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左松涛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17-1-1 页数: 481 定价: CNY 48.00 装帧: 平装 丛书: 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丛书 ISBN: 9787108058270 内容简介 · · · · · ·晚近国人的教育观受到外来思想的深刻改造,对传统私塾与新式学校均有简单化的评判倾向,多视两者为落后与进步、野蛮与文明之争。无论对科举停废前大量存在的旧式民间学塾,还是从清末到民国所发生的私塾与学校长期的纠缠竞争,亟待进行深入、持平的研究。 本书不以成败的标准评价历史 ,也不发思古之幽情,竭力重构当年的历史环境与历史观念,重建有关近代中国私塾与学堂之争的诸多重要史实,可为中国追求教育现代性的努力提供多方面的参考。 作者简介 · · · · · ·左松涛 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学士、硕士,中山大学历史学博士,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2015—2016年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校区历史系访问学者,著有《变动时代的知识、思想与制度:中国近代教育史新探》、《辛亥革命史事长编》(第五册)等,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目录 · · · · · ·绪论一 谈对中国固有教育的不同观察 二 近代中国“教育”概念的形成 三 由“礼”及“学”再到“教育” 四 私塾与学校关系问题古今连接 五 研究前史概说 · · · · · ·() 绪论 一 谈对中国固有教育的不同观察 二 近代中国“教育”概念的形成 三 由“礼”及“学”再到“教育” 四 私塾与学校关系问题古今连接 五 研究前史概说 六 本书研究旨趣 第一章 私塾概念在近代中国的演生 第一节 定义私塾出现的困难纠结 第二节 传统中国时期的私塾称谓 第三节 戊戌变法之前的所谓私塾 第四节 清末十余年间的私塾用法 第五节 民国时期的各种私塾界定 第二章 科举停废前的民间旧式教育(1644-1904年) 第一节 清代民众旧式教育的诸种形态 第二节 民间学塾的分布、规模及教学 第三节 民间学塾的师资数量、收入与流动 第四节 民间学塾与清代民众识字率之关系 第三章 清末的私塾与学堂之争(1905-1911年) 第一节 “私塾改良”的争论 第二节 民间的私塾改良会 第三节 朝廷与直省的改良 第四节 新式学堂与民间学塾的博弈 第四章 民国初期的私塾与学校之争(1912-1927年) 第一节 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的革新举措 第二节 北洋政府初期的私塾政策 第三节 北洋政府中后期的私塾政策 第四节 民国初期学校与私塾量化比较 第五节 私塾与学校之争中的新局面 第五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私塾与学校之争(1927-1949年) 第一节 国民党在广东、湖北的先行实践 第二节 “私塾党化”潮流的涨落 第三节 教育部推动“私塾学校化” 第四节 私塾与学校的数量、社会观感之比较 结语 · · · · · · () |
颠覆了本人固有浅薄的世界观、价值观
追了很久,新书当然要力挺。
很有趣
思路清晰,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