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黃應貴/主編/丁仁傑/呂玫鍰/齊偉先/林瑋嬪/楊弘任/陳怡君/鄭瑋寧 出版社: 群學出版社 副标题: 宗教的個人化與關係性存有 出版年: 2015-9-14 页数: 384 定价: 400台币 装帧: 平装 丛书: NC新世紀的社會與文化 ISBN: 9789866525940 内容简介 · · · · · ·人類社會中個人的自我認同,是透過人與人之間密切的互動而建立。但是現代社會的發展加速了生活的步調,快速流動的日常生活無形中產生個人內在的矛盾,並造成片段化的人際關係與心理的焦慮不安。 為了重建人際關係、找到自我的認同與救贖,陸續出現了各種既無教主與教義、更欠缺正式儀式與組織之新形式的世俗性宗教。而此時宗教的主要關懷,轉向個人如何在社會中找到定位的問題,並為其日常生活提供意義的框架。 本書將由實際的個案研究,說明個人如何透過當代的宗教實踐建立人際關係,同時找到自身存在的意義。個人化的宗教實踐豐富多樣,包括與神直接溝通而超越中介的層面,或是在既有宗教儀式中的某些活動,也可以是創新性的附屬活動,更可以是個人在傳統儀式、教義、與實踐的創新。這些滿足個體自我存在的認定都存在當代的日常生活之中,成為個人的救贖之道。 作者简介 · · · · · ·黃應貴(主編) 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人類學博士,現任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特聘教授。長期從事台灣原住民中的布農族研究,著有《反景入深林:人類學的觀照、理論與實踐》、《人類學的評論》、《人類學的視野》、《布農族》、《台東縣史‧布農族篇》、《「文明」之路》三卷等書,主編《人觀、意義與社會》、《空間、力與社會》、《時間、歷史與記憶》、《物與物質文化》、《21世紀的家:台灣的家何去何從?》等書。 丁仁傑 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社會學博士,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出版有專著《社會脈絡中的助人行為》、《社會分化與宗教制度變遷》、《當代漢人民眾宗教研究》、《重訪保安村》等。譯有David Jordan的《神.鬼.祖先》和Steven Sangren的《漢人的社會邏輯》。研究領域以宗教社會學為主,包括傳統與當代慈善活動、新興宗教、宗教組織與宗教運動、漢... 目录 · · · · · ·導論宗教的個人化與關係性存有/黃應貴 第1章 新興宗教與新「宗教性」︰台灣漢人宗教的脈絡/丁仁傑 第2章 當代媽祖信仰的個人化與宗教性:以白沙屯為例/呂玫鍰 · · · · · ·() 導論 宗教的個人化與關係性存有/黃應貴 第1章 新興宗教與新「宗教性」︰台灣漢人宗教的脈絡/丁仁傑 第2章 當代媽祖信仰的個人化與宗教性:以白沙屯為例/呂玫鍰 第3章 宗教場域中美學實踐的現代性:台灣民間信仰場域中的品味社群/齊偉先 第4章 都市神壇與乩童靈力:桃園八德的例子/林瑋嬪 第5章 綜攝與轉譯:一貫道英國道場的行動者網絡分析/楊弘任 第6章 神恩靈力與性別政治:以屏東萬金天主堂為例/陳怡君 第7章 再現死亡、悲懷難遣:以當代魯凱人的喪葬實踐為例/鄭瑋寧 · · · · · · () |
很不错啊啊
作者视角观点都是很独特,现在只看了一部分,相信不会辜负自己的
知道了很多心里曾经疑惑但没获得过解答的地方
脑洞之大,角度只独特让我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