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于尔根·奥斯特哈默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 19世纪史 原作名: Die Verwandlung der Welt: eine Geschichte des 19. Jahrhunderts 译者:强朝晖/刘风 出版年: 2016-11-1 页数: 1864 定价: CNY 238.00 装帧: 精装 丛书: 甲骨文丛书 ISBN: 9787509781623 内容简介 · · · · · ·一部经典之作! · 【内容简介】 从19世纪开始,人类现代史即将拉开序幕。这是一个重大政治理念汇聚的时代,是“此在”科学化的时代,是铁路与工业的时代,是各大陆之间的大规模移民以及第一波经济和通信全球化浪潮的时代,是民族主义和欧洲帝国主义向全球扩张的时代。但同时,在今人眼 中,19世纪却已变得遥远而陌生:一个辉煌的昨日世界。本书从世界史的角度描绘和剖析了这段历史,一个欧亚美非各大洲经历剧变与全球化诞生的时代。国际历史学会前主席于尔根•科卡称此书是“德国历史写作中的里程碑”, 奥斯特哈默也因此被誉为“有关19世纪的布罗代尔”。 · 【获奖情况】 2010年莱布尼茨奖(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Prize)(德国研究基金会) 2012年格尔达・汉高奖(Gerda Henkel Prize)(格尔达・汉高基金会) 2017年汤因比奖... 作者简介 · · · · · ·【作者简介】 于尔根•奥斯特哈默(Jürgen Osterhammel),1952年生,曾在伦敦德国史研究所和弗莱堡大学工作,现为康斯坦茨大学近现代史教授。他出版过大量有关18世纪以来的欧亚历史著作。其作品包括《中国与世界:十八世纪至当代》(获得德国史学家协会奖)《中国革命: 1925年5月30日, 上海》《世界的演变:19世纪史》等。于尔根•奥斯特哈默因其在历史学研究中的卓越成就分别于2010年和2016年获得莱布尼茨奖、汤因比奖。目前,他正在从事2 0世纪的去殖民化史研究,并和入江昭(Akira Iriye)合作主编6卷本《世界史》(A History of the World)。 · 【译者简介】 强朝晖,职业译者,译有《中国冲击》《水的政治》等。 刘风,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毕业,德语同传译员,自由职业翻译,译有《正午的单车》、《完美三月》和《... 目录 · · · · · ·中文版序绪论 第一部 近景 第1章 记忆与自我观察 ——19世纪的媒介式永恒 一 视与听 · · · · · ·() 中文版序 绪论 第一部 近景 第1章 记忆与自我观察 ——19世纪的媒介式永恒 一 视与听 二 记忆藏所、知识宝库与存储媒介 三 叙述、报道与“现实主义” 四 统计学 五 新闻 六 摄影术 第2章 时间 ——何时谓19世纪? 一 年代划分与时代特征 二 历法与年代分期 三 转折与过渡 四 鞍形期-维多利亚时代-世纪末时期 五 时钟与速度 第3章 空间 ——何处谓19世纪? 一 空间/时间 二 元地理学:空间的名称 三 “心理地图”:空间观念的相对性 四 互动空间:大陆与海洋 五 区域划分:权力与空间 六 领土所有权、离散地与边界 第二部 全景 第4章 定居与迁徙 一 规模与趋势 二 流亡与流放地 三 集体性逃亡与种族清洗 四 内部迁徙与奴隶贸易的转型 五 人口迁徙与资本主义 六 全球移民危机 第5章 生活水平 ——物质生存的安全与风险 一 “生活水平”与“生命质量” 二 寿命的延长与“健康人” 三 对瘟疫的恐惧与预防 四 流动的风险——今与昔 五 自然灾害 六 饥荒 七 农业革命 八 贫困与富裕 九 消费全球化 第6章 城市 ——欧洲模式与全球特色 一 城市的正常形态与特殊形态 二 城市化与城市体系 三 在“去城市化”与超增长之间 四 特殊城市与一般性城市 五 港口城市的黄金期 六 殖民城市:通商口岸与帝国都市 七 内部空间与地下空间 八 象征、美学与规划 第7章 边疆 ——对空间的征服和对游牧生活的入侵 一 侵略与边疆的形成 二 北美的“荒野西部” 三 南美与南非 四 欧亚大陆 五 定居性殖民主义 六 征服自然:生态空间遭到入侵 第8章 帝国与民族国家 ——帝国的惯性力 一 趋势:大国外交与帝国扩张 二 通往民族国家之路 三 帝国:它是如何组合在一起的? 四 帝国:类型与比较 五 帝国:例证和模棱两可的例子 六 不列颠治下的和平 七 帝国:人们是如何在其中生活的? 第9章 权力体系、战争与国际主义 ——两场世界大战之间 一 通往世界国家体系的蜿蜒之路 二秩序空间 三 战争:和平的欧洲、不安宁的亚洲与非洲 四 外交:政治工具与跨文化艺术 五 国际主义和标准的普世化 第10章 革命 ——从费城经南京到圣彼得堡 一 革命——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还是从哪里而来? 二 革命性的大西洋 三 世纪中叶的痉挛 四 1900年后的欧亚地区革命 第11章 国家 ——“最小的政府”、统治排场和“未来隶属” 一 秩序与交往:国家和政治 二 君主制的新发明 三 民主制 四 管理 五 动员化和组织化 六 自强:来自边缘区防御的政策 七 国家与民族主义 第三部 主题 第12章 能源与工业 ——谁,何时,何地,解放了普罗米修斯? 一 工业化 二 能源体系:煤炭世纪 三 经济发展(不发展)的路径 四 资本主义 第13章 劳动 ——文化的物质基础 一 农业劳动的比重 二 工作场所:工厂,工地,办公场所 三 劳动世界的解放之路:奴隶,农奴,解放的农民 四 雇佣劳动的不平衡性 第14章 网络 ——作用范围,密度,网眼 一 交通与通信 二 贸易 三 货币与金融 第15章 等级制度 ——社会领域的垂直维度 一 一部世界社会史? 二 贵族的缓慢衰亡 三 市民与准市民 第16章 知识 ——增多,浓缩,分布 一 世界性语言:大语言地区 二 读写能力教育和学校化 三 作为欧洲文化输出品的大学 四 知识的流动和译介 五 自我及他者的人文科学 第17章 “文明化”与排异 一 “文明世界”及其“布道” 二 奴隶解放和“白人的统治地位” 三 排外与“种族斗争” 四 反犹主义 第18章 宗教 一 宗教的概念和条件 二 世俗化 三 宗教与帝国 四 改革与革新 结束语 ——历史上的19世纪 附录 后记 缩略语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地名索引 关键词索引 · · · · · · () |
很好。挺不错的。
已经被深深吸引
细细品吧~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