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王一川 出版社: 北大出版社 副标题: 现代文学的文化维度 出版年: 2009-08-31 页数: 312 定价: 32.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301154724 内容简介 · · · · · ·本书是有关中国现代性的一部原创性专论。作者标举第三种现代思风,提出中国现代学这一独特学科构想,规定了它的反构型学思性质,由此出发对中国现代性的特征、颜面、景观和品格作了探索,得出中国现代性是一种后古典远缘杂种文化这一新结论。全书主要结合文学个案展开论述,回放出中国现代性的丰富景观,对相关的革命主义、审美主义、文化主义、先锋主义、拿来主义等种种思潮作了细致而深入的评述。 作者简介 · · · · · ·王一川,四川沐川人,1959年2月生。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文学院教授。在四川大学、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分别取得文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曾赴牛津大学、多伦多大学和哈佛大学访学。近年主要研究文艺美学、中国现代文艺与文化现代性问题。著有《意义的瞬间生成》、《审美体验论》、《语言乌托邦》、《中国现代卡里斯马典型》、《修辞论美学》、《中国形象诗学》、《张艺谋神话的终结》、《汉语形象美学引论》、《汉语形象与现代性情结》、《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和《文学理论》等。 目录 · · · · · ·现代文论与美学论丛》总序引言 第三种现代思风 上编 中国现代学概述 . 第一章 中国现代学思索 一 中国现代学:一种反构型学啊 · · · · · ·() 现代文论与美学论丛》总序 引言 第三种现代思风 上编 中国现代学概述 . 第一章 中国现代学思索 一 中国现代学:一种反构型学啊 二 中国现代的外国学 三 中国现代的现代学 四 现代性分期 五 中国现代Ⅰ与现代Ⅱ . 第二章 中国现代性的特征 一 现代性的特征 二 现代性的特征1:地球模式 三 现代性的特征2:民族协同观 四 现代性的特征3:制度转型论 五 现代性的特征4:道器互动说 六 现代性的特征5:人权说 . 第三章 中国现代性的颜面 一 现代性的颜面1:革命主义 二 现代性的颜面2:审美主义 三 现代性的颜面3:文化主义 四 现代性的颜面4:先锋主义 五 现代性的颜面5:拿来主义 . 第四章 中国现代性的景观与品格 一 现代性的景观 二 现代性的品格 三 后古典远缘杂种文化 四 建构后古典远缘杂种文化 . 下编 从现代学看文论与文学 . 第五章 中国现代文论的传统性品格 一 中国现代文论的品格问题 二 总体上的现代性与深层次上的古典传统性 三 现代文体一古典遗韵型 四 古典文体一现代视角型 五 现代文体一古典精神型 . 第六章 中国现代文论的现代性品格 一 关于中国现代文论的现代性品格 二 现代性品格的生成语境 三 现代性品格的呈现 四 未来:从显西隐中到以中化西 . 第七章 中国现代Ⅰ文学与现代Ⅱ文学的断连带 一 现代性体验、文学史及断连带 二 “下海”潮与现代Ⅱ文学的发生 三 77后群体及其关键突破 四 大众文化崛起与文学的边缘化 五 断连带与现代Ⅱ . 第八章 伤痕文学的三群体验类型 一 三种体验类型 二 惊羡型文本 三 感愤型文本 四 回瞥型文本 五 社会修辞与审美价值之间 . 第九章 想象的革命——王朔与王朔主义 一 想象的革命者 二 在语言中继续革命 三 调侃:新生存方式的表征 四 顽主:新人物范型 五 王朔主义 六 王朔主义的终结 . 第十章 反思对话体与怨羡情结——铁凝《大浴女》读后 一 热销冷读 二 反思对话体 三 象征性器物形象 四 怨羡情结的双重分析 五 铁凝与中国现代人格的美学探索 后记 · · · · · · () |
生动有趣的诠释了
这本书真的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一本书写出自己想看的内容
出新了自然都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