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與沒有歷史的人txt,chm,pdf,epub,mobi下载 作者:Eric J. Wolf/賈士蘅 出版社: 麥田 副标题: (全新增訂版) 原作名: Europe and the People Without History 译者:賈士蘅 出版年: 2013-2 页数: 720 定价: 650 装帧: 平装 ISBN: 9789861738581
内容简介 · · · · · ·◆一部橫跨五百年「人類學的世界史」典範,馬克思主義人類學、後殖民與全球史經典鉅作! ◆全新增訂版,新增導讀,1997年、1982年版前言,新增地圖照片近六十幅,參考書目 ◆對於十五至十八世紀後半工業革命出現的重商主義/殖民帝國時代,以及十八世紀後半工業革命爆發以後至今的資本主義時代的全球性擴張與宰制關係的發展,提出深具歷史縱深的「中心-邊陲」理論,並對邊陲的低度發展及依賴發展有深刻的認識。 在歷史的措詞中,與歷史有特權關係的人,和那些沒有歷史的人,遭遇到共同的命運。──艾瑞克.沃爾夫 沃爾夫一再強調「人類學應該發掘歷史」,尤其是一部能解釋當代世界的社會系統如何演變為現今面貌的歷史,需要以對於諸社會、包括對我們身處的社會的分析眼光重新審視。他指出,關切歷史的政治經濟學與政治經濟的歷史學兩者都有必要,文化分析與田野的民族誌兩者亦然。沃爾夫將此種分析的歷史...
◆一部橫跨五百年「人類學的世界史」典範,馬克思主義人類學、後殖民與全球史經典鉅作! ◆全新增訂版,新增導讀,1997年、1982年版前言,新增地圖照片近六十幅,參考書目 ◆對於十五至十八世紀後半工業革命出現的重商主義/殖民帝國時代,以及十八世紀後半工業革命爆發以後至今的資本主義時代的全球性擴張與宰制關係的發展,提出深具歷史縱深的「中心-邊陲」理論,並對邊陲的低度發展及依賴發展有深刻的認識。 在歷史的措詞中,與歷史有特權關係的人,和那些沒有歷史的人,遭遇到共同的命運。──艾瑞克.沃爾夫 沃爾夫一再強調「人類學應該發掘歷史」,尤其是一部能解釋當代世界的社會系統如何演變為現今面貌的歷史,需要以對於諸社會、包括對我們身處的社會的分析眼光重新審視。他指出,關切歷史的政治經濟學與政治經濟的歷史學兩者都有必要,文化分析與田野的民族誌兩者亦然。沃爾夫將此種分析的歷史,看作能夠抵擋現今人文學科中日漸取得優勢的「形式化的理性」之趨勢,亦即,不再探求人類行動的原因,只尋找由制式詞語堆砌問題的制式解答。唯有從過去尋找現在的成因,人類才能理解推動諸社會與文化演變成今天面貌的力量,本書成果即出之於作者此一信念。 而其歷史敘事乃從馬克思主義的「生產方式論」切入,提出三種主要的生產方式模型——以親屬關係為原則的生產方式、附屬納貢性的生產方式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然後以這三種生產方式的分合、衝突、重組來貫穿全球人類這五百年來的歷史。 據此,他將近五世紀的世界史劃分為兩個階段:從十五世紀到十八世紀後半工業革命出現以前是重商主義時代,歷史的主軸在於歐洲(特別是西南歐)崛起的殖民帝國把全世界都囊括到以歐洲為中心的附屬納貢性的經濟體系裡,從而改變了美洲、非洲、亞洲這些「邊陲」的生產方式。 然後,十八世紀後半工業革命爆發以後至今是資本主義時代,歷史的主軸是工業化國家把全世界都吸納進以歐洲(後來加入了美國、日本)為中心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體制底下,相應於此,全球各「邊陲」的生產方式遂開始加速裂解重組以配合中心的需要,此一過程至今仍在以越來越快的速度、越來越深的幅度進行之中。 沃爾夫關於重商主義∕資本主義的全球性擴張與宰制過程的闡釋,在「中心-邊陲」關係上的理解相較於依賴理論更具歷史縱深,對邊陲的低度發展及依賴發展的認識也深刻得多,堪稱馬克思主義人類學、後殖民和全球化論述諸領域的集大成之作。 各界推薦各界讚譽 ◎馬克思死後百年總算有了一本原創性十足的著作。――艾瑞克?霍布斯邦(Eric J. Hobsbawm) ◎ 這本書最重要的價值在於它宏闊的視野、它想為弱勢者發出聲音留下紀錄的悲憫胸懷,以及它為了證實這一悲憫博大的世界觀,確切而勇敢地、不憚繁瑣地去拼湊補綴出一張無比巨大的世界歷史拼圖,而且拼出來的這張圖最終還能條理明晰、首尾一貫,這樣的氣魄、毅力和耐力無疑令人拜服。──楊德睿(南京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副教授) ◎沃爾夫其書的傑出,不在他受人類學功能學派、傳統新古典經濟學派,或是自由史觀的指引,而在他能超越既有的理論框限,且能自闢蹊徑地提出理論框架,從而見出人所未見。他能走出馬克思教條的陰影猶是餘事了。――社會學家丹尼爾?奇洛特(Daniel Chirot) ◎這部作品擁有強大的理論思維,對社會真實亦有著鮮活的感受力。──《泰晤士報文學增刊》(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沃爾夫的初衷,是解釋西元一四〇〇年以來將各個族群聯繫起來的因果關係鏈的發展與本質,成就了這部結構嚴謹、簡練精確的作品。──《大洋洲》(Oceania) ◎ 沃爾夫的初衷是表述,歐洲擴張不只改變了歐洲以外社會的歷史軌跡,同時重建這些社會在歐洲介入之前的歷史紀錄。……他的歷史眼光與分析的廣度讓人驚奇,對於歷史上的「勝利者」與「敗北者」,給予了幾乎同等的關注。──麥可.齊美(Michael S. Kimmel),《美國社會學刊》(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作者简介 · · · · · ·艾立克?沃爾夫(Eric J. Wolf)艾立克?沃爾夫(Eric R. Wolf,1923~1999)一九二三年出生於維也納,一九四○年赴美,並曾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結束後於一九五一年獲得哥倫比亞大學人類學博士學位,曾先後任教於伊利諾大學、耶魯大學、芝加哥大學等著名學府。沃氏是當代著名人類學家,著作甚豐,知名的作品有《農民社會》(Peasants, 1966)、《二十世紀的農民戰爭》(Peasant War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1969)等。《歐洲與沒有歷史的人》則被認為是其代表作。 譯者簡介賈士蘅台灣大學歷史系學士,考古人類學碩士,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博士班肄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東亞語文學系博士班肄業。曾服務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美國丹佛美術博物館研究員。翻譯作品有《英國史》、《英國社會人類學》、《英國社...
艾立克?沃爾夫(Eric J. Wolf)艾立克?沃爾夫(Eric R. Wolf,1923~1999)一九二三年出生於維也納,一九四○年赴美,並曾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結束後於一九五一年獲得哥倫比亞大學人類學博士學位,曾先後任教於伊利諾大學、耶魯大學、芝加哥大學等著名學府。沃氏是當代著名人類學家,著作甚豐,知名的作品有《農民社會》(Peasants, 1966)、《二十世紀的農民戰爭》(Peasant War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1969)等。《歐洲與沒有歷史的人》則被認為是其代表作。 譯者簡介賈士蘅台灣大學歷史系學士,考古人類學碩士,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博士班肄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東亞語文學系博士班肄業。曾服務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美國丹佛美術博物館研究員。翻譯作品有《英國史》、《英國社會人類學》、《英國社會史》、《歷史的再思考》、《帝國的年代》、《英國工人階級的形成》等書。
目录 · · · · · ·第一部 連結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一四○○年時的世界 第三章 生產方式 第四章 歐洲――擴張的序幕 第二部 尋求財富 · · · · · ·() 第一部 連結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一四○○年時的世界 第三章 生產方式 第四章 歐洲――擴張的序幕 第二部 尋求財富 第五章 在美洲的伊比利半島人 第六章 皮毛生意 第七章 奴隸貿易 第八章 東方的貿易與征服 第三部 資本主義 第九章 工業革命 第十章 資本主義中的危機與變異 第十一章 商品的流動 第十二章 新勞工 後記 參考書目摘要 書目資料 地圖 · · · · · · ()
|
很有趣
可谓字字珠玑
感觉真是不错。
不错,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