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民俗学史txt,chm,pdf,epub,mobi下载 作者:孟慧英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年: 2006-9 页数: 495 定价: 40.00元 ISBN: 9787500457947 内容简介 · · · · · ·《西方民俗学史》是我国系统研究、介绍西方民俗学史的第一部专著。书中从多学科视角考察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现代民俗学发端以来西方民俗学的理论思潮和学术发展动向,清晰地介绍了西方民俗学派的主要流派及主要代表人物,还论述了有关民俗文化交叉学科的研究对象、范围、内容、方法的理论构想。 目录 · · · · · ·序言一 民俗研究的多学科视角 二 关于民俗学的认识 三 民俗学对于人类学的直接借鉴 四 交叉学科的发展 五 写作本书的目的 · · · · · ·() 序言 一 民俗研究的多学科视角 二 关于民俗学的认识 三 民俗学对于人类学的直接借鉴 四 交叉学科的发展 五 写作本书的目的 第一章 欧洲现代民族主义运动与民俗学的兴起 第一节 法国大革命及其对民族主义运动的影响 一 大革命与《人权宣言》 二 法国大革命与民族精神 三 法国大革命对欧洲的影响 四 民族主义思想 第二节 民族主义思想与民俗学的兴起 一 赫尔德思想的历史背景 二 赫尔德的民俗思想与活动 三 赫尔德与欧洲民俗学的兴起 第三节 芬兰的民族主义运动与《卡勒瓦拉》 一 芬兰的民族主义兴起 二 芬兰民族主义文化活动 三 民间文学考察与出版 四 《卡勒瓦拉》的搜集及其影响 第四节 兴起阶段的民俗学特点 一 民俗学与政治运动的密切结合 二 民俗的“民”代表农民和普通人 三 民俗的主要对象是口头文学 四 重视民俗美学 五 关注口头文本忽视它的讲述者和传播者 第二章 进化论的民俗研究 第一节 人类学的兴起 一 人类学的资料来源 二 进化论人类学派的兴起 三 早期民俗学研究的趋向 第二节 原始人的理性——文化起源论 一 万物有灵论——原始哲学 二 拟人化——原始宗教与神话的表达方式 三 功利性——原始理性的体现 第三节 遗留物理论 一 遗留物的判断——原初意义与功能的基本丧失 二 遗留物的价值——欧洲农民遗留物与野蛮民族文化的比较 三 因果同一性——文化相似性的解释 第四节 文化的进步 一 进步的标杆 二 遗留物的保守性 三 理性的最终胜利 第五节 进化理论的特点 一 充分的人本主义批判精神 二 比较方法的求同性 三 对理性主义的崇尚 四 对遗留物作用的负面评价 第三章 比较语言学派的民俗研究及安德鲁·兰格对该派的批评 第一节 比较语言学派与民俗研究 一 比较的历史语言学 二 比较神话研究 三 自然神话学派 四 语言学派民俗研究的特点 第二节 麦克斯·缪勒比较语言学的宗教研究 一 缪勒宗教研究的客观比较立场 二 比较语言学对宗教研究的启示 三 依据语言和宗教来划分民族 第三节 人类对“无限”的领悟能力和这种能力的演进 一 人类心理的一种能力或倾向——领悟无限 二 无限——宗教学研究对象的特征 三 感觉——人类领悟无限的出发点 四 宗教产生的动力——感觉与无限的联系 五 人们认识无限的主要途径 六 无限观念的早期形式 七 不同宗教历史发展阶段无限观念的表现形式 八 宗教的历史——人类领悟无限能力的完善过程 第四节 麦克斯?缪勒论神话 一 神话的起源与发展对应于语言的成长和演变过程 二 神话与宗教 三 从《吠陀》分析看古代语言的神话特点 四 缪勒的神话学主题——太阳神话 第五节 安德鲁·兰格对麦克斯?缪勒的批评 一 安德鲁·兰格其人 二 兰格论神话本质 三 兰格论神话的产生 四 语言学派神话学的局限 五 兰格的民俗比较方法 六 低级宗教和高级宗教的不同来源 七 论与神话相似的其他民间叙事种类 第四章 民俗研究中的传播学派 第一节 文化圈学说与文化中心论 一 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决定作用以及这种作用的结果——文化圈与文化层 二 文化产生的中心 三 传播动力论和历史分析法 四 相似文化的比较标准——“形的标准”和“量的标准” 五 文化层与“原始一神教” 六 关于文化圈和文化中心论的评价 第二节 博厄斯的民俗研究 一 对传播论的补充和修正 二 批判理性主义文化学说,强调文化基础是人类的情绪与习惯 三 批判平行发展论,提倡文化相对论 四 限制性的比较方法 五 文化的传播与接受 六 原始与文明文化差别的原因 七 原始文化类型 第三节 芬兰历史一地理学派 一 故事的发生与传播 二 确定故事原型 三 寻找原型的方法 四 民间故事类型索引 五 关于芬兰学派的评价 第五章 仪式与神话 第一节 巫术先行论 一 巫术先行论中的重要概念“马纳” 二 马雷特的巫术先行论 第二节 弗雷泽论巫术的性质、原则与分类 一 宗教是以巫术阶段为先导的 二 巫术的思想原则 三 巫术的分类 四 弗雷泽的发展观:巫术一宗教一科学 第三节 从巫师到国王——神权的产生 一 神圣君王的产生 二 人类对于人神国王的两种态度 三 关于国王的禁忌 第四节 《金枝》——神话与习俗 一 《金枝》写作的起因 二 弗雷泽的习俗比较 三 神话与习俗 四 《金枝》中的主要习俗 第五节 神话-仪式学派 一 神话-仪式学派概述 …… 第六章 作为社会事实的民俗 第七章 作为人类生活之手段的民俗 第八章 文化人格学派的民俗观 第九章 进化科学理解的民俗 第十章 探索心灵的永恒结构 第十一章 解释民俗的意义 第十二章 民俗的象征研究 · · · · · · () |
还行。。。
还没看完
知道了很多心里曾经疑惑但没获得过解答的地方
很有趣的一本书