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杜勇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3-8 页数: 237 定价: 46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16118672 内容简介 · · · · · ·《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国家结构》阐述中国的古史研究,自二十世纪前期即是学术界关切的热点课题。1923年以来风靡一时的“古史辨”疑古思潮,1925年王国维先生提出的“古史新证”,以及后来李济先生提出的“古史重建”,归根到底都环绕着方法论问题。 作者简介 · · · · · ·杜勇,男,1956年生,四川旺苍人。先后就读于四川师范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1996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天津师范大学社科处处长、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先秦历史文化和历史文献研究,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出版《<尚书>周初八诰研究》、《金文断代方法探微》等著作多部,在《光明日报》、《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大陆杂志》等各类报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目录 · · · · · ·上编 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国家结构第一章 五帝时代形成中的贵族国家联盟 一 从阪泉之战看中国文明起源的路径 二 炎帝神农氏的源起与扩张 三 蚩尤非东夷考 四 从陶寺文化看尧舜部落联合体的性质 · · · · · ·() 上编 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国家结构 第一章 五帝时代形成中的贵族国家联盟 一 从阪泉之战看中国文明起源的路径 二 炎帝神农氏的源起与扩张 三 蚩尤非东夷考 四 从陶寺文化看尧舜部落联合体的性质 第二章 夏朝统一贵族国家的形成 一 关于历史上是否存在夏朝的问题 二 夏朝国家形式及其统一的意义 三 大禹治水广为流布的缘由 四 夏朝夷夏关系新说 第三章 商朝统一贵族国家的发展 一 商朝统一贵族国家的建立 二 商朝国家结构新论 三 商朝政区蠡测 四 夏商时期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下编 三代贵族国家体制下的附庸国 第四章 杞与莒 一 杞国的东迁及其他 二 古文字中“莒”字的鉴别问题 三 莒国亡年辨 第五章 徐与晋 一 从班簋的年代看徐偃王的事迹 二 关于春秋时代晋县的性质问题 三 “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新解 第六章 巴与蜀 一 甲骨文中的巴方 二 甲骨文中的蜀国地望 三 《禹贡》梁州相关诸问题 后记 · · · · · · () |
很有趣的一本书
感觉学到了非常多的知识
“无论在任何时代,都有身份的问题,人类永远不可能平等。”
等看完再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