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雅斯贝尔斯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译者:柯锦华/范进 出版年: 1988 丛书: 现代社会与文化丛书 ISBN: 9787800350542 内容简介 · · · · · ·对于那些重视自然科学的人来说,哲学最坏的方面是它不能产生普遍有效的结果。它不能给我们提供任何经过理解而掌握的东西。 哲学尽管经历了几千年的艰辛努力,对这一类知识却一无所成。不可否认:在哲学领域内还没有普遍被人接受的确定性知识。所有那些具有充分理由而被公众接受的见识,根据事实本身(ipso facto)已不再是哲学而变为科学知识; 哲学思想也不像各门科学那样具有向前进展的特征。 但在哲学领域我们却不能说超过了柏拉图。我们仅仅在史料方面超过了他,在他曾运用过的科学发现上高于他,然而,就哲学本身而言,我们大概很难再达到他的水平。 哲学与各门科学的区别在于,无论哪种类型的哲学都无需一致公认的见解,这也是哲学的本质之一。 作者简介 · · · · · ·雅斯贝尔斯 [Karl Jaspers 1883.02.23-1969.02.26],德国哲学家,精神病学家,现代存在主义哲学主要代表之一。他出生于德国南部奥登堡,病逝于瑞士巴塞尔(Basel)。 雅斯贝尔斯把哲学的任务规定为描述人的存在的意义,认为人的存在有4种形式,即“此在”、一般意识或意识本身、精神、生存。他强调只有生存才是人的真正存在的形式,而唯一能达到生存的途径是显示生存,即发现人的各种可能性。他承认个人的生存和自由受到限制,但又认为通过“超越存在”的追求可达到无限和完满,并指出要想达到超越存在,只有借助非理性的内心体验以及信仰。这就使他的存在主义直接通向了宗教信仰主义。 他尝试采用现象学的理念,直接研究患者的意识经验,企图建立单独属于精神病的病理学。1911 年将他的临床经验及病例解释撰成《普通精神病理学》一书发表,引起德国医学界重视,从... |
值得一看。挺有意思的。
同时细微处又有真知灼见
同学推荐很多次
后来理论的东西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