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炳社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 2016-6 页数: 239 定价: 80.00 装帧: 精装 ISBN: 9787100121309 内容简介 · · · · ·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音乐隐喻的理论著作。其中部分章节已经先期在《人民音乐》、《交响》、《民族艺术研究》等专业核心上发表,并有文章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全书共分七章:第一章是中国音乐隐喻史的简要轮廓。内容共有四节:第一节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隐喻,第二节为隋唐五代时期的音乐隐喻,第三节为宋元时期的音乐隐喻,第四节为明清时期的音乐隐喻。第二章是西方的音乐隐喻简史。内容共有七节:第一节为古希腊罗马时期的音乐隐喻,第二节为中世纪时期的音乐隐喻,第三节为“新艺术”与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隐喻,第四节为巴罗克时期的音乐隐喻,第五节为古典时期的音乐隐喻,第六节为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隐喻,第七节为20世纪西方的音乐隐喻。 以上两章篇幅相对比较长一些,其目的主要是想通过具体的音乐隐喻现象分析与研究,给读者一个音乐隐喻的直感,为后面各章理论的展开打下基础... 作者简介 · · · · · ·王炳社教授学术兴趣广泛,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中期以前主要研究语言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九十年代末开始研究美学、文艺理论。先后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著述总量超过170万字。其中数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美学》、《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文艺理论》和《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重要刊物转载。进入21世纪以来,王炳社教授开始关注艺术思维、艺术隐喻相关理论,填补了多项艺术理论空白。2003年出版《艺术思维学》,形成了系统的艺术思维学理论体系,填补了该学科理论空白;2006年出版《艺术思维能力论》,把艺术思维理论应用于素质教育研究,具有创新和应用价值;2010年出版《隐喻艺术思维研究》,对艺术隐喻理论进行了系统学术探索,该著作出版后产生了较大影响,分别于2013年、2014年获得陕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陕西省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目录 · · · · · ·序 1前 言 3 第一章 中国的音乐隐喻 5 第一节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隐喻 5 第二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音乐隐喻 11 第三节 宋元时期的音乐隐喻 20 · · · · · ·() 序 1 前 言 3 第一章 中国的音乐隐喻 5 第一节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隐喻 5 第二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音乐隐喻 11 第三节 宋元时期的音乐隐喻 20 第四节 明清时期的音乐隐喻 28 第二章 西方的音乐隐喻 41 第一节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音乐隐喻 41 第二节 中世纪时期的音乐隐喻 44 第三节 “新艺术”与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隐喻 48 第四节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隐喻 54 第五节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隐喻 59 第六节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隐喻 63 第七节 20 世纪西方的音乐隐喻 100 第三章 音乐隐喻的本质与特征 117 第一节 隐喻是什么 117 第二节 音乐隐喻的产生 121 第三节 音乐隐喻的本质 128 第四节 音乐隐喻的特征 134 第四章 音乐隐喻的基本内涵 143 第一节 情感 143 第二节 替代 149 第三节 转换 153 第四节 暗示 158 第五节 可体验性 161 第五章 音乐隐喻的表现方式 168 第一节 节奏 168 第二节 旋律 172 第三节 和声 176 第四节 模仿 180 第六章 音乐隐喻的思维流程 185 第一节 比较与类比 185 第二节 联想与想象 194 第三节 意象与象征 203 第七章 音乐隐喻的理解 214 第一节 了解音乐的隐喻 214 第二节 投入主观情感 219 第三节 了解音乐表现的复杂性 223 第四节 理解音乐隐喻的途径 228 主要参考文献 232 后 记 238 · · · · · · () "音乐隐喻学"试读 · · · · · ·自20世纪80年代隐喻学成为显学以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拓展,隐喻学理论逐渐延伸到了各个学科领域,音乐领域也不例外。当然,关于音乐的隐喻问题,虽然在西方古希腊罗马时期,在中国古代先秦时期,就有不少论述,但不管是西方还是中国,至今都没有建立起系统的音乐隐喻理论体系,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学术欠缺和遗憾。因此,当务之急,或者说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就是要尽快建立起音.. |
作者让我脑洞大开
再造知识结构。
提供了很多清晰的论点
其涵盖范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