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理论与精神分析txt,chm,pdf,epub,mobi下载 作者:[英]彼得•福纳吉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原作名: Attachment Theory and Psychoanalysis 译者:石孟磊 出版年: 2018-1-1 页数: 296 定价: 59.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约翰•鲍尔比图书系列 ISBN: 9787519239961
内容简介 · · · · · ·《依恋理论与精神分析》一书是匈裔英籍精神分析学家和临床心理学家彼得•福纳吉的经典作品之一。在本书中,作者首先用两章的篇幅对依恋理论进行了介绍,之后分别比较了弗洛伊德、安娜•弗洛伊德、斯皮茨、埃里克森、科胡特、科恩伯格、克莱茵、比昂、温尼科特、桑德勒、莫德尔、斯特恩、沙利 文等人代表的精神分析各个流派,与鲍尔比、安斯沃思、玛丽•梅因等人代表的依恋理论之间的异同。在本书的结尾,福纳吉就整合依恋理论与精神分析的可能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此外,作者还阐述了自己关于心智化能力发展的观点,将其与象征、现实检验、具象思维等能力的发展及妄想、病理性防御的起源联系起来。 ◎编辑推荐: “心智化理论之父”福纳吉作品首度引进中国市场! “中德班”创始人曾奇峰作序力荐! 在《依恋理论与精神分析》一书的开始,福纳吉写下了如下评论:“精神分析与依恋理论互相敌视。如同许多家族世仇一...
《依恋理论与精神分析》一书是匈裔英籍精神分析学家和临床心理学家彼得•福纳吉的经典作品之一。在本书中,作者首先用两章的篇幅对依恋理论进行了介绍,之后分别比较了弗洛伊德、安娜•弗洛伊德、斯皮茨、埃里克森、科胡特、科恩伯格、克莱茵、比昂、温尼科特、桑德勒、莫德尔、斯特恩、沙利 文等人代表的精神分析各个流派,与鲍尔比、安斯沃思、玛丽•梅因等人代表的依恋理论之间的异同。在本书的结尾,福纳吉就整合依恋理论与精神分析的可能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此外,作者还阐述了自己关于心智化能力发展的观点,将其与象征、现实检验、具象思维等能力的发展及妄想、病理性防御的起源联系起来。 ◎编辑推荐: “心智化理论之父”福纳吉作品首度引进中国市场! “中德班”创始人曾奇峰作序力荐! 在《依恋理论与精神分析》一书的开始,福纳吉写下了如下评论:“精神分析与依恋理论互相敌视。如同许多家族世仇一样,你很难分辨问题从何而来。”回顾依恋理论和精神分析这些年的发展,如果说在依恋理论提出之初,鲍尔比还试图向精神分析靠拢,得到精神分析学家的认可,那么当依恋理论发展到后来,得到越来越多其他领域的研究者的支持时,它与精神分析的矛盾冲突似乎变得难以调和。当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对整合两种理论提出了要求时,福纳吉——用著名的依恋研究者霍姆斯的话说——这位站在精神分析和依恋理论两个领域顶峰的伟人,带着实力、谦逊和勇气,把整合两种理论的尝试写进了这本《依恋理论与精神分析》里,并迅速赢得了他应得的赞誉,与此同时,鼓舞了一批新时代的研究者。 ◎名家推荐: 如果说站在一个领域的顶峰还能令人心生向往,那么站在两个领域的顶峰则让人自觉难以望其项背。福纳吉就是这样一位伟人,站在精神分析和依恋理论这两个领域的顶峰。本书是他的每一个学生、同事甚至敌对的理论家期待已久的。凭借独特的哲思、高深的学识、极高的洞察力和创造力以及人性关怀,福纳吉简洁地描述了依恋理论和精神分析的联系、区别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本书的核心是他关于心智化能力的起源的观点。福纳吉将心智化能力的发展与精神分析关于表征、现实检验、游戏、具象思维的童年起源、妄想、边缘型人格障碍中的病理性防御的观点联系起来。在我看来,这本《依恋理论与精神分析》注定要成为一本核心的心理学图书。 ——杰里米•霍姆斯 伦敦大学学院(UCL)名誉教授 英国精神病学家和依恋理论研究者 福纳吉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保证了这本书在未来将成为一本重要的心理学参考图书。 ——安妮•凯斯门特 英国心理治疗协会前任主席 国际分析心理协会(IAAP)伦理委员会主席 个人智力和人格缺陷向外投射,产生了学派之争。从防御的角度来说,学派之争是对人际冲突的掩饰。自我内部和人际关系都相当和谐的人,并不需要利用学派差异向外投射冲突,来缓解自己的焦虑。 幸好这个世界上有另外一种人,他们选择不被限定。他们觉得“在自由的土地上自由地劳作”(浮士德语),并且得出自己关于心灵的答案,是朂有价值的事情。鲍尔比就是这样的人。福纳吉在本书中详尽地描述了鲍尔比的实验和解释。我们看到,由此诞生的依恋理论,填补了心理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之间的断层线,实现了数代心理学家的梦想:知行合一。 ——曾奇峰 武汉中德心理医院中方创始人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作者简介 · · · · · ·彼得•福纳吉,匈裔英籍精神分析学家和临床心理学家,伦敦大学学院(UCL)教授,临床、教育和健康心理学系主任,安娜•弗洛伊德中心负责人,英国精神分析学会主要成员,曾任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主席,获得魏宁格纪念奖。他涉足的研究领域包括边缘型人格障碍、暴力和早期依恋关系,致力于整合 实证研究和精神分析理论。已出版包括本书在在内的16本著作。
目录 · · · · · ·第一章 对依恋理论的介绍 /001 第二章 依恋研究的主要成果 /017 第三章 弗洛伊德的模型与依恋理论 /051 第四章 结构学说:北美结构学说 /059 第五章 结构模型的修正理论 /073 第六章 克莱茵-比昂模型 /091 · · · · · ·() 第一章 对依恋理论的介绍 /001 第二章 依恋研究的主要成果 /017 第三章 弗洛伊德的模型与依恋理论 /051 第四章 结构学说:北美结构学说 /059 第五章 结构模型的修正理论 /073 第六章 克莱茵-比昂模型 /091 第七章 英国精神分析独立学派及其与依恋理论的关系 /107 第八章 北美客体关系理论家与依恋理论 /121 第九章 现代儿童精神分析治疗:丹尼尔•斯特恩的工作 /137 第十章 人际关系取向:从沙利文到米切尔 /145 第十一章 精神分析依恋理论家 /159 第十二章 精神分析理论与依恋理论有哪些共同点? /183 第十三章 依恋理论如何吸收精神分析的思想? /215 第十四章 总 结 /221 参考文献 /225 · · · · · · ()
|
中了毒,根本停不下来
精品!强烈推荐!!
一方面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
内容的话,谈到了很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