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杨联芬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副标题: 性别视角下激进主义思潮与文学(1890-1940) 出版年: 2016-4 页数: 401 定价: 75.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ISBN: 9787020114214 内容简介 · · · · · ·本书从社会伦理学的角度切入文学思潮与女性主义文化和文学,作为交叉学科的研究领域,更突显除了五四以后女性意识觉醒对社会文化,尤其对文学的重大影响,梳理出了五四文学个性解放题材的重要思想源头之一,具有创新意义;研究方法较为独特新颖,用“关键词”构成思潮史的变化,既有内在的逻辑性,又体现出鲜明的价值观;史料丛集丰富,尤其是晚清民初的许多史料支撑了本书的核心观点。 作者简介 · · · · · ·杨联芬,曾用笔名张忆,1986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89、199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博士学位。2005-2006哈佛燕京访问学者。1994-2012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院),2013年至今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论文《孙犁:革命文学中的“多余人”》获首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一等奖(2003),《新伦理与旧角色:五四新女性身份认同的困境》,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11),专著《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奖(2004)。曾获北京师范大学本科教学优秀奖(2004)、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2005)、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名师奖(2012)。 目录 · · · · · ·绪论浪漫主义:中国如何“现代”第一章“恋爱”:由新名词到关键词 一、“恋爱”的诞生 “恋爱”之由来 词语误用 浪漫爱与恋爱神圣 · · · · · ·() 绪论浪漫主义:中国如何“现代” 第一章“恋爱”:由新名词到关键词 一、“恋爱”的诞生 “恋爱”之由来 词语误用 浪漫爱与恋爱神圣 自由结婚的喜与忧 二、“恋爱”与“自由” 从“自由结婚”到“自由恋爱” “恋爱底自由”与“自由恋爱” 三、恋爱与新文艺 恋爱成为问题 “公开的恋爱” 恋爱与“新文艺腔” 第二章“社交公开”:平等与冲突 一、女学之兴与男女同校 二、“男女社交公开” 三、“浮荡少年”与女性逆境 四、社交与恋爱 第三章“自由离婚”:吊诡的现代性 一、媒介事件与社会问题 二、离婚溯源 三、离婚的现代性 四、离婚自由与民族主义 五、无奈的“平等”:离婚的性别政治 六、“娜拉”不走怎样 七、离婚的“诗”与“真” 鲁迅《离婚》:一篇“难解”的文本 老舍《离婚》:暧昧的复调 第四章“新女性”:在新伦理与旧角色之间 一、新女性的诞生 二、学校与身份认同 三、共同体中的性别等级 四、“出走”与女性的困境 第五章女性与革命:民族主义的浪漫政治 一、民族主义与女性主义 民族国家:启蒙与革命的共同目标 女权启蒙与民族主义 女英雄:女性主义与民族主义合一 二、“娜拉”革命 革命时代的新女性 “革命加恋爱”:一种文化症候 三、革命中的性别政治 女性:革命的炸弹 男性:正义与欲望主体 女性身体:解放与囚禁的悖论 第六章“贤妻良母”的现代命运 一、“贤母良妻”与民族国家 概念溯源 “贤母良妻主义”与晚清女学之兴 二、“人”与“女人”:解放及其悖论 “人格论”挑战“贤母良妻主义” 母性:被忽略的人权 三、女性:最漫长的革命 职业与母性:挣不脱的女性困厄 “新贤妻良母”:脆弱的谱系 “家”的破碎与儿童创伤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 |
其涵盖范围广
原来都是有因果关系的。
引发思考
新的思想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