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陆铭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07-8 页数: 316 定价: 30.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208071254 内容简介 · · · · · ·本书是一本面向中国读者的劳动经济学教材,其前身是作者2002年在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劳动经济学——当代经济体制的视角》(教育部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由于其鲜明的特色,特别是教材中有关中国问题的论述,曾被同行认为“无疑对中国劳动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本书在介绍劳动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同时,比较了实行不同经济体制的国家在就业、失业、收入分配、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不同表现。在国内外同类教材中,本书的特色在于对有关中国劳动力市场和就业体制改革的相关问题作了全面的总结和分析,为相关的公共政策提供了来自于理论和实证研究的依据。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经济、管理、公共政策类学科的劳动经济学和人力资源管理教材,也特别适合作为政府公务员、企业管理者提高劳动和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的指导读物,同时也可以作为一般读者了解劳动和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的普及读本。 作者简介 · · · · · ·陆铭,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研究员,兼职于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和产业发展研究中心。2001年获得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并普先后在法国就业研究中心(CEE)、联合国世界发展经济学研究院(UNU/WIDER)、加拿大女王大学(Queen's University)学习和工作。研究领域为劳动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已出版《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市场整合与工业集聚》(合著)、《工资和就业的议价理论:对中国二元就业体制的效率考察》等专著5部、教育部“十五”规划重点教材M《劳动经济学——当代经济体制的视角》以及译著1部。 目录 · · · · · ·序言自序 使用说明及教学建议 0 导论 0.1 劳动经济学作为一门经济学 0.2 劳动力市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 · · · · ·() 序言 自序 使用说明及教学建议 0 导论 0.1 劳动经济学作为一门经济学 0.2 劳动力市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0.3 研究方法和理论发展 0.4 劳动经济学对经济学发展的贡献 0.5 内容安排和学习指导 0.6 学习的目的和可能的收获 思考题 1 劳动力市场相关概念 1.1 存量划分与流量变化 1.2 对劳动年龄人口更细的区分 1.3 劳动参与率与失业率 思考题 2 劳动力市场与就业体制 2.1 就业体制的国际比较 2.2 中国的就业体制及转型 2.3 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改革与经济增长 思考题 3 劳动需求 3.1 短期劳动需求 3.2 长期劳动需求 3.3 中国劳动需求的演变:理论与实证 思考题 4 劳动力供给(Ⅰ):劳动时间与劳动力数量 4.1 劳动供给:收入与闲暇的替代 4.2 劳动供给:家庭生产与生命周期 4.3 劳动供给:参与率的变化和影响因素 4.4 中国转轨时期的劳动供给变化 思考题 5 劳动力供给(Ⅱ):人力资本与教育 5.1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5.2 在职培训 5.3 人力资本理论的批评 5.4 基础教育资源利用的公平与效率 5.5 中国的教育与人力资本投资 思考题 6 内部劳动力市场有薪酬 6.1 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资源配置 6.2 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效率 6.3 中国企业的内部劳动力市场与薪酬 思考题 7 劳动力流动:工作调整、工作搜寻和迁移 7.1 劳动力流动的成本收益分析 7.2 工作调整 7.3 工作搜寻 7.4 劳动力迁移 7.5 劳动力的国际迁移和人才流失 7.6 中国的工作调整、工作搜寻和迁移 思考题 8 失业的成因与治理 8.1 全球失业概况 8.2 失业成因的初步探讨 8.3 工资粘性与失业 8.4 劳动力市场分割和失业回滞 8.5 中国体制转型和经济重构中的失业及政策 思考题 9 工会与劳动关系 9.1 工会的经济影响 9.2 全球工会组织变迁 9.3 中国的工会组织转型 思考题 10 收入分配 10.1 收入分配不均的衡量及影响因素 10.2 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 10.3 全球收入分配状况变化 10.4 中国转型时期的收入分配变化及成因 思考题 附录:主要的劳动统计数据及指标解释 后记 · · · · · · () |
细细品吧~
许多都超出了我的认知
好好好好好
内容的话,谈到了很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