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德)托马斯•波绍科、(德)马丁•波绍科 编著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译者:雎聃/马玲 出版年: 2013-4 页数: 344 定价: 128.00元 装帧: 法式精装 ISBN: 9787515311029 内容简介 · · · · · ·1 作者为德国红点设计大奖得主。 2 书中独有作者自创的图形创作模式,即“理性—直觉—手—电脑”的结合运用。 3 本书包含40种颠覆惯性思维的图形创意方案。 创意是有模式的?灵感是有迹可循的? 《超级图形创意》是一本图形创意的必备灵感书。世界知名红点设计大奖得主托马斯•波绍科和马丁•波绍科通过他们自创的图形创意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令学生们轻松创造出40种颠覆惯性思维的图形创意方案。 选择直觉,还是理性?原来惯性思维可以这样突破! 通过本书,你将学会如何灵活运用手和电脑的优势,用感官体验和理性思维共同协作来提升创造力,拓展属于自己的视觉语言表达能力。全书贯穿的突破思维局限的核心方法,足以打通你的设计命脉,为你的创意引擎提供充足动力,创造出让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作者简介 · · · · · ·托马斯•波绍科(Thomas Poschauko)、马丁•波绍科(Martin Poschauko) -自由创作者- 设计/艺术/创意 所获奖项: 2009年红点设计大奖之最佳设计大奖 2008年好彩青年设计师大奖 2008年巴伐利亚设计国家大奖 2008年约瑟夫•宾得设计金奖 2010年及2011年两次德国设计大奖提名 目录 · · · · · ·图形创意和创造力命题Page 10 - 11 导论 Page 12 - 14 创新空间 Page 15 - 18 · · · · · ·() 图形创意和创造力命题 Page 10 - 11 导论 Page 12 - 14 创新空间 Page 15 - 18 创新方法“理性—直觉—手—电脑” Page 19 - 23 理性还是直觉? Page 24 - 25 交出控制权,取得更优品质 Page 26 - 27 将行动作为思考的前提 Page 28 - 31 特殊工具“手” Page 32 - 33 身体感觉/激活感官 Page 34 - 35 你是一名创造者!—— 摆脱电脑 Page 36 - 37 不再是合成者,回归到创造者 Page 38 - 41 特殊工具“电脑” Page 42 - 43 将数字化操控作为认知学校 Page 44 - 47 “手—电脑”组合运用 Page 48 - 53 现实材料的创造潜力 Page 54 - 57 对不同形式的学习 Page 58 - 63 用联想和抽象开拓新思路 Page 64 - 66 艺术家还是设计师? Page 67 - 69 好心情能促进创新 Page 70 - 71 自由的认知 创新实验开始了! Page 74 - 95 悲伤的小丑和数字拼图 Page 96 - 115 将文本框或图片框(占位符)组成网格,分两类按竖琴形式排列,再使其随机形成不同的创意方案 Page 116 - 123 手动将脸变为“毕加索” Page 124 - 133 游戏式、实验性的类型设计 Page 134 - 135 字母A变形为蜡烛,最后演变为蜘蛛侠 Page 136 - 143 以图形美学作为修辞手段,实现字体从单一到多样的跨越 Page 144 - 149 将一幅竹笔画进行数字“抽象化”处理 Page 150 - 152 对“半原型”进行再次加工 Page 153 - 159 一摞瓦变成“梵高”,变成诗一般的图画 Page 160 - 161 树枝成了字体设计的元素 Page 162 - 168 用数字化工具创作具有手工效果的儿童书籍插图,在一样的副本上同时进行创作 Page 169 混乱的废弃物拼图 Page 170 - 187 符号化的肖像:将符号演变为“口香糖网格”和“弗朗西斯•培根”的创意 Page 188 - 192 用橡皮圈制成的未来主义风格海报 Page 193 - 199 精细的美学改变了一幅图,同时不同图形创意之间也保持了一致性 Page 200 - 203 从表形文字到细节化的图画 Page 204 - 207 用亚麻油毡创作的真正作品 Page 208 - 211 我们房子后面的大海 Page 212 - 213 我们花园里的三棵树与感知的自由 Page 214 - 215 像素实验 Page 216 - 217 乐高积木——栅格化的图像 Page 218 - 223 纯真一些——摆脱思维定势 Page 224 - 233 一个灵感改变了人物的外表 Page 234 - 251 模具设计 Page 252 - 256 尝试不断对作品进行再加工 Page 257 彩色的海报生产机器 Page 258 - 261 “灵感机器”激起的联想 Page 262 - 267 利用电脑特效做出来的“印第安形式的语言” Page 268 - 275 一笔画肖像 Page 276 - 287 吸血鬼德古拉伯爵系列 Page 288 - 289 借助柱状图设计脸部特征 Page 290 - 297 木头堆的韵律 Page 298 - 305 从电脑效果到木版画 Page 306 - 307 从指纹到数字化印象主义 Page 308 - 325 一个机器人和它漫长的创意演变过程 Page 326 - 327 从矢量分子结构到骨头字体 Page 328 - 329 用数字化工具模拟手工绘画 Page 330 - 333 从让•米歇尔•巴斯奎特的作品到毡毯的肖像画再到蚀刻画 Page 334 用标点组成字母 Page 335 - 341 一个偶然出现的元素激发了创造力 · · · · · · () |
文字表现力极强
可谓字字珠玑
以前就看过的书
深入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