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史帝芬.米契爾/瑪格麗特.布萊克 出版社: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副标题: 精神分析的歷史 原作名: Freud and Beyond:a history of modern psychoanalytic thought 译者:白美正 出版年: 2011-6-15 页数: 408 定价: TWD 5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9866112102 内容简介 · · · · · ·什么是精神分析? 电影及漫画很喜欢出现这画面:一个病人躺在沙发上,对着虚空说话,而医生翘着二郎脚低头作笔记------尤有甚者,像好莱坞娱乐片「老大靠边闪」一样,黑道老大听到「恋母情结」就气得跳脚,拿枪指着精神科医师,不准他乱说话。 精神分析已深入现代生活,成为流行文化的符号,例如潜意识、伊底帕斯情结、梦的意义等。然而,想要了解精神分析,不能只读佛洛伊德,因为,精神分析从那张躺椅上诞生之后,在过去五十年间,已经历了许多的扩展与改革,越来越丰富并引人入胜。 《超越佛洛伊德》宛若一堂精彩的导读课,引导读友进入精神分析的世界。本书最大特色,是它首度让精神分析脱去艰涩的外衣,透过丰富生动的案例,平易近人 的笔触,扼要介绍精神分析思想的流变,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迅速了解其精华堂奥,也让我们对人类心灵的深度和复杂度,发出衷心的赞叹。 作者简介 · · · · · ·史帝芬.米契尔(Stephen A. Mitchell, 1946-2000) 米契尔身 兼威廉.阿兰森.怀特研究所(William Alanson White Institute)的训练及督导分析师,并任教于纽约大学心理治疗及精神分析博士后课程。他被视为精神分析中「关系学派」的创立者,而他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就是成立国际精神分析期刊「精神分析对话」(Psychoanalytic Dialogues),这份学术期刊极具影响力,他也藉此将「关系精神分析」(Relational Psychoanalysis)介绍给更多读者。 在与葛林伯格(Jay Greenberg)合作出版第一本书《客体关系的精神分析理论》(Object Relations in Psychoanalytic Theory)后,他经常受邀至美国、欧洲与以色列等地授课。除了学术贡献,米契尔... 目录 · · · · · ·中文版编译事项说明译者序 前言 致谢 第一章 佛洛伊德及古典精神分析的传统 第二章 自我心理学 · · · · · ·() 中文版编译事项说明 译者序 前言 致谢 第一章 佛洛伊德及古典精神分析的传统 第二章 自我心理学 第三章 苏利文和人际精神分析 第四章 克莱恩与当代克莱恩学派理论 第五章 英国客体关系学派:费尔贝恩和温尼考特 第六章 身分心理学与自体心理学:艾瑞克森和寇哈特 第七章 当代佛洛伊德学派的改革者:肯伯格、薛佛、娄沃与拉冈 第八章 理论的争议 第九章 技巧的争议 附录一 参考书目 附录二 英文索引 · · · · · · () |
可能我道行比较浅,一时半会还真的无法消化
给别人买的
很有趣
脑洞之大,角度只独特让我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