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渝 著/梅家玲、鍾秩維、楊富閔 編 出版社: 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出版年: 2016-11 页数: 550 定价: NT$550 装帧: 精装 ISBN: 9789863501947 内容简介 · · · · · ·透過蒐整小說家李渝未集結的珍貴文章, 將她的生命遭逢、文學觀點與美學理念,一一輯錄其中。 文字以寬宏視角體察人間幽微,包容生命悲喜, 一如月印萬川,酣靜綿長。 李渝是二十一世紀華文小說最為傑出的作家之一,然小說出版之外,李渝同時也撰寫散文雜文、人物傳記、文學與電影的評論,惟因不曾結集,這些作品至今仍鮮為人知。 本書編者透過一手文獻的蒐整,將李渝散見報刊雜誌的文字匯結成冊,全書共分:「那朵迷路的雲」、「重獲的志願」、「莽林裡的烏托邦」、「視者的世界」、「尋找一種敘述方式」等五輯,依序帶領當代讀者,理解李渝文學不可撼動的經典性。 從《那朵迷路的雲》討論女性意識與學生運動的意見,以及有關翻譯與創作、電影與文學、現代與古典的辯證中,讓讀者對於李渝小說的獨特觀點,乃至她所奉行實踐的文學理念,有更具縱深且遼闊的認識。 【名家推薦】 白先勇(文學家、臺大講座教授)... 作者简介 · · · · · ·李渝 一九四四─二○一四,台大外文系畢業,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中國藝術史碩、博士。曾任教於美國紐約大學東亞系,擔任香港浸會大學駐校作家與台灣大學白先勇文學講座。著有小說集《溫州街的故事》、《應答的鄉岸》、《夏日踟躕》、《賢明時代》與《九重葛與美少年》;長篇小說《金絲猿的故事》;小說與藝術評論《族群意識與卓越風格》、《行動中的藝術家》和《拾花入夢記》;畫家評傳《任伯年》;翻譯《現代畫是什麼》、《中國繪畫史》。 【主編簡介】 梅家玲 台大中文系特聘教授,兼文學院台灣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領域兼括中國近現代文學、台灣文學與漢魏六朝文學。曾先後擔任捷克查理大學、中國清華大學、德國海德堡大學、香港嶺南大學客座教授。著有《從少年中國到少年台灣──二十世紀中文小說的青春想像與國族論述》、《性別,還是家國?──五○與八、九○年代臺灣小說論》、《世說新語的語言與敘事》、《漢... 目录 · · · · · ·圖輯導讀 無限山川:李渝的文學視界 梅家玲 那朵迷路的雲──小說 〈那朵迷路的雲〉 〈返鄉〉 〈簷雨〉 · · · · · ·() 圖輯 導讀 無限山川:李渝的文學視界 梅家玲 那朵迷路的雲──小說 〈那朵迷路的雲〉 〈返鄉〉 〈簷雨〉 〈六時之靜〉 重獲的志願──散文隨筆 〈我的志願〉 〈五月淺色的日子〉 〈華盛頓廣場〉 〈女明星.女演員〉 〈五個東歐婦人〉 〈女性的故事〉 〈並非敗者〉 〈重逢〉 〈娜拉的選擇〉 〈永遠不失去希望〉 〈六月是花開的季節〉 〈追憶似水年華〉 〈禮物〉 〈來自伊甸園的消息──女動物學家和猩猩的故事〉 〈忘憂〉 〈風定〉 〈交腳菩薩〉 〈寫作外一章──怎麼活過來的?〉 〈飼虎〉 〈胖妹,妳在哪裡?〉 〈美豔校長〉 〈春深回家〉 〈美好時代〉 〈戰後少年〉 〈重獲金鈴子──向聶華苓老師致敬〉 〈敬念高居翰老師〉 莽林裡的烏托邦──民國的細訴 〈漢奸和共匪的情史──多情漢子汪精衛和楊虎城〉 〈美人和野獸──張學良的幽禁/悠靜生活〉 〈父與女──抑鬱的陳布雷與叛逆的陳璉〉 〈戒愛不戒色──張愛玲與她筆下人物〉 〈在莽林裡搭建烏托邦──中國才子瞿秋白〉 〈以浪漫的自豪走過歷史橋樑──梁思成和林徽因找尋中國古建築〉 視者的世界──文學與電影評論 〈童年雖然「愚騃」也永遠存在──評影片《城南舊事》〉 〈又荒唐.又蒼涼──從馬奎茲到台灣鄉土文學〉 〈童年和童年的失落──影片《童年往事》看了以後所想起的〉 〈童年的再失落──電影評論的多元性〉 〈月印萬川──再識沈從文〉 〈宮闈電影的聯想──歷史與個人〉 〈夢的王國梁山泊──女性和夢在《水滸》裡的位置〉 〈夢歸呼蘭──談蕭紅的敘述風格〉 〈文藝失憶史〉 〈情愛豪豔〉 〈呼喚美麗言語〉 〈多一點想像力就多一些傳奇〉 〈葛蒂瑪的《朱利的族人》和她對「女作家」的看法〉 〈跋扈的自戀──張愛玲〉 〈被遺忘的族類〉 〈抖抖擻擻過日子──夏志清教授和《中國現代小說史》〉 〈悄吟和三郎──蕭紅與蕭軍的情愛和文學生活〉 尋找一種敘述方式──李渝文學教室 〈翻譯並非次等事〉 〈模仿與獨創〉 〈尋找一種敘述方式〉 〈敘述觀點新奇的小說〉 〈翻譯比創作更重要〉 〈莊嚴〉 〈創作無疆界〉 〈漂流的意願,航行的意志〉 附錄一 「小說閱讀和書寫」課程及「文學與繪畫」課程 附錄二 李渝創作.評論.翻譯年表初編 後記一 啟引 鍾秩維 後記二 季節交換的時候 楊富閔 · · · · · · () |
提供了很多清晰的论点
生动有趣的诠释了
文笔优美
后来理论的东西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