2.3 日俄战争 /70 第8章 帝国扩张 /73 1 吞并韩国 /73 2 日本的满洲政策 /74 2.1 满洲问题与国际关系 /74 2.2 “金元外交”的开展和日俄接近 /76 3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日本/78 3.1 中国革命 /78 3.2 “二十一条”和反袁政策 /79 3.3 寺内内阁的对华政策 /81 3.4 出兵西伯利亚和西原借款 /81 第9章 政党政治的发展 /83 1 日俄战争后的藩阀与政党关系 /83 1.1 从伊藤内阁到西园寺内阁 /83 1.2 桂园时代与藩阀 /84 1.3 桂园时代与政党 /86 2 大正时期的藩阀与政党关系 /88 2.1 大正政变 /88 2.2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藩阀与政党 /90 2.3 “三党鼎力论”的失败 /93 第10章 国际协调与政党内阁 /95 1 原敬内阁 /95 1.1 原敬内阁的成立 /95 1.2 原敬去世后 /96 2 华盛顿体系 /97 2.1 华盛顿体系的成立 /97 2.2 华盛顿体系的崩溃 /99 3 政党内阁的时代 /102 第11章 军部的抬头 /105 1 满洲事变 /105 1.1 裁军和军备现代化 /105 1.2 昭和军阀的抬头 /106 1.3 满洲事变和退出国际联盟 /109 2 二·二六事变 /111 2.1 退出国际联盟后的国际关系 /111 2.2 斋藤内阁和冈田内阁 /113 2.3 陆军的派阀对立 /115 第12章 帝国的垮台 /118 1 日中战争 /118 1.1 广田内阁的成立 /118 1.2 从宇垣到近卫 /119 1.3 曰中战争和总动员 /120 1.4东亚新秩序/121 2 日美战争 /123 2.1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23 2.2 走向日美战争的道路 /124 2.3 帝国的垮台 /126 第13章 战败、占领、媾和 /128 l 占领初期的改革 /128 1.1 战败 /128 1.2 占领 /130 1.3 非军事化和民主 /131 1.4 占领下的政治过程 /134 2 冷战与媾和 /136 2.1 占领政策的转换 /136 2.2 转向媾和 /138 第14章 自民党政治的发展 /139 1 高度经济增长 /139 1.1 “五五年体制”的成立 /139 1.2 岸信介内阁和日美安保条约修改 /141 1.3 池田内阁和佐藤内阁 /142 2 自民党政治 /144 2.1 派阀的发展 /144 2.2 在政策决定上的自民党和官僚 /146 第15章 国际秩序的改变和冷战的终结 /148 1 “危机”时代的日本政治 /148 1.1 国际关系的变化 /148 1.2 田中内阁和对外问题 /149 1.3 保革伯仲 /151 1.4 西方意识的扎根 /152 2 新的国际性责任 /154 参考文献/157 相关历史年表 /177 人名索引 /234 事项索引 /244 译者后记/265 专 栏 川路圣谟 福泽谕吉 大久保利通 伊藤博文 山县有朋和贵族院·枢密院 陆奥宗光 后藤新平 原敬 幣原外交和田中外交 宇垣一成 清泽洌 吉田茂 岸信介 图表一览 图7—1 西伯利亚铁路和东清铁路 图8—1 日俄在满洲的势力范围 图9—1 萨摩战舰和无畏战舰 图11—1 满洲和华北自治工作 表6—1 枢密院议长 表6—2 枢密院副议长 表9—1 有选举权人数增加的主要人员 表9—2 众议院各党派会派议席数(议席率)的变化 · · · · · · () |
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出来
有点郁闷
还没看
值得观看的一本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