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日]桑田忠亲 出版社: 飓风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原作名: 茶道の歷史 译者: [美]李炜 出版年: 2016-2-1 页数: 243 定价: 35.00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30215333 内容简介 · · · · · ·对很多人而言,喝茶也许是最寻常不过的事。但在日本,却形成了独一无二的茶道 。为何发源于中国的茶,却能够在传入日本之后形成茶道? 《茶道六百年》记述了日本这一独特的传统技艺——茶道的建立与变迁。本书概述了茶道这一传统技艺的规范、著名茶具的由来、茶会的变迁、茶道的精神等。透过不同历史时期的茶道,可以窥探到当时社会的生活文化与美学态度。桑田忠亲抛弃了艰深的理论证明和对空洞概念的叙述,通过村田珠光、武野绍鸥、千利休、小堀远州、千宗旦等历史人物的奇闻轶事,以历代茶人为中心勾勒出茶道近六百年的历史变迁,内容通俗易懂,生动有趣。 作者简介 · · · · · ·桑田忠亲,日本著名历史学家,国学院大学名誉教授。1902年生于东京。1926年毕业于国学院大学。历任日本东京大学史料编纂所研究员、立教大学讲师、国学院大学教授等职。专门从事日本中世、近世茶道史和文化史的研究。 桑田忠亲是研究日本茶道史的权威,于1980年被日本政府授予勋 三等瑞宝章,1982年获得淡淡斋茶道文化奖。著有《千利休》、《武将和茶道》、《片桐石州和茶道艺术》、《日本武将列传》、《日本合战全集》、《德川家康决胜录》(与人合著)等。1987年5月5日去世。 目录 · · · · · ·"前言第一章 茶道的建立 —能阿弥和珠光— 一 艺术家能阿弥 二 书院装饰规则的制定 三 台子装饰规则的制定 · · · · · ·() "前言 第一章 茶道的建立 —能阿弥和珠光— 一 艺术家能阿弥 二 书院装饰规则的制定 三 台子装饰规则的制定 四 台子点茶 五 “东山御物”的制定 六 茶汤的创始人珠光 七 珠光主张的茶汤之道 八 珠光的茶汤改革 九 珠光流茶道的传统 第二章 茶道之大成 —绍鸥和利休— 一 关于堺城 二 堺城的茶系 三 绍鸥的一生 四 绍鸥的茶道 五 绍鸥的弟子 六 利休的发展 七 利休的权势 八 利休的死因 九 利休流茶道的传统 第三章 茶道的发展 —织部和远州— 一 利休七哲和古田织部 二 织部的一生 三 织部的茶道 四 织部喜好的茶器 五 远州的一生及艺术特征 六 作为建筑家、造园家的远州 七 作为陶艺家的远州和“中兴名物” 八 远州和茶道 第四章 茶道的普及 —宗旦和石州— 一 千宗旦的一生 二 千家十职的起源 三 三千家的成立 四 宗旦的茶室 五 宗旦的茶道 六 宗旦的交友 七 宗旦的轶事 八 宗旦的喜好 九 宗旦的流派 十 片桐石州的茶道 十一 石州的茶道经历 十二 石州的茶风 十三 石州的茶法 十四 石州的喜好 十五 石州的轶事 十六 石州流的各派 第五章 茶道的规范化 —不昧和不白— 一 近世封建社会的成立 二 武家茶的开端 三 柳营茶道的诞生 四 封建制度下的茶道观 五 家元制度的建立 六 松平不昧的石州流大名茶 七 七事仪式的制定 八 川上不白赴江户 第六章 茶道的近代化与现代茶道的模式 一 明治维新与茶道界的变动 二 文明开化和茶道 三 家元制度的变革 四 家元制度的组织化和宣传 五 茶道界的民主化 六 茶道界的近代化之路 七 利休之后的茶道颓废 八 明治以后的茶事、茶会 九 对茶道的批判和改革论 十 对现代茶道的希望" · · · · · · () |
深深吸引了我
这本就又回归朴实了
超喜欢 包装好看
深深吸引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