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陈思和 出版社: 山东教育出版社 原作名: 陈思和 出版年: 2010-9 页数: 337 定价: 39.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20世纪文学史理论创新探索丛书 ISBN: 9787532862559 内容简介 · · · · · ·《新文学整体观续编》主要内容简介:2005年底,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举办第二届“明贤讲席——近现代中国文学的学科视野”的报告会,主题报告者有李欧梵、王德威、王晓明、黄子平、陈平原和我六人。 作者简介 · · · · · ·陈思和,1954年生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学学会副会长,上海作协副主席,《上海文学》主编。主要著作:《巴金论稿》、《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等。 目录 · · · · · ·总序代序:我们的学科,已经不再年轻,其实还年轻 第一章 “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锋性 第一节 先锋运动:中国20世纪文学的世界性因素 第二节 “五四”新文学运动是一场先锋运动 第三节 以巴金为例:新文学传统在先锋与大众之间 · · · · · ·() 总序 代序:我们的学科,已经不再年轻,其实还年轻 第一章 “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锋性 第一节 先锋运动:中国20世纪文学的世界性因素 第二节 “五四”新文学运动是一场先锋运动 第三节 以巴金为例:新文学传统在先锋与大众之间 第二章 抗战与当代文学 第一节 抗战为中国20世纪文学史的分界 第二节 当代文学观念中的战争文化心理的形成 第三节 战争文化心理在文学观念上的表现 第三章 当代文学史上的潜在写作 第一节 潜在写作的文学史意义 第二节 潜在写作的重要文本:《无名书》 第四章 文学史上的民间文化形态 第一节 从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解释 第二节 “文革”后文学某种走向的解释 第三节 新世纪文学创作的民间审美 第五章 现代都市文化与民间形态 第一节 都市文化建构中的民间形态 第二节 张爱玲现象与现代都市文学 第三节 现代都市文学创作的民间形态之一:现代读物 第六章 共名与无名相交替的文学状态 第一节 共名与无名的文化状态 第二节 共名状态下的文学创作 第三节 无名状态下的文学创作 第四节 20世纪90年代文学的无名特征 第七章 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因素 第一节 中外文学关系中的世界性因素 第二节 《马桥词典》:中国当代文学的世界性因素之一例 后记 · · · · · · () |
哈哈哈哈哈哈
非常喜欢
很有趣
同时细微处又有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