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高丙中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文化研究 出版年: 2008-10 页数: 445 定价: 55.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未名社科菁华·人类学 ISBN: 9787301142974 内容简介 · · · · · ·《民间文化与公民社会》主要是在尝试把“民间”成长为公民社会的现代历程与中国文化的世纪变迁并置起来展开论说。作者基于在湖北、河北、粤东北和西北、东北等地区的实地调查,书写社会中的文化,呈现活生生的“文化中国”,分析民间文化的复兴,讨论文化时间与文化空间的重构,诊断公民社会的发展。 作者简介 · · · · · ·高丙中,男,1962年1月出生于湖北省京山县,从1978年开始在湖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学习语言文学、民问文学、民俗学,随后在北京大学、夏威夷大学、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研修文化人类学;从1999年开始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人类学专业教授,兼任北京大学人类学与民俗研究中心、公民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文化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 目录 · · · · · ·第一编 民间:学术与国家的在场民间文化的复兴:个人的故事 民间的仪式与国家的在场 从人生意义的设计看家族文化的复兴 日常生活的现代与后现代遭遇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整合性的学术概念的成型 · · · · · ·() 第一编 民间:学术与国家的在场 民间文化的复兴:个人的故事 民间的仪式与国家的在场 从人生意义的设计看家族文化的复兴 日常生活的现代与后现代遭遇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整合性的学术概念的成型 第二编 民族与文化研究 东北驻屯满族的血缘组织——从氏族到家族再到家户的演变 文化影响与文化重构——土族的例子 中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族际文化共享 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变迁 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碰撞与会通 精英、大众与民间的文化分层 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战略——追求文化整合还是文化平衡? 西方生活方式研究的理论发展叙略 第三编 民族国家的时空框架 现代化与时空设置的转型:以土族为例 圣诞节与中国的节日框架 端午节的源流与意义 民族国家的时间管理——中国节假日制度的问题及其解决之道 作为一个过渡礼仪的两个庆典——对元旦与春节关系的表述 第四编 迈进公民社会 社会团体的合法性问题 社团合作与中国公民社会的有机团结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课题的民间信仰 一座博物馆——庙宇建筑的民族志——论成为政治艺术的双名制 中国的公民社会发展状态——基于“公民性”的评价 第五编 民族志的书写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需要培育扎实的民族志基本功 民族志发展的三个时代 民族志的科学范式的奠定及其反思 以法律多元为基础的民族志研究 人类学反思性民族志研究:一个范式的六种尝试 中国民俗学的人类倾向 民族志是怎样“磨”成的?——以贝特森的《纳文》为例 第六编 以国外世界为田野 人类学国外民族志与中国社会科的发展 近距离看美国社会:适合镇田野作业笔记?预调查篇 · · · · · · () |
极力推荐
出新了自然都买
超赞
语言详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