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花亦芬 出版社: 先覺 副标题: 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 原作名: Reborn from the Wounds of History: Transitional Justice in Germany after 1945 and after 1990 出版年: 2016-8 页数: 480 定价: NTD 550 装帧: 平装 ISBN: 9789861342818 内容简介 · · · · · ·正義的果實是促進和平的人用和平栽種出來的。 借鏡德國的轉型正義之路,轉換悲情,撫平世代的傷痛。 檢視傷口,是為了醫治傷痕,因為受傷的心走不遠…… 當社會有進行轉型正義的必要,大部份的人卻裝沒事,對悲劇噤聲,不想釐清真相,最後大家得到的不是和解,而是互信基礎薄弱的社會,包括世代抗爭、族群對立。台灣政府與公民社會若徒有和好的意願,而沒有深入檢視過去的錯誤行為,也沒有從錯誤中記取教訓好好深化民主,很難讓當前獲致的和好成為永續留給後人的祝福。在轉型正義的過程中,正義/公義的介入是最關鍵的,這樣才能在憲法制定、司法裁決、社會價值觀的重建、教育文化的論述等各方面獲致和解。從體質上勇敢改造自己的社會,才能建造真正健全發展的國家。 台灣該樹立何種可以讓國民驕傲地立足於世界的價值,來定義自己,也開始逐步穩妥打造現在與未來?在這方面,世界上沒有國家像聯邦德國這樣,從二戰... 作者简介 · · · · · ·花亦芬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暨研究所專任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學士,德國科隆大學藝術史碩士、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歐洲中古晚期至近現代宗教史、社會文化史與藝術史跨領域研究,以及現代德國史、史學思想史。 曾獲國科會傑出學者養成計畫獎助以及國立臺灣大學全校教學優良獎,曾任《臺大歷史學報》主編。 2014年與史學界朋友合作成立臺灣第一個學術共筆部落格及臉書專頁《歷史學柑仔店》,推廣「公民史學」。 譯作:《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的文化-一本嘗試之作》。 著作:《藝術與宗教—義大利十四至十七世紀黃金時期繪畫特展圖錄》、《林布蘭特與聖經—荷蘭黃金時代藝術與宗教的對話》,以及論文二十餘篇。 目录 · · · · · ·Part 1 在記憶傷口上重生:柏林1.走出高調「現代性」,回歸「人性」 2.五月八日:邁向轉型正義的崎嶇之路 附錄1:《安妮的日記》與勃根-貝爾森集中營 3. 保存柏林猶太生活圈與對加害者的記憶 4. 德國反抗運動的歷史記憶 · · · · · ·() Part 1 在記憶傷口上重生:柏林 1.走出高調「現代性」,回歸「人性」 2.五月八日:邁向轉型正義的崎嶇之路 附錄1:《安妮的日記》與勃根-貝爾森集中營 3. 保存柏林猶太生活圈與對加害者的記憶 4. 德國反抗運動的歷史記憶 Part 2 紀念園區、紀念碑、與史料展 5. 「恐怖政治地形館」裡的加害者與共犯(一) 6. 「恐怖政治地形館」裡的加害者與共犯(二) 7. 「歐洲猶太受難者紀念碑」與受難者群體之間的競爭 8. 聯邦政府紀念碑「新崗哨」引發的爭議 9. 「國際大屠殺紀念日」與多元的歷史記憶 10. 轉型正義教育不是愛國教育:薩克森豪森紀念園區「去中心化」的多元歷史記憶 11. 女性集中營裡的法國人類學家 附錄2:女性集中營與性暴力、慰安婦 12. 德國軍方涉入納粹暴行有多深? 國防軍史料展掀起的風波 Part 3 錯誤歷史記憶的困局:德勒斯登 13. 德勒斯登為何被空襲?死傷人數為何那麼重要? 14. 對德勒斯登空襲不同的見證與記憶(一):德國作家凱斯特內(Erich Kästner) 15. 對德勒斯登空襲不同的見證與記憶(二):德國語言學家克倫培勒(Viktor Klemperer) 16. 對德勒斯登空襲不同的見證與記憶(三):美國作家馮內果(Kurt Vonnegut) 17. 肩負起有責任感的歷史記憶:德勒斯登空襲紀念對德國社會造成的重大影響 Part 4 開放東德秘密警察檔案 18. 東德秘密警察檔案是怎樣開放的? 19. 面對檔案開放後的狂風暴雨 20. 英國歷史學者如何面對秘密檔案裡的自己? 21. 秘密檔案裡的德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Part 5 收拾善後,轉換悲情 22. PRIMO LEVI 的文學世界與歷史記憶裡的灰色地帶 23. 如何撫平大屠殺留下來的世代傷痛? 24. 轉換悲情:重新看「戰火下的孩子輩與孫子輩」 25. 追求具有「公共化意義」的歷史記憶 引用書目與文獻 中外譯名對照表 索引 注釋 圖片來源 · · · · · · () |
太烧脑,阶层是可怕的存在
值得买
很有趣
这本就又回归朴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