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团与圈层txt,chm,pdf,epub,mobi下载 作者:周泓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杨柳青、绅商与绅神的社会 出版年: 2008-9 页数: 478 定价: 55.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208081802 内容简介 · · · · · ·《群团与圈层:杨柳青、绅商与绅神的社会》在学理上补正了施坚雅中国市镇划分类型、传统宗族研究模式,以及市镇历史记忆要素。提出,绅的类型主导乡治类型,绅商类型引导市镇类型:商绅是乡绅的时空转型延续,然不似乡绅、士绅与传统耕读伦理和仕僚政治之高度同构。宗族及其意义延伸组织不仅为农人且为市民同有,具有商营功能。人类学及其宗族研究不该局限于传统的乡民和村社,而应括及商业和商人领域。商号与商绅是市镇记忆主导元素,是宗族组织的形式、方式和标志,它作为一种宗族类型,补充和扩大了宗族类型研究。通过绅商大院和社群信仰的民间建构,认为其为官方建构地方的基础因素,并构成汉人社会的群层格局。 作者简介 · · · · · ·周泓,女,1964年生。1987年辽宁大学史学学士。1996年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硕士。1999年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博士。1999年至今,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史研究,发表学术论文七十余篇,专著《民国新疆社会研究》。获得1995年国家“宝钢”奖一等奖;1998年美国CBOL,亚太研究一等奖;1999年吴文藻学术基金一等奖;2001年香港中文大学教育与社会科学应用研究博士项目一等奖;2004年国家博士后奖励基金;2006年国家留学基金。 目录 · · · · · ·绪言壹 质的驿动——沧海桑田 一 “北地江南”:渔镇杨柳青一地域构形、聚落类型与行政所属 (一)地域形成 (二)杨柳青聚落形态与市镇类型 (三)杨柳青历史地名解读 · · · · · ·() 绪言 壹 质的驿动——沧海桑田 一 “北地江南”:渔镇杨柳青一地域构形、聚落类型与行政所属 (一)地域形成 (二)杨柳青聚落形态与市镇类型 (三)杨柳青历史地名解读 (四)基层政权 (五)商农合一的社会 二 杨柳青商镇社会构成基础 (一)环境之由 (二)制度之由 (三)农商经济——农商相宜,本末兼联 贰 商型乡镇 一 粮运兴镇 二 银钱业之要位 (一)钱庄、银楼、票号之兑换、汇兑 (二)地东兼商主兼作银贷 (三)绅、富、商相互为撑 三 典当、抵押、借贷等契约关系的发达 (一)大商号兼营典当 (二)土地典当抵押之于农商社会 (三)契约关系中地方法规对习惯法的附和及国家公法对于地权转移之制约无力 (四)高利借贷农资运作 四 地缘、业缘社团:会馆、行会、商会 (一)乡镇民间结社 (二)行会、同业公会 (三)同业商会与商会 (四)商会、绅商整合商团 (五)商会与政府 (六)商会附和习惯法:津地商家对外商买办与欠款、回佣、债权、租约、货栈、担保债务之地方制度 五 牙行与买办 (一)中介经纪“牙行”:与官与商 (二)买办制度:结构参量 六 边缘商人:小商贩与脚夫行 (一)小商贩 (二)商家、商会保护小商贩 (三)脚夫行 七 商性之镇杨柳青 八 津地近代商人阶层的演变 叁 绅型商镇 一 引说:乡治即绅治 (一)绅之地位属性 (二)绅治之于乡治 二 绅的类型引导乡镇及乡治类型 (一)绅阶构成、分层与功能 (二)绅阶主导类型影响乡治模式和乡镇类型 三 绅商主体类型引导和沿袭着市镇类型 (一)绅商分类与阶级质性 (二)绅商阶级之社会功能 (三)绅商之镇杨柳青 四 杨柳青绅商之性 (一)绅商兴学 (二)家族商营及其功能与宗族伦理 (三)地方制度与习惯法 (四)绅阶生活方式 (五)年画——杨柳青绅商和农商文化的象征 (六)绅商与拳、教 五 绅型社会存在与延续的地方制度基础 (一)绅型社会存在的行政基础 (二)绅型之镇的延续变迁 (三)回归商农合一的社会 肆 绅神社会 一 社群作为田野观察点 二 圈层社会 (一)地籍与圈界意识 (二)绅神信仰 伍 出衍的意义 一 随军“赶大营” (一)杨柳青人外出原因 (二)杨柳青人西进原因 (三)“赶大营”的先行者 二 经营政军重心——驻兵要镇 将军府地 省城首府 (一)古城子货物集散转运中心 (二)惠远“小天津”和宁远“汉人街” (三)迪化——“小杨柳青” (四)喀什噶尔“汉城” 三 亲族控产 (一)安氏文丰泰 (二)迪化津帮“八大家” (三)振丰恒号 四 经营形式与内容的移植:迪化一览 (一)货栈 (二)钱业 (三)百货 (四)饮食 (五)药业 (六)洗浴 (七)手工业 (八)新兴商业 (九)租赁 (十)菜园 (十一)杂行与小挑 五 区域性经营方式:商营形式的衍生 (一)支放 (二)押当 (三)与洋行内贸 (四)与外商贸易 (五)其他区域性经营形式 六 控产机构之乡缘延伸 (一)系缘津青 (二)业缘与地缘组织 (三)新疆津帮与津地业界的系结 七 政治的经济功能:绅性西延之一 (一)新疆津帮与官 (二)新疆津帮代征协饷 (三)津商承办进疆货税 (四)官款扶持援救 (五)新疆官僚在津存款投资 (六)商势与权力 (七)家族的地域差别、影响及其与官——石氏族人作营客 (八)津门边省撑要 八 文化传延与中转:绅性西延之二 (一)手工艺 (二)戏曲 (三)信仰组织与信仰习俗 (四)乡缘、业缘之姻 九 文化衍生:绅性西延之三 (一)与其他汉帮的协作和公益善举 (二)与当地族民的融洽 十 余声 (一)三区联苏,权威易动:新疆津商东移兰州再返迁 (二)津青人能够立足边域的成因 (三)津青后裔 陆 理论梳理 一 商镇、绅商与中层研究 (一)镇绅研究与国家社会框架 (二)行政空间理论对绅、商场域的忽视 (三)中层理论对商绅、商镇的忽略 二 关于主体记忆:城镇历史记忆重构 (一)社区类型及其历史主导力量不同,其主体记忆的符号和索引也不同 (二)不同的时代基层组织形式或运作形态,造就不同的记忆概念类型 (三)情缘对社会记忆的衔接和政治意识对它的切断——历史为断裂所标示 三 商的研究:地方类型与结构过程 (一)商型乡镇与行商农商 (二)家族商营、商绅商会:理念方式与地方结构过程 四 商镇宗教研究 (一)善堂祖灵、职业神和绅神 (二)信仰缺失与信任圈层 五 群团与圈层研究 六 关于主体与结构 七 理论对话 (一)关于施坚雅“集市”与市镇类型 (二)关于市镇与村庄认同点 (三)关于文化资本和文化生成 (四)关于民间信仰 (五)人类学宗族研究与传统研究内容的补充 (六)社会记忆镜像重构 (七)中心与边缘 (八)底层与精英 (九)权威:权与势 (十)小历史与大历史 (十一)国家与社会之关系类型 (十二)社会史与历史人类学 (十三)社会进化与经济文化类型 结语 汉人社会的商文化 主要参考资料 谨谢 · · · · · · () |
很好。挺不错的。
追了很久,新书当然要力挺。
不错,挺好的
超爱他,都要买来仔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