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守奎 出版社: 中西书局 出版年: 2017-2 页数: 528 定价: 6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清华简《系年》与古史新探”研究丛书 ISBN: 9787547511848 内容简介 · · · · · ·後記 清華簡的整理與研究工作始終都是在李學勤先生領導下進行的。李先生提攜後進不遺餘力,項目立項後李先生就讓我放手去做。 在2015年10月30日 “清華簡《繫年》與古史新探”學術研討會暨“清華簡《繫年》與古史新探研究叢書”新書發佈會上,我講了當時的心情: 清華簡《繫年》很重要,這已經是大家的共識。 充分而深入地研究《繫年》很重要,這是必需的。 各級領導與專家全力支持更加重要,這是我真切的感受。 今天大會没有設置規範的主席臺,我個人認爲,從四面八方來到這裏,關心和支持《繫年》研究的嘉賓、學者都是主席。 謝謝大家的大力支持! 我在論文集的後記中説過:一排排的感謝,不是好文章,却是真心情。這份心情不表,難以平抑。 這套叢書能够順利出版,有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這個依托的平臺的支持,有專家的指導,有單位各級領導的支持,有全體項目組成員的努力,有出版社的傾力製作... 作者简介 · · · · · ·李守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任职于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历史系和中文系,主要从事古文字考释、出土文献研究和汉字学研究,任历史文献学博士生导师、汉语言文字学博士生导师。1993年东北师范大学汉语史方向毕业后,曾长期在吉林大学学习和工作,受到多方面的培养和锻炼,2009年以后主要从事清华简整理与研究至今。 目录 · · · · · ·李學勤先生致辭林沄先生致辭 裘錫圭:説侯馬盟書“變改 及奐俾不守二宮” 謝維揚:由清華簡《繫年》小議周初諸侯國地位的 特點 朱鳳瀚:《繫年》“周亡王九年”再議 李 零:讀簡筆記:清華楚簡《繫年》第一至四章 · · · · · ·() 李學勤先生致辭 林沄先生致辭 裘錫圭:説侯馬盟書“變改 及奐俾不守二宮” 謝維揚:由清華簡《繫年》小議周初諸侯國地位的 特點 朱鳳瀚:《繫年》“周亡王九年”再議 李 零:讀簡筆記:清華楚簡《繫年》第一至四章 徐少華:清華簡《繫年》“周亡(無)王九年”淺議 沈建華:《繫年》“禦奴 之戎”與卜辭“四封方” 相關地理 張世超:《繫年》周初記載解讀 陳偉武:清華簡《繫年》首章“央帝”臆釋 羅新慧:試説清華簡《繫年》第一章及其他篇章中的“帝” 陳 絜:清華簡《繫年》第二十章地名補正 吳良寶: 羌鐘銘“楚京”研究評議 沈載勳:對傳世文獻的新挑戰:清華簡《繫年》 所記周東遷史事考 寧鎮疆:由清華簡《繫年》“帝 ”申論周代 “籍田”、“籍禮”的相關問題 ——兼説商代無“籍田”及“籍禮” 劉光勝:清華簡《繫年》與“周公東征”相關問題考 梁立勇:讀《繫年》札記 李 鋭:《繫年》零札 袁金平:由清華簡《繫年》“子釁壽”談先秦人名 冠“子”之例 宋鎮豪:談談清華簡《繫年》的古史編纂體裁 尤 鋭:從《繫年》虛詞的用法重審其文本的可靠性——兼初探《繫年》原始資料的來源 陳民鎮:從虛詞特徵看清華簡《繫年》的真僞、 編纂及性質 郭永秉:清華簡《繫年》抄寫時代之估測 ——兼從文字形體角度看戰國楚文字區域性特徵形成的複雜過程 魏慈德:《繫年》的簡背形制探究及其記事觀點與《左傳》異同例舉 賈連翔:戰國竹書尺度新探 曹錦炎:説清華簡《繫年》的“ ” 黃錫全:清華《繫年》簡所見“ 方城”、“造於方城”等名稱小議 季旭昇:從《清華貳•繫年》談金文的“蔑 (廉)” 王志平:“飛廉”的音讀及其他 羅運環:清華簡《繫年》的字體特點 孟蓬生:釋“ ”——歌支通轉例説之一 蘇建洲:《繫年》文字詮解三則 張富海:清華簡《繫年》通假柬釋 李松儒:試析《繫年》中的一詞多形現象 王 輝:也談清華簡《繫年》“降西戎”的釋讀 ——兼説“降”、“ ”訛混的條件及“升”、 “ ”之别 徐在國:清華伍《命訓》“ ”字試析 單育辰:釋甲骨文“ ”字 劉 釗:清華簡研究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寫在“清華簡《繫年》與古史新探研究叢書”出版之際 李守奎:一部古史探新知——清華簡《繫年》的價值和意義 程 浩:龍蟲並雕 由微見著——《戰國竹書形制及相關問題研究》評介 後記 · · · · · · () |
提供了很多清晰的论点
这本书高中学北京大学先修课的时候老师就反复提及
非常满意
需要静下心慢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