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贵连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新民说 副标题: 修订本 出版年: 2018-1-1 页数: 544 定价: 98.00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59803580 内容简介 · · · · · ·▼内容简介 沈家本,(1840—1913),字子惇,又作子敦,号寄簃,浙江湖州人。晚清著名法学家,光绪九年(1883年)进士,历任天津与保定知府、刑部左侍郎、修订法律大臣、大理院正卿、法部右侍郎、资政院副总裁、法部左侍郎等职。 出身刑部,旧律素养极深,在晚清的大变局中,担起法制改革的大旗,放眼世界,致力锻造融会中西、古今的新法制。在他主持之下,废除了传统酷刑,并将以《大清律例》为代表的传统法系改造为包括刑律、民律、刑事诉讼律、民事诉讼律在内的西方部门法体系;同时,创办京师法律学堂以培育法学人才,聘任日本法学博士来华参与修律,延请留学生翻译大批欧美与东瀛的新式法典。沈家本引领时代,影响深远,被后世誉为“中国法制现代化之父”。 本书中,作者不仅讲述了沈家本的生平,更详细讨论晚清变法修律的过程,与当时新旧思想碰撞带来的争议。描绘出一幅板荡不定的政治时局图卷... 作者简介 · · · · · ·▼作者简介 李贵连,广东省五华县人,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律史学会常务理事,华中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华中科技大学近代法研究所名誉所长。当代汉语学界沈家本研究第一人。著有《近代中国法制与法学》《沈家本年谱长编》《沈家本评传》《法治是什么:从贵族法治到民主法治》《1902:中国法的转型》等。 目录 · · · · · ·修订版前言现代法治:沈家本的改革梦(代自序) 序 第一章 家世和青少年时代 一 宦迹不显的诗书世家 二 北京——童年和少年 · · · · · ·() 修订版前言 现代法治:沈家本的改革梦(代自序) 序 第一章 家世和青少年时代 一 宦迹不显的诗书世家 二 北京——童年和少年 三 遭时多故,辗转湘黔 第二章 前尘似漆渺难知 一 乡试中举 二 索米长安感岁华 第三章 外官任上 一 外放天津 二 保定任上 第四章 执掌刑部 一 此人端为救时来 二 当家刑部 第五章吊诡时代的法律与社会 一 “就地正法”与传统司法审判制度 二 领事裁判与国家法权 三 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异与传统法的困境 四 西洋法思想的传播与戊戌修律的流产 第六章 奉命修律 一 新政与权力危机 二 奉命修律 第七章 改重为轻,化死为生 一 改律例馆为修订法律馆 二 翻译各国法律 三 改造旧律 第八章 大理院正卿 一 预备立宪与官制改革 二 大理院正卿 第九章 修订法律大臣 一 修订法律馆的重新组建 二 出国考察,聘用外籍专家和国内调查 第十章折冲樽俎,模范列强——新法律草案的制定 一商律 二《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 三《法院编制法》 四《违警律》 五《大清新刑律》 六《国籍法》 七《大清刑事诉讼律草案》 八《大清民事诉讼律草案》 九《大清民律草案》 十《大清现行刑律》之编订 第十一章礼法论争 一 张之洞对《刑事民事诉讼法》的批驳 二 学部对《大清新刑律草案》的驳议 三 在旧义与新理之间的批驳与反批驳 四 规范各异,道德与法律应否分离 五 国家主义与家族主义 六 劳乃宣为《新刑律修正案》与资政院议员的辩论 第十二章近代法学与法学教育的奠基 一 法学盛衰说 二 兴学明法,政平讼理 三 沟通新旧,融会中西 四 设律博士议 五 创建、主持京师法律学堂 六 北京法学会、《法学会杂志》 七 翻译、整理中外法律和法学著作 第十三章斗室蠖居——枕碧楼中理旧稿 后记 · · · · · · () |
很有趣
有点郁闷
很不错啊啊
推荐给了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