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霍俊明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3-6-30 页数: 340 定价: 42.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中国现代文学馆青年批评家丛书 ISBN: 9787301224984 内容简介 · · · · · ·《无能的右手》是作者多年来考察和反思当代汉语诗歌现状与历史的研究结集。无论是诗人专论还是诗歌现象、话题研究,字里行间蕴涵着一种深切的诗歌关怀:既有对诗歌与历史关系的理性审视,也有对"当下"、"中国现实"的热切关注。在历史和现实之维中,作者营造了一个意蕴丰富的诗歌批评世界。作者不仅详细考察了1980年代以来各时间节点上代表性诗人与时代之间龃龉和矛盾的生成关系,而且深入分析了诗歌的"本土化"和"介入中国现实"等问题。此外,本书还对1990年代以来"重叙"历史语境之下的诗人、社团、群落、流派以及诗歌史写作方式的变化与转换进行了考量;对于新世纪以来更为复杂和"模糊"的诗歌现场,作者也尽可能地给予"发现性"的追问与"批判性"的省察。 作者简介 · · · · · ·霍俊明,河北丰润人,诗人、评论家,现任职于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中国现代文学馆首批客座研究员、特邀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南方文坛》“今日批评家”,《滇池》“中国青年批评家”,被学界誉为“1990年代后期以来自由批评家和个人批评家的代表”。著有《尴尬的一代》、《变动、修辞与想象:中国当代新诗史写作问题研究》、《一个人的和声》等,发表论文及随笔六百余篇;主编有《中国百年新诗大典》(第27卷)、《诗坛的引渡者》、《新诗界》、《2011年中国年度诗选》;曾获《诗探索》首届评论奖、《诗选刊》2012中国年度最佳诗歌评论奖、《名作欣赏》年度论文奖等。 目录 · · · · · ·丛书总序 吴义勤无能的右手(导论) 第一辑 诗人与一个时代 海子"重塑"与当代汉语诗歌生态 "黄花低矮却高过了墓碑" --关于骆一禾 · · · · · ·() 丛书总序 吴义勤 无能的右手(导论) 第一辑 诗人与一个时代 海子"重塑"与当代汉语诗歌生态 "黄花低矮却高过了墓碑" --关于骆一禾 从"西游记"到"东游记" --张曙光诗歌的"雪景"、"譬喻"或精神地形学 谁能比我们更执著于生活和诗歌 --关于多多 仿佛有永远的暮色 --雷平阳其人其诗 在黑夜翻越高过腰身的围栏 --江非论 "羞耻"的诗学与"惯见"的策反者 --朵渔论 第二辑 文学话语与"中国现实" 在寒冷的雪中让内心和时代发声 --王家新的《帕斯捷尔纳克》 "非虚构":从文学"松绑"到"当代"困窘 " 下槐镇"离"中国现实"有多远 --李南《下槐镇的一天》及吊诡的"中国诗歌" 想象"历史"与"现实"的"失败之书" --格非的《春尽江南》与"先锋文学"的命运 第三辑 重叙"历史"的诗学 《今天》:诗歌传奇的历史范本 诗人的述史方式 --从《旁观者》到《左边》 "失声"已久的夏日白洋淀雷雨 --一位被"遗失"的白洋淀诗人 隐匿的光辉:白洋淀诗群女诗人探论 梁小斌为"什么""忏悔" 能否"重新做一个浪漫主义者" --浪漫主义诗学的"末路"或"观念史" 重回纵横交错的历史场阈 --《回顾一次写作》的新诗史意义 打开一代人的诗歌卷宗 --关于《尴尬的一代》的对话 第四辑模糊的"当下"与"新世纪"面孔 诗歌批评的伦理生态与"病态"机制 "歧路花园"的一千零一夜 --两岸"70后"女性诗歌的精神地理 被"征用"和"消费"的新世纪诗歌 "只有黑夜适合一颗干净的心" --新世纪诗歌的几个关键词 拟象的欢娱与公众的窥欲 --影视的公共空间与诗歌生态 第五辑 从"广场"到"地方性" 地缘的"北方"诗学:从杏花村到白洋淀 广场诗学与"饥饿"之歌 诗歌风水在"江南" 最后的"江南汉语"与"地方知识" 我是个左撇子(后记) · · · · · · () "无能的右手"试读 · · · · · ·记得2011 年4 月的时候,我还在台湾海峡最南部的屏东市一个三层公寓楼里寄居讲学。我在那里已经感受到炎热夏天的到来,而北京的春天此时正阑珊未尽。屏东教育大学的校园公寓红色大铁门,师校巷22 号,路上闲散悠然的土狗,校园里高大的面包树和橄榄树,屏东的乡下,钟理和故居,高雄以及台北、恒春如今都已经成了实实在在的记忆。正是在亚热带海风的吹拂和中午烈阳的烘烤下,我申请了中国... |
思想很新颖
这本书高中学北京大学先修课的时候老师就反复提及
好的话也推荐别人看
思路清晰,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