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陳智德 出版社: 花千樹出版有限公司 副标题: 香港文學1950-2005 ISBN: 9789628971732 内容简介 · · · · · ·本書以本土性為跨越年代的核心思考,論述範圍以徐訏、舒巷城寫於一九五○年的詩和小說開始,再及力匡、楊際光、馬博良、劉以鬯、舒巷城、蔡炎培、西西、也斯、鄧阿藍、洛楓、鍾玲玲、辛其氏、李碧華、郭麗容等作者,下迄二○○五年潘國靈的〈我城05——版本零一〉、謝曉虹〈我城05——版本零二〉及董啟章的《天工開物‧栩栩如真》,提出以一九五○年和一九九七年為兩大時間軸,再及二千年代作者對本土文學的回應,重點是不同年代香港文學的本土性變化及其不同的對應面,除了帶出學術討論,也希望由此見出香港文學的傳承關係;提出一種研讀和分析方法,也提出個人的理念反思。 作者简介 · · · · · ·即陳滅(發表詩作時用的筆名),台灣東海大學中文系畢業(1994),香港嶺南大學哲學碩士(1999)及博士(2004),1994至1997年任職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2004至2006年任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客座授課導師,2008年1月起出任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中國現代文學研究計劃」副研究員。 創作包括新詩、散文及小說,台灣求學期間曾獲東海文學獎新詩組首獎、夔鳳文學獎新詩和古典詩組獎項及教育部文藝獎散文組佳作。另於香港獲得1990、1994、1996及2002年度中文文學創作獎新詩組獎項,2007年以《愔齋書話》一書獲第九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文學評論組推薦獎。 1996至2000年間參與創辦《呼吸詩刊》及《詩潮》月刊。2002年出版首本詩集《單聲道》,輯錄十年詩作,2004年出版《低保真》,結合音樂與詩歌理念,探問時代與個人關懷。2008年出版第... 目录 · · · · · ·導論 : 本土及其背面 1第一章 五六十年代 : 離散與新語言 失落的鳥語 : 徐訏來港初期小說 35 懷鄉與否定的依歸 : 徐訏和力匡 52 「巷」與「城」的糾葛 : 論舒巷城 80 純境的追求 : 論楊際光 92 · · · · · ·() 導論 : 本土及其背面 1 第一章 五六十年代 : 離散與新語言 失落的鳥語 : 徐訏來港初期小說 35 懷鄉與否定的依歸 : 徐訏和力匡 52 「巷」與「城」的糾葛 : 論舒巷城 80 純境的追求 : 論楊際光 92 超越放逐 : 論馬博良 112 語言的再造 : 論蔡炎培 123 第二章 七十至二千年代 : 「我城」的呈現與解體 錯體的本土 : 《對倒》與《島與半島》 137 解體我城 : 由《我城》到《白髮阿娥及其他》 149 另一種「翻譯」與「寫實」 : 《剪紙》、《重慶森林》與《烈火青春》 166 虛實的超越 : 再論阿藍 189 自我迷城 : 洛楓筆下的八十年代和九七都市 213 逆向命名 : 《我城05》的經典重寫 225 第三章 香港文學的懷舊史1950-2005 235 參考書目 271 人名及文獻索引 283 後記 293 作者簡介 · · · · · · () |
哲学问题
讲的特别好
看以后要不要多看几遍,慢慢嚼。
非常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