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陈新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从现代到后现代 出版年: 2010-12 页数: 280 定价: 30.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301181980 内容简介 · · · · · ·西方人对于历史的反思,从古希腊开始就有较为系统地体现,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18世纪末历史主义思想的兴起。之后,西方历史认识才得以突破传统,进入一个反思更为深入、研究更为系统的时代。本书从作者“自我”的立场出发,表述对于历史认识核心要素的认知,对西方现代历史认识中的科学主义 和符合论真理观加以批判,进而阐述后现代主义给当代历史编纂和观念上带来的震撼,如福柯、德里达、海登•怀特等人对于时间、变化、历史性等主题所进行的批判与反思。作者表明,后现代主义将历史认识引入到更为复杂、更为多元的系统之中,必将促使史学家更加自知、自律、自尊,对自己的研究对象乃至研究行为本身进行历史地思考。 . . . . 史学的进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认识论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没有认识论方面的发展,那么史学研究的一切成就都只能表现在史料的量的方面的扩展。 西方近现代史学是在科学实证主... 作者简介 · · · · · ·陈新,1972年生,江西萍乡人,1999年获复旦大学史学博士学位,2001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完成博士后研究,现任复旦大学历史系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专业教授。著作有《西方历史叙述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译作有海登•怀特《元史学:19世纪欧洲的历史想像》、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合译),编选译文集《当代西方历史哲学读本》、《史学理论读本》。 目录 · · · · · ·目 录第一章 历史思维 第一节 历史经验与历史思维 一、进入历史思维的经验 二、历史思维与经验编织 三.概念化的多样性可能 · · · · · ·() 目 录 第一章 历史思维 第一节 历史经验与历史思维 一、进入历史思维的经验 二、历史思维与经验编织 三.概念化的多样性可能 第二节 记忆与历史思维 一、记忆使历史思维成为可能 二、原始经验与历史表现之间的记忆 三、集体记忆由个人记忆中产生 第三节 逻辑推论与历史想象 一、记忆缺失与历史表现的欲望 二、逻辑推论与历史表现 三、历史想象与演绎思维 第二章 西方现代历史认识 第一节 西方现代历史认识的渊源:古希腊历史认识及其理念 一、对古希腊历史认识的研究 二、古希腊历史认识分析 第二节 历史主义与20世纪早期的德国史学:一种目的论解释 一、兰普勒希特辩论 二、德国史学的可能性 三、历史主义的后果 第三节 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历史认识 一、发现历史与解释历史 二、调和观念与实践的张力 三、实现史学的意义 第三章 西方后现代主义历史认识 第一节 历史与权力:福柯《规训与惩罚》讲述的三个故事 一、已经完成的故事:监狱的诞生 二、正在完成的故事:现代性的展开与批判 三、刚刚开始的故事:谱系学方法与实践 第二节 解构与历史:德里达对历史认识的可能效应 一、语言 二、事实 三、时间 四、文本 五、世界 六、历史 第三节 历史、比喻、想像:海登•怀特的历史哲学 一、史学困境与对策 二、话语与比喻理论 三、历史真实与想象 第四节 诗性预构与理性阐释:海登•怀特的《元史学》 一、诗性预构先于理性阐释 二、形式主义方法与结构主义理论框架 三、理论表述与叙述实践的张力 第五节 实验史学:后现代主义在史学领域的诉求 一、面对后现代主义 二、历史认识的结构变迁 三、历史叙述与实验史学 第四章 观念的历史性:认识与反思 第一节 “人文主义”的兴起 一、作为叙述实体的“人文主义”的起源 二、19世纪“人文主义”的含义 三、20世纪“人文主义”的含义 四、转型时期的基本事实与社会状况 五、人文主义者的目标 第二节 “世界历史”观念的历史、理论与当代境遇 一、学术视野中的“世界历史”:性质与认识论基础 二、“世界历史”在全球化经验中的境遇 第三节 从观念史到思想史:全球化情境下的思想史写作 一、思想史研究中的内与外 二、全球化与思想交流的现实 三、全球化情境下的思想史写作 结 语 态度决定历史:后现代状况下的历史学 一、后现代主义的兴起:话语权力再分配 二、后现代状况下的历史学:态度决定历史 三、后现代历史写作的前景 后 记 · · · · · · () |
很有趣
我很喜欢书,看的书越多,就会涉猎更广的书目
好评!有一本神奇的新书!
以后一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